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與業務現代化建設措施
時間:2022-05-10 10:55:57
導語:氣象服務與業務現代化建設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針對提高氣象服務能力的措施,從宣傳工作、科技水平、隊伍建設、現代化服務以及災情防御這五方面進行研究總結;并針對加強業務現代化建設的措施,從信息化服務能力、公共服務水平、法制保障、氣象防御體系以及其他方面五個方面展開探究分析,以期能夠為開展現代化氣象服務工作,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氣象服務能力;業務現代化建設;氣象部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對氣象服務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此過程中,氣象部門通過不斷提升氣象服務水平,加強業務現代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于氣象服務的實際需求,做到與時俱進,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科學、準確、可靠的氣象預報與服務,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而針對提高氣象服務能力、加強業務現代化建設的措施,進行探究分析,有著極大的必要性與現實意義。
1提高氣象服務能力的措施
現代化氣象服務的宗旨在于提升其服務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科學合理的氣象服務體系與服務工作,能夠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氣象部門應當根據上級有關部門的規定與指導方針,努力學習黨的會議精神,掌握氣象事業的相關業務技術,努力推進內部體制改革,從而推動氣象事業不斷進步。在此過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
1.1改進宣傳工作
想要保證氣象信息可以在短時間內精準服務于人民群眾,提高氣象服務水平,氣象部門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要根據天氣預報的工作情況,注重提高宣傳力度,健全氣象宣傳體系,對宣傳工作不斷進行優化改進。其次,在保證氣象服務宣傳質量的同時,還應當及時對氣象觀測設備進行檢測維修,以此保證氣象預報更加精準有效。再次,在強化氣象服務效果,提高宣傳力度期間,氣象部門應當樹立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定期在內部組織并開展氣象知識專題講座,借助電視廣播、報刊雜質、互聯網媒體以及手機新聞、微信公眾號、微博信息等多種渠道,宣傳氣象知識與播報氣象信息。最后,要按照現階段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與喜好,制作出通俗易懂、易于大眾接受的氣象知識類科普視頻,編寫宣傳手冊,傳單,從而使人民群眾可以更為輕松、便捷地掌握氣象知識,有效提高氣象服務能力[1]。
1.2提高科技水平
想要確保氣象服務能力有效提高,就必須注重提升科技水平。通過運用新型、先進的科技設備與設施,可以從基礎設施方面優化氣象預測效果,改進氣象控制方式;還能轉變傳統思想,提高氣象部門對于科技研發的重視程度。一方面,氣象部門與技術人員,應當著眼于氣象觀測的核心部分,擴大經費投入,積極引進新型、先進的氣象設備和氣象技術,持續調整并健全自身的氣象服務體系。另一方面,要注重優化系統構建與管理機制,提高針對氣象災害的預防水平,從而確保氣象服務能力得到逐步強化;各級各地區政府部門,應當大力倡導氣象科學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對氣象部門給予一定的政策鼓勵與扶持,鼓勵氣象部門與氣象工作人員、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創新、設備創新與制度創新,以此提高氣象服務工作效率,保證服務質量。
1.3強化隊伍建設
作為氣象服務工作的主體,氣象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術水平,會對服務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必須確保氣象工作團隊的專業能力,符合氣象工作的標準規定,保證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首先,氣象部門應當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并注重對現有員工展開教育培訓工作。在此過程中,要不斷豐富氣象工作隊伍的知識儲備,為其提供更多的操作練習、演習的機會,在保證其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強化其專業能力,以此確保氣象服務工作,能夠更加高效地服務于人民群眾;其次,氣象部門內部,應當選拔能力較強的職員,組建一支具備頂尖水平的隊伍,由該隊伍對其他職員進行指導和講解,并負責氣象工作中的重點與難點工作;最后,要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與獎懲制度,以此規范工作人員的職業態度與職業行為,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促使員工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氣象服務工作當中。
1.4構建現代化服務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一方面,要將現代化氣象服務的業務體系建設納入工作重點。其一,氣象部門應當積極研發先進技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注重提高分辨率和精細化程度,對服務水平予以保障。其二,要積極運用定量化氣候評估技術,以此提高針對氣象服務業務的風險預警水平,從而提高現代化水平。其三,為了確保現代化氣象服務業務,可以更好地對農業生產工作進行指導服務,就應當結合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強化氣象定量檢測力度。通過采取這種方法,農業管理方式將變得更為精細化,有利于農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不斷提高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及時關注集約化發展情況,有效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在公共類氣象服務體系當中,要將多軌道的氣象服務體系,作為基礎性工作,要注重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來提高氣象服務水平[2]。1.5注重災情預防第一,氣象部門與領導干部,應當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在此期間,尤其要注重汛期氣象服務工作,要在第一時間內掌握汛期的降雨狀況,針對極端降雨天氣要展開認真分析與研究,努力做好災情的監測預防工作。