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災害防御水平提升分析
時間:2022-09-11 02:32:50
導語:氣象災害防御水平提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然災害對社會發展、工業進步和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對政府災害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積極開展氣象災害預報和預警工作,已成為氣象工作的關鍵。相關部門應該加大重視力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服務人民。
關鍵詞:監測預警;災害應急;災害防御
1我國目前的氣象災害防御現狀
近年來,中國成立了氣象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制定了氣象災害防治計劃。成果如下:一是氣象災害預防和治療的相關法律和制度不斷改善。“氣象法”、“國家氣象災害的防御計劃”等在內的相關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是氣象災害的防災和減災的基礎。二是提高氣象災害預防預報技術。中國氣象頻道24h播報預報和警報。各省市、縣設有1000多個氣象服務站和1.5×104多個鄉鎮服務站。通過加強人工管理、防雷等氣象維護工程,提高了減災效果。三是氣象防災救災和防災避險知識宣傳教育不斷普及。相關部門不斷加強氣象知識普及和宣傳,有效提高了人民群眾在氣象災害面前的防災自救能力。
2我國氣象災害的社會防衛問題
可以看出,我國在氣象災害的社會防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氣象災害的社會防御還不能滿足現實需要。一是氣象監測精度不足,特別是氣象災害觀測精度差,極端天氣預警能力薄弱,災害性天氣連續觀測能力不足。由于監測準確性存在各種問題,極大地影響了交通和電力行業。二是應急機制不完善。氣象災害信息采集不完整,報告不及時,部分地區敏感性不足。三是防災減災方案可操作性不高,活動流程不明確,在社會交往、部門協調、預防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四是基層防災減災意識不強。目前,氣象預警信息基本滿足當前公眾需求,覆蓋范圍逐步擴大,但一些單位、組織和社區對氣象預警信息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同時,預警信息通過新聞媒體的傳播能力不強。媒體對災難的事后報道,無法達到預警的效果。
3有效應對氣象災害的預報和警報
農業氣象預警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農業氣象預警,可以為農民提供氣象服務,進一步減少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在農業生產領域,良好的農業氣象預警服務能夠及時提供氣象信息,更好地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另外,隨著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條件增加。若良好的農業氣象預警服務不足,不僅會導致農作物減產,還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因此,在農業生產中,要更好地預防農業氣象災害,更好地保障人民財產安全。建立健全氣象災害應急機制。新時期,要更加注重氣象災害預警機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氣象災害應急機制,根據實際發展情況明確應急預案。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確保職工按規范開展工作,科學有效地提高氣象災害綜合防治水平。做好氣象災害防御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地方政府部門要加強氣象災害防治的重視程度,并積極參與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從多角度分析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和調整,建立有效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和防災救援系統。同時,做好氣象災害防御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充分發揮政府作用,為中國氣象災害的預防和治療奠定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做好數理統計工作。數理統計在當前的氣象災害預報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來說,在分析天氣之前,要先做好天氣預報,然后對垂直和水平數據進行比較,重茬種植。做好藥劑拌種,播種前,應選用戊唑醇、惡霉靈等藥劑拌種,殺滅種子帶菌。適期播種,播前選種、曬種、足墑淺播,以加快發芽出苗,減少病菌入侵機會。及時撥除病株,將田間已發生病株要及時撥除,并帶出田間管理,不可隨意丟棄,對上年玉米殘體進行焚燒消源,減輕發病。
4總結
綜上所述,本文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要點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加強病蟲害防治的相關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究,提升種植效益,實現農戶增收的同時,促進農業的生態環保性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潤秀.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防治策略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6):199-200.
[2]楊超偉.淺談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防治關鍵技術分析[J].農家參謀,2020(03):79.
[3]蘇紅艷.高產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防治關鍵技術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9,44(09):97-98.
作者:何琳 單位:如皋市丁堰鎮農業服務中心
- 上一篇:玫瑰種植氣象條件分析
- 下一篇:移動IP網絡組播技術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