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發展問題研究

時間:2022-04-22 02:49:07

導語:科技創新發展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創新發展問題研究

摘要:科學技術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提升地區綜合競爭力。近年來,江蘇省的科技創新水平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在全國也處于領先位置,但與科技創新強國和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為了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江蘇省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成果突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但也還是存在創新質量不夠高、科技人才缺乏等。針對江蘇省科技創新發展實際,提出促進江蘇省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創新;存在問題;創新發展

人類社會已進入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不僅代表先進生產力,更是在一國或地區的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占據重要地位。在世界政治環境復雜多變、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時期,科技革命在世界發展格局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與一國的強盛密切相關。當前,中國已進入了經濟增長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經濟發展面臨著繁重任務,發展動力需要轉換、發展方式需要轉變、發展結構需要調整,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搶占發展機遇。江蘇歷來是我國的經濟強省和科教大省在科研投入、研發、創新等領域,在我國處于領先水平但距歐美發達國仍有一定差距。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應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改善科研環境,引進基礎研究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1江蘇科技創新發展現狀

1.1科研投入力度不斷加大

長期以來,江蘇都比較重視科技發展,為了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江蘇不斷加大科研發展力度。從表1可以看出,江蘇省科研機構數、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和研發強度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勢態??蒲袡C構是從事科技活動的基礎力量,2018年,江蘇省科研機構數為2472個,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7.04%,科研力量不斷壯大近些年來,為了改善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技成果的涌現,江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18年,江蘇省研發經費支出2504.43億元,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39.04%;江蘇省研發強度達到2.70%,當年我國的研發強度為2.2%。另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以4.32%的研發強度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日本研發強度位居第二,為3.5%,美國和德國均為2.84%,加拿大以2.34%位居第五,此外法國的研發強度是2.25%,英國的研發強度為1.72%。從以上數據對比來看,江蘇省的研發投入力度已達到甚至超過部分發達國家水平但與韓國、日本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1.2科技成果規模優勢不斷提升

近些年來,江蘇省致力于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創新顯著發展,科技成果豐碩。2018年,科技進步貢獻率為63%,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60.03萬件和30.7萬件。2019年,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相比2018年均有提升,國家科技獲獎數排在全國第一,共獲獎55項,體現出江蘇在科研創新方面保持較高的活躍度和持續增長的創新水平。隨著科研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科研環境的不斷改善,江蘇省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持續提升,為推動江蘇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1.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不斷增加

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地區科技創新的目標就是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高水平發展。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作用下,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2018年,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5328.75億元,其中,智能裝備制造業、新材料制造業和電子及通訊設備制造業三大產業產值占比高達77.8%。2019年,同比2018年增長了6.0%,企業數量、特色產業基地,以及企業技術中心等指標在全國均排在前列。良好的科技發展環境、先進的科技創新水平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互為基礎,螺旋上升,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1.4豐富的教育資源儲備科技人力資源

人才是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作為科技人才的資源儲備,科技人力資源不一定都從事科技工作,但都是有潛力或有能力開展科技工作的。目前,我國的科技人力資源主要來源于高等教育。江蘇是教育大省,擁有眾多高校,一方面,這些高校自己也開展科技活動,發展科技創新,2018年,江蘇有普通高等學校167所,其中有149所高校參加科技活動,從事科技活動的人數達73921人,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基本相當,一共出版了科學專著379部,發表學術論文101418篇,其中國外發表學術論文50799篇,科技成果轉讓2535項,獲獎成果數達457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41項,部省級成果獎277項,這些高校通過開展科研創新活動為提升江蘇科技發展水平、促進江蘇科技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方面,省內各高校為科技活動開展、科技創新不斷輸入人才,2018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53.87萬人,其中研究生達4.74萬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生畢業人數5萬人,意味著高層次人才占比在不斷提升,豐富優良的教育資源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相當規模的人力資源儲備。因為江蘇地處長三角,經濟綜合競爭力強,人才引進政策落實到位,也吸引了眾多外來人才的流入,充足的人力資源儲備為促進江蘇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關鍵的人才支撐。

1.5企業積極開展研發,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構成,也是國家地區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不僅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國或地區科技創新水平。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有125家上市企業入選全球創新企業1000強,到2018年,共有145家上市企業入選。2017年,在全球上市企業創新1000強中,中國研發支出占比為6.4%,2018年,上升至7.8%,上升幅度居于全球前列。隨著我國日益重視科技創新發展,為企業開展創新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我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江蘇省歷來注重推動企業科技創新活動,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2019年的研發活動經費占到全省生產總值的2.72%。而且,政府鼓勵企業創新,并出臺政策,引導高校、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及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尤其是“卡脖子”的重大項目的研究??蒲袡C構及企業積極開展研發活動,科技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果,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整體上提升了江蘇省科技創新水平。