第二,必須加快氣象應急體系建設步伐,特別是針對突發事件、現場應急保障系統的建設工作。要保證偏遠落后的地區也能夠及時獲取準確可靠的災情預警信息,并健全公共類氣象服務體系,以及相關的反饋機制,努力拉近氣象服務同用戶需求的距離。第三,提供農業生產工作指導。我國農業生產事業的建設與進行,與氣象天氣情況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及時、準確、可靠的氣象預報信息,可以為農業企業、農戶與農民群眾,提供科學的預報提示和參考依據,有利于農業生產活動更加順利穩定地進行,能夠有效規避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倘若氣象預報信息存在錯誤、延期等情況,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生產,導致出現農業經濟損失。因此,想要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就必須同農業生產事業相結合,注重氣象服務的實際功能與指導作用,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保障農業穩定生產。
2加強氣象業務現代化建設的措施
2.1健全信息化服務能力
想要提高氣象業務的現代化建設水平,氣象部門需要將氣象信息類網站,同互聯網進行高度融合與促進,從而促進氣象服務和氣象觀測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要注重健全信息安全等級的保護制度,加大對于氣象信息的監管與控制力度。比如,要嚴格落實信息安全問責制度和用人制度,以此確保信息和網絡安全技術可以有效滲入氣象服務工作當中,從而優化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機制,提高氣象業務現代化服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就目前形勢而言,公共類氣象服務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別是公共氣象服務、決策氣象服務以及專業氣象服務。一方面,為了優化公共服務效果,應當科學整合氣象信息服務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創新天氣預報等服務方式。另一方面,在強化網絡公共服務的同時,氣象部門還需要按照用戶需求的差異,對其中的關鍵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從而確保公共類氣象服務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對網絡用戶進行服務[3]。
2.3氣象現代化法治保障
在開展氣象服務工作的過程中,第一,在氣象法治機構、法治團隊的構建方面,應當不斷加強公共氣象服務與氣象行政管理力度。第二,要堅決貫徹相關法律與決策,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與管理力度,通過采取法律手段,對社會氣象活動予以嚴格規范。第三,要注重提高氣象部門領導人員的辦事能力,強化其法治意識,要以氣象法律為主體,根據氣象相關行政法規、地方法律予以落實,持續推動社會發展,從而改進氣象工作的法制環境。
2.4完善氣象防御體系
首先,各級各地區氣象部門,應當根據該地區的氣象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逐步健全內部管理體系。要注重加強各部門間的交流合作力度,注重相互溝通與學習,促進氣象觀測與預報工作協同發展,共同進步,真正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其次,要注重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氣象服務工作當中,對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給予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比如,要注重運用人工降雨作業等方式,對干旱少雨地區實施人工降雨,以此促進該地區農業的健康發展。最后,要提高對氣象防御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等現代化方式,針對即將發生的氣象災害、氣象變化情況,采取針對性較強的防御措施,從而為人民群眾、各企業、各部門的生產活動,及時提供參考與幫助。
2.5其他方面措施
首先,氣象部門應當針對近些年來的氣象變化情況,展開科學研究工作,提升針對極端氣象問題的監測預警能力。要加速推進環境監測、氣候系統形式、高性能計算機網絡等領域的計算研發與建設水平。其次,各級各地區政府部門,應當充分彰顯公共類氣象服務的引導功能,統籌規劃好氣象現代化體系當中,各個部分的協調發展。以此確保氣象服務更符合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有力地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推動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再次,要注重提高災害天氣的短時期、中期預報質量,確保預報工作更加準確、可靠。在此期間,需要健全氣候影響評價業務平臺,優化氣候服務機制;要將人工應對天氣的工作,作為防災減災效果的關鍵措施,提升管理能力與服務效果;要將提高人工影響技術的開發、業務指導能力作為工作目標,打造人工影響天氣的業務系統與綜合實訓基地。最后,氣象部門要注重資料管理工作,建立并健全基礎類、專題類數據庫系統,建立一體化氣候資料,強化數據產品的應用共享效果,提升工作人員的氣象資料檔案管理效率[4]。
結論:
綜上所述,在開展現代化氣象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氣象部門以及工作人員,應當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要結合當地氣象服務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先進的設備與科學技術,不斷完善管理機制與服務體系,科學合理地開展氣象服務與業務現代化建設工作,以此提升服務與建設質量,推動氣象服務與業務建設工作高效穩定進行。
參考文獻:
[1]謝廣義.提高氣象服務能力與加強業務現代化建設[J].農家參謀,2020,No.651(07):89.
[2]劉智娟.淺談提高氣象服務能力與加強業務現代化建設[J].農家科技旬刊,2019,000(006):151.
[3]張小東,馬利清.探討基層氣象臺站的現代氣象工作[J].區域治理,2019,000(011):113.
[4]皮艷萍,郭寧.提高農業氣象服務水平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J].農家科技,2019,000(003):122.
作者:佟天悅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氣象局
- 上一篇:氣象數據接口設計在運動會的應用
- 下一篇:氣象服務信息傳播渠道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