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的應用

時間:2022-02-20 02:50:54

導語: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的應用

摘要:目前,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經濟也迅猛發展,在農業上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但自然災害的出現,給農作物在質量上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給農民在經濟上造成巨大的損失。本文將針對氣象服務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分析和研究,同時提出一些相應的措施,給日后發展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氣象服務;農業生產;防災減災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在提高,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各個領域和各行各業都在處于發展時期。在氣象技術上,相比以往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給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特別是在農業上,能夠時刻掌握天氣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大大降低了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現如今,氣象部門也制定出相應的政策,將氣象服務的作用發揮出來,不僅給自然災害帶來了抵抗的能力,同時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有了保障。

1氣象服務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農業生產上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的收入也在迅猛增長。但在農業生產中,在資金的投入上很大,若出現自然災害就會給農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特別是在非常惡劣的天氣情況下,就需要將防護做到位,把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在農業的自然災害防護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就是氣象服務,氣象服務給農戶提供氣象方面的信息,提前做好預報的工作,從而讓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大大降低。目前,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氣象方面的技術和設備有了很大的提高,給氣象部門在預報準確率上提高不少,并且能夠預測到的信息也隨之增多。現階段,氣象部門能夠將霜凍、干旱出現的時間進行預測,同時針對小范圍的天氣情況進行改變。例如,干旱的地區,就利用人工降雨的形式,保障農作物水分充足。與此同時,在農業生產中,氣象服務提供了諸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在選擇合適的物種上,可以對耕作的形式進行調整,增加農民的收入。

2氣象服務的特點

2.1天氣預報具有時效性和針對性。在過去的氣象預報環節中,由于天氣信息從制作到后期播出需要大量的工作,就給天氣預報在時效性上和針對性上有所降低。最近幾年,因為全球的天氣出現很多變化,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也相當高,給農業的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由于以往的氣象服務在技術和設備上達不到很高的標準,在氣象服務的針對性上沒有準確的預測,給農作物帶來一定的影響。2.2天氣預報更加精準。一般情況下,天氣預報在時效上時間越長,所預報的準確率就會很低,相反,時效很短,就會將預報的準確率提高。為此,就需要利用現代化、先進的氣象信息收集設備進行監測,能夠確保氣象部門隨時觀測和收集氣象信息和資料,同時要利用有關的信息技術對軟件進行分析,更好地對天氣出現的變化有所掌握,才能將天氣的預報達到準確性。

3提升天氣預報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作用

3.1提高氣象預報的針對性與準確性。天氣預報在實際的應用中,就需要氣象部門在氣象預報的針對性上和準確性上進行大力提高,同時和農民之間要進行互動、交流。目前,因為在一部分農村地區經濟還很落后,一些現代的、先進的高科技技術無法有效地得到利用。為此,就需要氣象部門要針對農村地區在宣傳和傳播上加大力度,例如,利用電視、廣播和當下流行的新媒體平臺等將氣象信息進行及時地公布,讓天氣預報更具針對性和時效性,與此同時要和農業方面的專家采取交流和合作,對農業的生產和相應的技術提供指導。3.2設立完整的災害天氣預測系統。在農業生產的防災減災體系中,其中最重要的系統就是預測災害天氣系統。進行防御災害過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讓氣象做出及時的播報,對一些具有災害性天氣到來時做出預警。與此同時,要把農業生產種植的地區相關因素有所關注,例如,天氣氣候、溫度等,構建一套完善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另外,氣象的工作人員要把氣象災害和惡劣天氣進行結合,分析出影響農業生產的因素,同時要研究出針對不同天氣狀況使用的產品,利用監測技術,做到預防和預警,將天氣災害預防上和使用效果上不斷提升。3.3提高長期預報的水平。在霜凍、低溫冷害、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中,要想讓這些能夠做到實際預防的手段就是長期預報。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在不斷進步,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新型的氣象設備,特別是針對長期預報系統,其優點就是可以將時間較長時期內出現的天氣情況作出準確判斷。此時,氣象部門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干旱、低溫冷害等自然災害采取分析工作和研究,將這些氣象災害發生的時間能夠做到正確判斷,同時就可以實施有針對性的方案,進而也將長期預報的技術水平有所提高。3.4加強短時臨近天氣預報的應用。在抗旱防雹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就是短期臨近預報。氣象部門使用多普勒氣象雷達技術,對天氣的情況作出判斷,同時能夠對小范圍的天氣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將天氣預報的精準度大大提高,降低了農業的自然災害。另外,氣象部門要善于利用人工降雨或降雪等形式。

4結語

目前,我國的經濟和社會都有很大的進步和發展,盡管在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作中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為此,就需要政府要專門設立專業的管理結構,讓管理部門之間采取交流,建立氣象部門的共享平臺,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把各地區的信息采取整合。同時,要研究新的技術,構建完善并健全的實時監測預警系統,讓農戶在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上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辛吉武,邢旭煌,翁小芳,等.我國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分布特征及其防御措施[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92(4):199-202.

[2]劉建英.氣象為現代農業防災減災服務的思考[J].中國農業氣象,2009(30).

[3]于庚康,徐敏,黃亮,等.氣象服務在江蘇農業減災增效中的效用分析[J].氣象科學,2011(1):34-38.

[4]《中國科技發展研究報告》研究組.科技全球化及中國面臨的挑戰[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作者:徐雁燕 單位:內蒙古牙克石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