科技創新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研討
時間:2022-09-17 11:01:48
導語:科技創新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加快發展速度,迅速增加海洋經濟總量
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是第一要義"廣西瀕臨的北部灣海域面積為12.83萬km,,大陸海岸線長1595km,直線距離為185km,岸線長度在全國11個沿海省份中排第六位"不僅如此,廣西還有沿海、沿江、沿邊聯動,水路陸路并舉,與東盟1國毗鄰等地緣、區位特色優勢,這是其他1個沿海省市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的,是發展海洋經濟特有的客觀優勢"因此,廣西海洋經濟應走在全國前列,至少應躋身先進省市區行列"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深諳此道,在他制定的5建國方略之二#物質建設6里,規劃建設中國3個世界大港(北方、東方、南方大港)、4個二等海港,將欽州港定為中國海岸二等海港即中國南方第二大港"由于歷史等眾多原因,包括欽州港在內的廣西北部灣海洋經濟沒有得到應有發展,長期落后于其他1個沿海省市的現狀至今未能得到改變,雖然最近幾年經濟增長速度很快,總量仍然很低,總產值僅占全國的1%,位居全國H個沿海省份末位"海洋經濟的本質就是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優勢來發展經濟"從產業結構來看,當前廣西的海洋經濟主要靠的是消耗資源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是以資源開發型為主要特征[21"轉變廣西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將這種粗放型海洋經濟向集約型海洋經濟轉變"當然,這2種經濟發展方式并不是絕對割裂開來的"它們之間只是一種相對劃分,二者之間可能存在著交叉重疊、主要輔助關系"哲學理論也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量的積累是不可能實現質的飛躍"經濟增長必然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核心"因此,加快廣西海洋經濟發展速度,迅速增加廣西海洋經濟總量是轉變廣西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當前,我國沿海省份正在掀起海洋經濟建設熱潮"比如,江蘇省在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提出215年的海洋生產總值目標為68億元;遼寧省在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提出215年海洋生產總值目標為9億元;海南省在海洋經濟發展規劃設定的215年海洋生產總值目標為198億元;天津市215年海洋生產總值目標是5億元131"在新形勢下,廣西已經別無選擇,唯有迎頭趕超"為此,廣西海洋經濟必須以高于全國平均速度跨越式發展,迅速增加海洋經濟總量"接依賴海洋生產投資,海洋生產投資主要包括海洋消費資料生產投資和海洋生產資料生產投資,這兩大類的生產投資必須統籌兼顧"此外,我國對外貿易9%依賴海上運輸,外經外貿結構不僅直接拉動海上運輸業,而且直接影響和體現海洋經濟結構,因此優化外經外貿結構十分重要"外經外貿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外交問題,必須統籌兼顧"。
2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是提高海洋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實現海洋經濟超常規發展對廣西當前和今后都是必然要求"但是,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不僅應該突出海洋經濟發展的數量特征,更應該強調海洋經濟發展中的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做大廣西海洋經濟總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廣西海洋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站在人的高度看問題"其目標是實現廣西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的持續健康發展,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和落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轉到提高5多萬壯鄉兒女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生活上來,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衡量廣西海洋經濟質量和效益水平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廣西海洋經濟是否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即在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否實現了海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是否滿足了人們的就業、消費、分配等一系列社會需求"因此,必須轉變高速度、低效益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堅決克服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大、產業集中度低、科技力量薄弱等因素,牢固樹立并努力踐行海洋經濟科學發展觀"。
3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是要擴大海洋內需,增強消費的拉動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求對經濟增長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提高居民消費率,降低經濟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是當前宏觀調整的一項重大任務"市場規模是廣西海洋產業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前提"對于廣西海洋經濟而言,加快轉變其發展方式,關鍵就是要擴大海洋內需,調整優化海洋消費結構"黨的十又大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都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把擴大內需作為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貫徹落實這一重要精神,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擴大海洋內需的難點、重點和潛力、動力在于優化海洋消費結構,提高海洋生活消費能力和海洋生產消費能力"一方面,要引導廣大居民大膽消費、科學消費、健康消費、文明消費,更新消費觀念,創新消費方式,革除吃魚翅、吃海豚等消費陋習,反對奢侈、浪費、病態消費,確??茖W消費持續穩定增長"另一方面,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海洋生產消費,海洋生產消費直4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建設海洋產業于212年4月被納人廣西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靠科技創新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是當前走出危機、實現新一輪經濟繁榮的根本途徑[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海洋產業結構的演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海洋傳統產業、培育海洋新興產業的過程"科技創新是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提高海洋經濟科技貢獻率的根本路徑"要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協同創新建設,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廣西海洋科技力量十分薄弱,科技貢獻率低"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海洋經濟科技進步貢獻率達8%左右,我國僅為3%,廣西更低,211年廣西海洋科研教育服務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1名6%"因此,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創新體系,迅速提高海洋經濟的科技貢獻率迫在眉睫"目前,廣西海洋經濟科技基礎十分薄弱,科研和技術創新投人不足,難以吸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從國際國內一些成功經驗來看,制度創新、協同創新是行之有效的好路徑"廣西海洋經濟科技基礎雖然薄弱,但畢竟有一定的科技積累,特別是北部灣經濟區許多大型國有企業擁有高科技裝備與設施、現代生產線等,科研院所擁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眾多專家等,由于制度、管理、市場等方面的原因,這些十分寶貴和有限的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許多高科技設備和高層次專家閑置不用,這種資源浪費令人痛心"因此,深化改革,創新制度,掃除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制度和政策障礙,大力推進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對于提高廣西北部灣海洋經濟的科技貢獻率,加快轉變海洋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作者:張金根韋莉莉朱良華工作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形象思維與科技創新探究
- 下一篇:淺談專利制度與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