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氣象服務措施分析
時間:2022-02-21 10:07:29
導語:節能減排氣象服務措施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為了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國要不斷完善自然資源管理機制。但是,隨著人口的持續增長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資源開發力度越來越大,而過度開發會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因此,要對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措施進行深入分析,合理進行資源開發,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節能減排;氣象服務;資源開發;環境保護
新時代,我國經濟穩定發展,但是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現象依然比較嚴重,這就需要實施節能減排,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生態環境。在此過程中,各地要結合經濟發展情況,完善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措施,不斷提高節能減排效果。
1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能源過度開采和利用會破壞生態環境,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要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加強環境保護,實現資源合理利用。當前,我國處于城市化的關鍵時期,資源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因此,各地政府要重視節能減排,加大管控力度,保證節能減排的有效性。節能減排可以滿足社會長遠發展需求,實現資源充分應用[1]。我國能源總量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因此,要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充分利用能源,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目前,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對象以煤為主,而煤炭燃燒會排放大量污染物。一旦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就會破壞生態環境。因此,要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合理運用氣象服務,完善節能減排方案,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2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現狀
隨著新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地都積極制定和完善節能減排方案。但是,部分企業節能減排意識不強,沒有采取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措施,沒有真正減少能耗。有些企業沒有全面認識節能減排,認為此工作是一種負擔,專業人才匱乏,影響節能減排效果。部分地方雖然設置了針對節能減排的氣象監測站點,但是專業隊伍人員不足,節能減排服務機制不完善。此外,政策扶持不夠,節能減排產業鏈不合理,氣象服務問題突出,影響節能減排效果。
2.1氣象服務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有待提高氣象預測是氣象服務的基本內容,可以為人們提供準確的天氣變化信息,降低天氣變化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為了保證氣象預測的準確性,要結合國內氣象服務情況,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預測需求。但是,受諸多因素影響,氣象服務會出現不良狀況,嚴重影響自身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2.2氣象服務人員分析能力不強
當前,部分氣象服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分析能力不強。基層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入職考核比較簡單,專業知識儲備往往不足。氣象服務人員不能及時分析和確認氣象變化,這加劇了氣候變化對節能減排的影響。
3氣候變化對節能減排的影響
能耗和氣候的關系非常密切,要想實現節能效果,必須注意氣候變化對節能減排的影響。室外氣象參數影響供暖效果,要想減少能源消耗量,必須從節能設計標準出發,對氣象數據進行整合,準確評估氣候發展趨勢。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節能減排所用的氣象參數也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而城市熱島效應加劇了這些氣象參數的變化。因此,要從能源需求出發,按照我國供暖標準,綜合考慮影響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能源,避免能源浪費,提高節能減排效果。氣候變暖導致夏季制冷期能耗不斷上升,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就會導致整體節能效果下降。因此,要定量評估氣候變化,保證節能減排方案的有效性。其間需要分析城市熱島效應對氣象參數和能耗的影響,計算設計負荷,減少能源浪費[2]。要合理應用軟件,對氣候變化情況進行模擬,然后用理論算法對其進行推演。可結合區域氣候特點,應用瞬時能耗模擬軟件,分析制冷效果,不斷降低理論能耗。但是,軟件模擬存在一些誤差,要合理應用實測數據,完善節能減排方案。調查發現,我國建筑能耗偏高。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我國建筑能耗將進一步增加。因此,要加強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研究,完善氣候變化應對機制,降低能耗,實現建筑節能設計。要結合當前和未來氣候條件,合理設定氣象參數,完善節能減排方案,綜合考慮自然通風等外界因素對節能減排方案的影響,減少投資浪費。
4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保障措施
4.1完善節能減排體制機制,加大執法力度
要想保證節能減排方案的有效落實,必須貫徹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森林和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濕地保護。同時,要制定和完善氣候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保護法規,實現節能、節水、節地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目的,將節能減排發展規劃納入我國可持續發展體系,為節能減排各項目標的實現提供氣象服務保障。此外,要拓展節能減排的籌資渠道,完善相關制度,推進工程建設,增加氣象科技投入,開發氣象服務新技術,爭取更多的清潔能源發展基金[3]。可以設立工業園區,發展低碳經濟,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減排,實現廢物綜合利用,保證新能源開發的有效性,及時應對氣候變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同時,爭取更多的資金,合理開發能源,不斷提高公共管理能力,減少能源浪費。
4.2提高節能減排科研水平,大力推廣新技術
高素質的科研人員是節能減排有效推進的基礎,所以要加大對氣候變化領域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強化對氣象人才的培養。當前,可以召開節能減排學術交流會議,建設節能減排科技項目。要有效應用清潔能源技術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對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進行有效處理,減少此類氣體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同時,要開展高效節能和污染控制,加強對新技術的研發,建立新的技術推廣體系,促進節能減排和節水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有效分析氣候變化,保證天氣預測的合理性,進一步提升公共氣象服務能力[4]。
4.3加強項目合作,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政府要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在垃圾填埋氣、低溫余熱發電等領域探索新的能源發展機制,建設新能源項目,不斷研發和引進先進的環保技術,改進生產工藝。當前,要加快推進生態經濟區建設,構建生態文明社會。其間可以通過對氣候變化的研究,加強不同節能減排技術項目的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4.4制定完善的能源環境管理制度
新時代,傳統環境保護制度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要求,要完善能源環境管理制度,結合相關要求,建立環境管理考核制度和綜合管理制度。要加大環境污染事故防范力度,對以前的環境資源管理方案進行科學修訂,然后制訂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及時應對突發事故。其間需要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有效控制污染源,保證污染物達標排放,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4.5堅持新發展理念,建立節能減排考核機制
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要想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必須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強環境保護考核,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節能減排。政府部門要建立節能減排工作機制,完善節能減排考核指標體系。其間需要實行行政問責制,開展綜合考評,完善氣象服務保障機制,實現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4.6開展能源審計,加強節能減排評估
節能減排的氣象服務保障機制建設至關重要。當前,要積極開展能源審計,加強節能減排評估,發展循環經濟,鼓勵企業優化能源利用方案,提高能源生產和利用效率。同時,要以再利用和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和高效率為重要參考,加強項目節能評估機制建設,完善審查制度,積極開展節能減排評估,及時發現不足,然后適當調整節能減排方案,將節能減排總量指標作為環保審批的評估依據。可以舉辦各種專題培訓班,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對氣候變化和節能減排的認識,強化節能環保意識。要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節能減排。同時,要建立完善的氣候變化信息發布機制,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和引導作用,強化天氣變化應對能力,加強對節能減排的重視,減少天氣等外界因素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5結語
新時代,要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強化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意識,堅持新發展理念,建立氣候變化監測機制,加強對節能減排效果的綜合評估。同時,要合理采取氣象服務保障措施,準確預測氣候變化,提前做好準備,減少資源浪費和經濟損失,節能減排,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充分保障。
參考文獻
1謝惠琴.空氣污染防治中的節能減排措施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9(11):47.
2許曉紅,田欣.氣象綜合觀測的提升與生態文明建設[J].環境與發展,2020(6):193-194.
3張建輝,程大偉,那順吉雅.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措施研究[J].農家科技,2019(1):164.
4杜翠娟.芻議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相關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9(16):158-159.
作者:田泓 單位:呼和浩特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