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審計全覆蓋策略研究

時間:2022-03-06 10:58:05

導語:大數據時代審計全覆蓋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時代審計全覆蓋策略研究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無論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還是人們的生活質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與此同時帶來巨大改變的還有社會、政府的相關的監督機制。審計作為一種有著很強理論知識支撐以及實踐經驗累計的監督機制,自20世紀70年代正式投入使用開始,就已然為各級政府、大大小小的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及重大項目的收入和開支實行較為全面的監督行動,無論是對國家財政的管理還是對社會的和諧安康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本文主要將當前高校中的審計活動與大數據時代相連接,以如何實現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審計全覆蓋為主題,做出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高校財務監督;審計全覆蓋;大數據時代

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們不僅將信息技術應用在了科學技術上,更讓信息技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加入了各項具有一定難度的工作中。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審計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一定的技術支撐,從而為審計全覆蓋工作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幫助。高校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原來的十幾所增加了成百上千所,它們分布在各個地區的各個位置,對大部分而言,其占地面積以及擁有的社會、國家資源都是極其豐富的,將審計全覆蓋融入進高校的財務管理中有利于相關人員對高校的有效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校的發展。

一、大數據時代審計工作面臨的難題

(一)大數據時代。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社會上的種種都發生著一定的改變,這是新觀念與傳統觀念的碰撞。不難發現,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面臨的將要處理的數據也越來越多,數據正在快速的膨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政府以及國有、地方企業都逐漸意識到了數據帶給政府以及企業的巨大影響作用,據研究,大數據時代呈現著以下幾個顯著特征:1.數據量大。正如大數據時代的命名,現目前這個時期,人們需要處理的數據不單單我們生活中常用見的Kb、Mb、Gb或是T,而是以E或者是Z作為計量單位來進行運算。數據的增加不僅可以從相關計量單位中看出,同時還能在我們的生活中看出:在幾年前,人們購買手機,通常16Gb的容量就已經足夠一般人使用至少三年以上,但是目前,較為常見的內存容量已然變成了64Gb,大多數年輕人還會選擇256Gb內存容量的手機進行使用,這也證明大數據已經滲透進了每一個人的生活。2.數據信息的傳播速率高。面對越來越膨脹的數據庫,相關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著,人們只有不斷地推出更新的運算法則、更適合當代社會的處理方式,才能夠在有效的時間中完成以Z為計量單位的數據。這也就推動了數據信息傳播速度的提升,人們可以更加實時、快速地了解到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信息。在打開網頁或是手機支付的過程中也能夠做到比翻開報紙和人工收銀更快的速度。(二)傳統審計方式面臨的困難。1.在傳統的高校審計方式上,無論是從審計手段還是審計工作所處的環境相比于現在都呈現出了不一樣的狀態。在高校審計手段上,傳統的方式是運用看賬本、翻憑證,主要以手寫和部分電子存檔作為依據來對校園內部的所有開支進行整理和綜合。一般而言,一個學校分為了許多學院,在學校內部會設定一個主要管理學校財務的機構,有專門的教師和工作人員對每日學校開支和收入進行嚴格的把控,然后再分為每個學院,學院中一般沒有設定相關的審計機構,而是將學校每年分配給學院的錢直接交予不同的管理人員,在學院內部通常會采用一次性公共消費高于200元就一定要刷公務卡,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有時候為了避免這樣的麻煩,會選擇多處選購學院所需物品,采用多次報銷的形式,這也就大大增加了相關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核算的支出,增加了工作量,進而也增大了工作的誤差程度,這機會給學院造成不好的影響,對于相關財務管理人員也是極大的挑戰。除此之外,由于現目前所建好的高校在選址、建設以及宣傳上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一般而言,一旦建成是不會有所改動的,例如,四川美術學院位于黃桷坪的老校區依舊存在,雖然不如新校區那樣熱鬧,但還是有部分教師學生會在這里進出。若是進行審計工作的相關人員的主要記賬工具是紙張,那么在這樣長年累月不會進行清掃除濕的狹窄空間中堆放審計記錄簿,就會出現時間久了相關記錄遭到破壞的情況。而且,現目前全國各大高校在信息化子系統上還未做到全國統一,部分民辦的高校就存在有使用信息化子系統的情況,數據信息在高校內部無法實現全方位的實時共享,也將阻礙高校整體建立大數據信息處理平臺的愿望。2.內審人員的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問題。隨著國內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在人才培養上也不斷的做出了改善和提高。現目前能夠在高校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在學歷上都必須滿足研究生以上的水平,這幾乎已然成了進入學校進行工作的硬性要求。而大數據時代較與以往的信息量而言是呈現著膨脹式的發展,許多新進入高校的工作人員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樣的工作環境以及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而導致工作頻頻出錯。3.信息安全問題。隨著數據信息的增加,其承載這些數據的載體也漸漸呈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隨著數據增長的還有安全性能的危機,愈加龐大的數據庫就需要更加優質的安全保護措施來防止高校的重要審計制度和審計內容被不法分子盜取用在不恰當的地方。

