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服務問題及處理策略
時間:2022-04-11 10:31:02
導語:農業氣象服務問題及處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生產過程與氣象條件關系密切,氣象為農服務在促進農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結合山西省農業氣象服務實踐,提出了新形勢下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關的處理應對措施,以期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農業氣象服務;問題;處理應對
1山西省農業氣象服務實踐
1.1建立五級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山西省-市-縣-鄉-村五級氣象災害防御組織體系基本構建,省、市、縣政府全部出臺本級《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其中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領導機構分布11個地市、109個縣,超過90個縣編寫了符合本地的應急預案;還有將近100個市縣出臺了與氣象災害應急相關的認證工作文件,而通過氣象災害應急認證的鄉鎮和企業則有500多個。1.2構建農村氣象預警信息網絡。山西省氣象局利用地方政府和農業、國土、民政、水利、通信等部門的資源,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基本建立起了以鄉村氣象信息服務站為代表的農村綜合氣象信息服務網絡和傳播渠道,借助多媒體傳播方式,基本實現了氣象預警信息和農村綜合信息鄉村全覆蓋。
2新形勢下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
2.1氣象信息產品缺乏針對性。當前,面向農村地區的氣象信息服務產品大都是翻版的氣象信息產品,針對農業生產經營者所需的氣象信息產品種類較少,且內容大都類似,對于氣象信息產品中的時間、品種和區域方面缺少針對性。2.2氣象服務信息傳輸渠道不夠暢通。當前,農民獲取氣象信息時主要通過電視、廣播、手機、網絡、電子顯示屏、大喇叭等設備。但是結合實際情況,農民主動獲取氣象信息的人群相對較少,在農村地區還沒有完全普及氣象知識。盡管氣象部門在農村地區配備有兼職氣象信息員,但大多數屬于兼職人員,工資待遇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還完全撐不起傳播氣象信息的重任。2.3氣象服務產品難以滿足農業需求。當前,氣象服務產品單一,針對農業生產需求的氣象服務產品匱乏,例如特色經濟作物生育期、采摘期的氣象保障服務,養殖氣象服務、氣候論證等在農村還處于發展階段;針對突發性較強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農民很難及時獲取;農民需要氣象部門提供及時、高效、時效性長的氣象預測預報產品,并定點、定時、定量。
3農業氣象服務處理應對措施
3.1提升氣象服務產品的多樣性水平。氣象部門應始終將為農服務放在首位,加快建立農業氣象服務機構進程,并在社會中積極引進優秀氣象科技人員,且能掌握農業方面的知識。氣象部門應與當地農業部門加強溝通交流,為了全面掌握當地最新農業變化特點和發展方向,應做好與當地農民和農業管理者間的聯系,了解他們的所需、所求,并拓寬農業信息渠道;在氣候分析產品的基礎上,積極開發氣象預報預測產品。3.2及時提供氣象信息產品。其一,氣象部門應認識到氣象信息傳遞是自身的責任,可將定時預報改為實時監測和滾動,對的氣象網絡內容及時更新,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加大對新型氣象警報臺、手機短信等途徑的開發;其二,加強氣象工作政府化進程,可將氣象工作引入到政府績效考核中來。不斷完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增強科學性和規范化水平,還要與當地廣播電視和通信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適當增加氣象信息播出頻率,及時插播氣象災害信息,并交給專人負責,保證農民第一時間接收到氣象信息和各種預警信息,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其三,不斷建立健全村級組織為民服務制度,將收集和傳遞氣象信息工作交給專職或兼職氣象人員負責,借助喇叭、廣播等方式向農民傳達氣象信息,確保氣象信息及時傳遞到每位農民。3.3增強氣象為農服務產品的針對性。其一,重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測、預警和評估,密切關注天氣、氣候變化情況,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災前預警、災中跟蹤和災后評估工作,將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其二,完善現有氣象觀測體系,盡快建立農作物生長發育階段的農業氣象指標;其三,構建不同農作物關鍵發育期的業務預報系統,將相關農業生產管理措施提前告知農民,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參考文獻:
[1]王云,梁阿鋒,樓金偉.新時期氣象為農服務的現狀及對策:以諸暨市氣象局為農服務為例[J].福建農業科技,2014(2):70-72.
[2]赤桑單吉,洛桑旺姆,米瑪卓瑪,等.淺談山南氣象為農服務的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5(9):216-217.
作者:李暉 單位:山西省氣象服務中心
- 上一篇:人工影響天氣氣象防災減災建議
- 下一篇:農業氣象服務與氣象災害防御分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