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下人才賦能模式研究
時間:2022-12-25 03:50:55
導語:科技創新下人才賦能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科技創新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人才賦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論文在學在科學家座談會上講話精神基礎上,重點闡述科技創新對人才賦能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科技創新對人才賦能的政策效應,分享人才賦能培養的實踐案例,以期能為賦能人才培養、助力郵政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科技創新;人才賦能;科學精神;教育改革
1引言
科技創新對一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加快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認真學重要講話,啟發受益特別大,更加明晰了國家、組織、個人在科技創新過程中擔負的職責,清楚了個人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結合個人科研方向和重點工作,淺談科技創新對人才賦能的戰略要求、政策研讀和實踐創新。
2科技創新對人才賦能提出新要求
肺炎疫情防控階段,全球面臨前所未有之挑戰,激烈的國際競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國際經濟發展環境日益復雜多變,很多發達國家和主要經濟體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提出“創新引領發展”戰略,強調經濟社會各層面要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位置。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總書記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是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對人才賦能的重要作用,教育處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培養學習者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對新時期人才賦能提出新要求。一是根據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工作自身規律,針對性制定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科研團隊等培養方案。二是將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成材放在重要位置,創造良好的學習研究成長氛圍,加速培養其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三是面向世界范圍廣泛吸納一流人才,特別是海外高端人才,為其來華或在華工作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的相關條件。四是及時解決好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關鍵問題,著力改善科技創新的生態,激發人才創新創造的活力。
3科技創新對人才賦能的政策效應
3.1改革是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和釋放科技創新潛能的源動力。從世界各國科技發展來看,一流科學家和一流創新人才的擁有量,是其在科技創新中占據優勢地位的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人作為生產要素,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根本源泉。我國科技隊伍數量眾多、創新潛力巨大,如何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科技創新潛能激發和釋放出來,是當前需要重點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政府職能層面,應加快推進各類科研院所的科技體制改革,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自主權上給予更大的決定空間。3.2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是賦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推動力。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是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助推器,是解決和發展生產力的生產關系組合。在座談會上援引恩格斯曾說的,社會對技術產生需求,這種需求如同多所大學一樣,迅猛推進科學的發展。中國的強大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科技創新需求日益強烈。各行各業應立足自身情況,破解制約科技創新的認識障礙和體制機制藩籬,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科技這一生產力的豐富潛能,最快速度搶占世界科技競爭和發展的制高點,賦能人才培養新模式,掌握科技自主權和發展主動權,完成時代賦予的使命和目標。3.3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內驅力。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崇尚科學和尊重科學的社會氛圍。國家出臺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相關意見,提出在全社會各行業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和協同等時代精神。廣大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創新這些寶貴的精神,做出了愛國愛崗的典型事跡,培養了創造性思辨和嚴格求證方法等能力,大膽質疑,認真實證,不斷試驗。在關鍵技術領域,從新理論、新領域、新路徑角度,敢于提出新見解、產出原創成果,持續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研究體系,為團隊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光輝榜樣。這些精神層面的實踐成果,鼓舞和激勵著科研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向著更高的目標刻苦鉆研。
4人才賦能培養的實踐案例
在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下,各高校貫徹教育部重要任務部署,開展了形式多樣和效果突出的人才培養賦能工作,提供了很多可借鑒參考的優秀案例。以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研究其在人才賦能培養案例成果,分析具體經驗作法,為提煉成果要素夯實重要基礎。4.1學院基本情況。作為教育部批準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創建于1956年,既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的直屬單位、集團級培訓中心、集團公司黨校,又是中國郵政網絡學院全國中心、國家開放大學郵政學院(“學分銀行”認證分中心)、中國郵政科技服務支撐基地。4.2人才賦能實踐。4.2.1充分認識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和郵政轉型發展的新要求。面對新趨勢、新任務、新要求,學院必須緊跟郵政發展步伐,順勢而為、創新求變,不斷提升服務郵政人才開發能力。在郵政加快推動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郵政業務深度融合,創新推動發展方式、經營模式、業務結構、網點渠道等轉型升級背景下,學院以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郵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建設高素質的骨干教師隊伍,在推進學院高質量發展、提升支撐郵政企業干部教育培訓上狠下功夫。支撐集團實施人才賦能,構建與崗位勝任力相一致的任職資格體系,開展針對性培訓和實踐鍛煉,增強員工干事創業本領,持續提升培訓精準性有效性。貫徹實施國家科技賦能、打造發展新動能的任務要求,在科技攻關、技術服務、智庫咨詢等領域,支撐郵政行業發展發揮重要作用。4.2.2明確總體發展思路,統一思想認識。國家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步伐,集團公司“四梁八柱”發展戰略宣貫實施,對學院人才賦能培養帶來新機遇。學院堅持產教深度融合、育培研一體化發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運用對標立標達標工作方法,以管理機制創新為動力,全面推進在職培訓轉型升級,全面打造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為建設郵政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為支撐郵政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郵政二次崛起貢獻力量。4.2.3著力抓好重點工作任務落實。①建設高職院校教育人才培養平臺。啟動專業優化升級和課程質量提升工程,深入推動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能力。注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推進1+X證書試點工作。跟蹤國家政策環境變化,建立分層分類培養體系,多措并舉做好日校招生就業工作,進一步爭取招生政策,鞏固和完善招生招工一體化的長效機制。②打造分類分級高水平專業群。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專業群體系,以“郵政通信管理”專業群建設為牽引,高質量加強相關專業群建設。對照河北省“雙高計劃”績效指標,協同推進金融管理、大數據技術與應用、會計等專業群建設。研究制定專業群建設方案和任務書,科學建立組群邏輯,聚焦打造標志性成果。③建設郵政黨校領導干部培訓基地。堅持黨校辦學定位,做強主業主課,強化集團戰略宣貫執行,助推集團公司“四梁八柱”戰略落地執行。強化教學研究與創新,抓好中央黨校分校班、郵政黨校自辦班等重點班次,從嚴管理,突出抓好學風建設。
5結語
借用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引用語,科學創新的道路上不會始終平坦,也會有不少的困難,只有不畏艱險困難敢于面對堅持的人,才有希望和機會攀登上科學技術的頂峰。高校教師、科技工作者應貫穿落實國家教育政策方針,以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為職責擔當,久久為功,持之以恒,為加快科技創新步伐、賦能人才培養、助力郵政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任曉剛,方力.加快激發科技創新活力需要五個“度”[N].科技日報,2020-10-09(001).
【2】汪茂盛.科技創新方能集聚發展動能[J].當代黨員,2020(19):7.
作者:徐勇 關佳音 張盼盼 單位:1.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2.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