二、高校審計全覆蓋的創新策略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在審計這一監管機構和活動上也面臨了許多新挑戰、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但是大數據的到來也標志著國內的一個新起點,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來解決大數據帶給高校審計上的相關難題,以更加創新的思維和行動為高校審計全覆蓋做出貢獻。(一)高校審計全覆蓋相關內涵。審計工作的實施主要是為了對學校的相關資源和權力進行實時的把控,確保高校在使用自己的權力以及內部經濟發展時能夠呈現和平、穩步的發展趨勢。現目前的審計全覆蓋主要體現在審計對象、審計過程以及審計方式三個方面,審計對象主要針對目前高校內部所擁有的國有資源和公共資產;審計方式需要對學校各級的審計干部進行合理的安排,利用更加數字化的管理技術來實現多層次的審計活動。(二)將數據挖掘與審計工作相結合。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數據挖掘就是對數據進行探討研究、發現其存在的潛在價值。事實上,數據挖掘也就是從大量不清晰的、不充分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找到藏在中間的、未被人們發現的、對人們的工作和發展有積極意義的信息的過程。整個挖掘過程的工作原理為:首先,在業務數據庫的大量數據中進行數據的轉換、清理和加載,挑選出其中可以作為有益材料的數據,然后轉移到數據倉庫中,通過聯機分析模塊進行分類、精選、統計,其次,一部分數據已經可以直接為決策者提供信息支持,一部分還需要進入數據挖掘模塊進行再分析才能成為可以影響決策者思考和行為的信息數據。同時,決策者在看到整個系統整理、分析、挖掘出來的信息后可以通過及時的反饋,使業務數據庫更加的精煉,更加具有利用價值,從而簡化了從業務數據庫往下的一系列數據挖掘過程。利用數據挖掘技術來對高校的各類資產以及收入、支出進行分析整理的同時,也能夠在龐大的資金數據中找到隱藏的數據發展規律,長時間的總結能夠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各類資金的運算,更加全面、更加快速、更加省力,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通過細微的、來自四面八方各種信息中找到對高校資產管理有益的信息,并預測將來的花費趨勢和入賬來源,為管理人員對學校資產的管理提供了便利。甚至在總結出一般規律之后對異常的開支和收入都能夠及時的做出判斷,減少在進行審計工作時誤差的出現次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國家對于審計工作各項制度的不斷豐富化、全面化,不僅為高校審計的全覆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基礎,同時也讓未來國內的審計全覆蓋道路呈現越來越清晰的模樣。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國內經濟發展也逐步進入新常態,在以往的審計制度已然不能適應國內的數據信息發展和經濟發展時,以更加創新、更加全面的角度來進行審計工作的調整,能夠進一步實現高校審計全覆蓋,為中國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做出有效貢獻。

參考文獻:

[1]董培苓,劉永久,葉兵營.“大數據”與“全覆蓋”背景下審計人才專業勝任能力提升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9(09):157-158.

[2]孫賢榮.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高校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18):213.

[3]劉茜銘.審計全覆蓋下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6):23.

作者:劉日晴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