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2-24 03:19:56
導語: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國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西安郵電大學始終把培養和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以“挑戰杯”競賽為抓手,以大學生科技立項為載體,加強制度建設,營造創新環境,培養學生梯隊,激發了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熱情,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高進行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實效。
關鍵詞:科技創新;創新能力;實踐
一、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創新型人才培養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高校師生的共識。大學生作為未來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培養質量將直接決定其未來事業的發展水平[1]。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達到增強學生科技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目的,西郵在多年的科技創新活動中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1)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新的創新精神,激發創新熱情,挖掘創新潛力,具備創新型人才基本素質;(2)培養學生勤奮嚴謹的科學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增強團隊協作精神,有效促進學風建設;(3)增強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轉化意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創造條件;(4)充分利用教育教學資源,促進活動指導教師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5)大學生依靠科技創新活動這一載體,在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等方面得到不斷的提高,通過大學孵化器,提高學生競爭力和社會適用能力,達到大學育人的目標。
二、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熱情,夯實科技創新基礎
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是運用系統化原理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工作,在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組織協調、培訓指導、實踐操作、督促檢查、考核評價等方面形成有效機制的思維范式[2]。目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已經成為我校課堂教育的重要輔助形式,充分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新激情,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校園建設、學科設置、專業課開設等方面,結合創新性人才培養,努力營造科技文化環境,實行課內外教育相結合,以科技創新教育的理念貫穿四年大學教育。
1.加強科研平臺硬軟件建設,營造全校創新環境。西郵加大對科技創新活動的硬件建設扶持力度,為全校師生科技創新提供必要的支持,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同時,西郵創造各種條件為全體師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全校的實驗室全部面向本科生開放,鼓勵教師吸收本科生從事科研活動,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補充最新的專業知識。學校的師資、場地、設備等現有教育教學資源必須用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全校上下營造大學生科研創新的良好環境。全校以現有的專業實驗室為依托平臺,建設全新的學生教學創新基地,成立專業科技活動區,包括報告廳、展廳和交流基地等,為全校師生提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知識、信息、技能和經驗等條件,在全校形成相互交流的機制。不僅如此,學校還不斷強化實踐育人意識,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努力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三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及“三層次”實踐教學硬件平臺。
2.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加強制度保障建設。為了營造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促使學校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發展,西郵先后制定了《西安郵電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項目管理辦法》、《西安郵電學院“挑戰杯”競賽書面評審細則》、《西安郵電學院“挑戰杯”競賽答辯評審細則》、《西安郵電學院“挑戰杯”競賽參賽作品及申報選手單位評獎細則》等,為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統一規劃和持續穩定地開展奠定了基礎。此外,學校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科技活動激勵機制、評價機制、獎勵機制和管理制度,充分調動了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比如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專項經費,要求必須專款專用。
3.增強創新能力底蘊,發揮模范引領作用。廣泛開展高品位的學術活動。西郵先后邀請陜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電影學研究生導師、經濟管理學博士生導師、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研究所高級顧問、西安青年創業形象大使等與我校校園文化契合的文化名人、學科專業相符專家、企業家來校舉辦講座和報告,為培養西郵大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提供沃土,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同時,學校還積極開展各類學術科技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文化節以及參加西安大學生創業大賽、“博創杯”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中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挑戰杯”等各種課外科技活動,豐富學生的科技創新實踐,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學術科技含量。西郵為了保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除了每年在校財政中的專項資金支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和學生科技競賽活動以外,發動全校師生積極尋求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合作,將大學生科技處創新成果向外推薦,并積極進行成果轉化,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拓展了經費的來源渠道。
三、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組織保障
1.加強科技創新活動學生基層骨干隊伍的建設。西郵對具有科技創新活動興趣和潛力的同學進行發掘和培養,針對在各級各類科技創新活動中獲獎者和積極參與老師科研活動的大學生,建立了“學生科研人才儲備庫”,將那些“有興趣,基礎強,肯吃苦,善鉆研”的優秀苗子作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培養對象,針對他們科研方向配備相應的高水平教師,有效指導他們開展科學研究,并為他們的科技創新活動給予一定的場地和設備支持,優先推薦為這些學生參與全國各類各級各種科技創新活動,有針對性地推薦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層次的科技創新活動。
2.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指導教師的素質和工作熱情。培養科技創新創業型人才,需要具有科技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師隊伍,而不是一個教師或幾個教師或幾十個教師的事情,要結合專業特點和學生的創新創業方向,形成專業化的教師團隊[3]。只有在高水平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才能持續和穩定地開展。指導教師的水平、能力、工作熱情是保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開展的基石。指導教師的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對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開展起著決定性作用。要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必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導教師隊伍,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學校對該項工作要高度重視,由學校團委牽頭,并在二級學院的積極配合下,目前已經選拔和培養了一批具備一定科研實力、實踐技能經驗豐富、耐心和責任心兼顧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來指導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活動,保證了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健康有序發展,并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3.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管理工作隊伍的建設。西郵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管理主要由校團委牽頭,各學院團總支配合共同實施。學校的基層團干部是負責協調、指揮各項科技創新活動,落實各項科技創新活動任務的骨干力量。我們深刻認識到這些管理者創新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創新活動的成效。學校在日常工作中非常注重培養基層團干部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要求學校的每位團干部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不斷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自身的工作中遵循既要敢創新,又要善于創新的原則,打破陳規陋習,要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開展西郵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不斷豐富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特別要發揚和繼承過去工作中的好經驗、好方法,不斷創造出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作者:荊昊 單位:西安郵電大學團委
參考文獻:
[1]馬新飛,鄭曉紅.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現狀及思考[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3,(06):48-51.
[2]陸錦沖.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現[J].中國高等教育,2012,(23):55-56.
[3]徐欽民,張濤.工科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型素質培養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1,(05):4-6.
- 上一篇:科技創新平臺構建要素研究
- 下一篇:空間信息與移動通信的集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