2江蘇省科技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2.1科研投入力度有待提升

雖然近年來,江蘇省為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科研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研發強度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但與科技創新強國和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科技作為強國富民的第一生產力,是需要巨額的投入才能產生理想效果。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是依靠強大的科技實力成為強國。韓國在1999年的研發強度就已經達到了2.07%,2018的研發強度更是達到了4.32%,位居世界第一,江蘇省2018年的研發強度為2.70%,與韓國相比,差距巨大。韓國用了短短40多年的時間就能進入發達國家之列,除了其合理的經濟發展政策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動力”就是科技進步和創新。強勁的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為韓國經濟發展帶來了質的飛躍,而強有力科技投入為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2.2科技成果的質量仍有待提高

科技成果的價值需要綜合衡量,科技成果最終能應用在實踐領域,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是科技發展的重要目的之一,尤其在一些高科技領域,能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是科技創新能力的體現,更重要的是有實實在在的產出。在江蘇省科技發展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下,涌現出大量的科技成果,但一些科技成果的質量仍有待提高,我國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20%,發達國家地區相比,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和轉化質量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企業受自身能力條件所限,科技產出效率有待增強,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機構注重把數量、課題項目研究等科研活動和工資、職稱評審、晉升相關聯,而忽視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以及產業化后所能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對于江蘇省來說,要真正實現科技創新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勢必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和轉化質量。

2.3高層次的科技人才比較缺乏

近些年來,得益于豐富的教育資源、優越的經濟發展環境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江蘇省科技人才數量不斷增長。江蘇是教育大省,高等學校數量眾多,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科技人力資源儲備,是江蘇省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萍既肆Y源儲備是科技人才的搖籃,但并不是所有的科技人力資源儲備都最終會從事科技工作,而且從具體構成來看,江蘇省高層次人才明顯不足,人才結構需要進一步改善。雖然近年來江蘇省人才結構已呈現持續改善勢態,但高層次人才占比仍然較低。2018年,江蘇省研究生占高等教育畢業人數的比重僅達8.8%,2019年也僅為10.22%。高端人力資源的不足導致江蘇省高端科技人才的缺乏,在一些重大關鍵技術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高端人才不足,使得高端人才儲備難以較好的滿足產業創新發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經濟的創新發展。

2.4企業科技創新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方面,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有R&D活動的企業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占比仍未過半;另一方面,據相關數據顯示,60%以上的高端科技人才分布在各高校和一些科研院所,江蘇省本來就高端科技人才缺乏,而對于企業來說,高端科技人才更是緊缺,對企業在高端科技領域的創新有一定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科技創新質量。

3提升江蘇省科技創新水平的建議

3.1加大科研投入及金融支持

對于江蘇省來說,雖然科研投入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甚至趕超部分發達國家,但要想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作用,就必須要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在我國當前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這就需要更加強有力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支撐和推動。在科研投入經費來源方面,除了政府資金支持外,可以適當合理引導社會資金的進入,但考慮到一般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通常是回報期比較長,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政府應對這些進入的社會資本持有者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而對于一些規模不大但科技創新潛力比較強的公司,因為成果轉化存在風險,這些公司貸款比較困難,但科研投入金額一般都是比較大的,因此,政府可以引導保險公司創新科技保險險別,企業通過科技投保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通過加強多方資金來源渠道的力量,加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共同為江蘇省科技創新提供夯實的資金基礎,打造出更加優越的科技創新環境。

3.2注重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與轉化質量

科技成果的轉化率與轉化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較高的轉化率與優異的轉化質量勢必能在更大程度上、更積極有效地促進經濟發展。江蘇省政府已出臺了一系列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整體上看,科技轉化率與轉化質量仍不高,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對此,除了政府需要進一步通過持續實施相應的政策措施推進外,還需要從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兩方面著力。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加強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在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實現科技創新成果的高質量轉化,同時,需要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在自身科創能力不足的條件下,通過切實推進產學研的深度有效合作,合力創造出更多體現經濟價值的實實在在的產出。對于高校和科研機構來說,需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不能把科研工作僅作為漲工資、評職稱的手段,而要更關注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科研成果產業化后所能取得的實際社會經濟效益,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去。為了避免企業和高校、科技機構之間在科研工作中難以較好地銜接,影響科技創新成果的質量,需要進一步加強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在科技研發方面有效協同合作,加強協同機制建設,從整體上提升我省的科技創新水平。

3.3加強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對于高科技人才培養,江蘇省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已經實施了五期的“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等,這些政策措施為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在當前新經濟發展條件下,仍難以滿足江蘇當前高端科技發展的需求,而且一些政策措施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力等原因,造成部分培養投入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運用,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再加上一些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造成的科技創新成果保護不力等問題,打擊了一些科技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對此,要進一步通過依托一系列人才培養工程計劃加大高層次人才的篩選和培養力度;同時要加強過程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確保物盡其用,人盡其責。

參考文獻

[1]韓文龍.以科技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J].經濟,2020,(10):56-57.

[2]張三元,彭歆格.論企業的科技創新責任[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7(05):73-85+126.

[3]張珮珮.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管理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7):147-148.

作者:李蓮英 單位: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