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網絡安全論文

時間:2022-09-02 08:35:00

導語:電信網絡安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信網絡安全論文

摘要:電信網絡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分析了電信網絡安全現狀,指出了影響電信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并從技術角度提出了防護措施。

關鍵詞:電信;網絡安全;技術防護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我國電信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電信固定網和移動網的規模均居世界第一,網絡的技術水平也居世界前列。電信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的結合越來越緊密。電信網的安全狀況直接影響這些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加強電信網絡的安全防護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就電信網絡安全及防護工作做了一些思考。

1電信網絡安全及其現狀

狹義的電信網絡安全是指電信網絡本身的安全性,按照網絡對象的不同包括了PSTN網絡的安全、IP/Internet網絡安全、傳輸網絡安全、電信運營商內部網絡安全等幾個方面;廣義的網絡安全是包括了網絡本身安全這個基本層面,在這個基礎上還有信息安全和業務安全的層面,幾個層面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整體的安全體驗。

電信運營商都比較重視網絡安全的建設,針對網絡特點、業務特點建立了系統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我國電信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起步較早。2000年,原中國電信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專門成立了相關的網絡安全管理部門,著力建立中國電信自己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分為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在管理體系中,包括組織體系、策略體系和保障的機制,依據組織保障策略引導、保障機制支撐的原則。隨著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業務的突飛猛進,單靠純粹的管理和應急相應很難完成有關網絡安全方面的工作。為此,建立了網絡安全基礎支撐的平臺,也就是SOC平臺,形成了手段保障、技術保障和完備的技術管理體系,以完成中國電信互聯網的安全保障工作。這個系統通過幾個模塊協同工作,來完成對網絡安全事件的監控,完成對網絡安全工作處理過程中的支撐,還包括垃圾郵件獨立處理的支持系統。

然而,網絡安全是相對的。網絡開放互聯、設備引進、新技術引入、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存在等,造成了網絡的脆弱性。當電信網絡由封閉的、基于電路交換的系統向基于開放、IP數據業務轉型中,安全問題更加暴露。從狹義的網絡安全層面看,隨著攻擊技術的發展,網絡攻擊工具的獲得越來越容易,對網絡發起攻擊變得容易;而運營商網絡分布越來越廣泛,這種分布式的網絡從管理上也容易產生漏洞,容易被攻擊。從廣義的網絡安全層面看,業務欺詐、垃圾郵件、違法違規的SP行為等,也是威脅網絡安全的因素。

2電信網絡安全面臨的形勢及問題

2.1互聯網與電信網的融合,給電信網帶來新的安全威脅

傳統電信網的業務網和支撐網是分離的。用戶信息僅在業務網中傳送,信令網、網管網等支撐網與業務網隔離,完全由運營商控制,電信用戶無法進入。這種機制有效地避免了電信用戶非法進入網絡控制系統,保障了網絡安全。IP電話引入后,需要與傳統電信網互聯互通,電信網的信令網不再獨立于業務網。IP電話的實現建立在TCP/IP協議基礎上,TCP/IP協議面臨的所有安全問題都有可能引入傳統電信網。IP電話的主叫用戶號碼不在IP包中傳送,一旦出現不法行為,無論是運營商還是執法機關,確認這些用戶的身份需要費一番周折,加大了打擊難度。

2.2新技術、新業務的引入,給電信網的安全保障帶來不確定因素

NGN的引入,徹底打破了電信網根據不同業務網分別建設、分別管理的傳統思路。NGN的引入給運營商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從網絡安全方面看,如果采取的措施不當,NGN的引入可能會增加網絡的復雜性和不可控性。此外,3G、WMiAX、IPTV等新技術、新業務的引入,都有可能給電信網的安全帶來不確定因素。特別是隨著寬帶接入的普及,用戶向網絡側發送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強,每一個用戶都有能力對網絡發起威力較大的拒絕服務等攻擊。如果這些寬帶被非法控制,組成僵尸網絡群,其拒絕服務攻擊的破壞力將可能十分巨大。2.3運營商之間網絡規劃、建設缺乏協調配合,網絡出現重大事故時難以迅速恢復

目前,我國電信領域基本形成了有效的競爭格局。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還不盡完備,電信市場多運營商條件下的監管措施還不配套,給電信網絡安全帶來了新的威脅。如在網絡規劃建設方面,原來由行業主管部門對電信網絡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現在由各運營企業承擔各自網絡的規劃、建設,行業主管部門在這方面的監管力度明顯弱化。一旦出現大面積的網絡癱瘓問題,不同運營商之間的網絡能否互相支援配合就存在問題。

2.4相關法規尚不完善,落實保障措施缺乏力度

當前我國《電信法》還沒有出臺,《信息安全法》還處于研究過程中,與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備,且缺乏操作性。在規范電信運營企業安全保障建設方面,也缺乏法律依據。運營企業為了在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更多地關注網絡建設、業務開發、市場份額和投資回報,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網絡安全相關的建設、運行維護管理等相對滯后。

3電信網絡安全防護的對策思考

強化電信網絡安全,應做到主動防護與被動監控、全面防護與重點防護相結合,著重考慮以下幾方面。

3.1發散性的技術方案設計思路

在采用電信行業安全解決方案時,首先需要對關鍵資源進行定位,然后以關鍵資源為基點,按照發散性的思路進行安全分析和保護,并將方案的目的確定為電信網絡系統建立一個統一規范的安全系統,使其具有統一的業務處理和管理流程、統一的接口、統一的協議以及統一的數據格式的規范。

3.2網絡層安全解決方案

網絡層安全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控制不同的訪問者對網絡和設備的訪問;劃分并隔離不同安全域;防止內部訪問者對無權訪問區域的訪問和誤操作。可以按照網絡區域安全級別把網絡劃分成兩大安全區域,即關鍵服務器區域和外部接入網絡區域,在這兩大區域之間需要進行安全隔離。同時,應結合網絡系統的安全防護和監控需要,與實際應用環境、工作業務流程以及機構組織形式進行密切結合,在系統中建立一個完善的安全體系,包括企業級的網絡實時監控、入侵檢測和防御,系統訪問控制,網絡入侵行為取證等,形成綜合的和全面的端到端安全管理解決方案,從而大大加強系統的總體可控性。

3.3網絡層方案配置

在電信網絡系統核心網段應該利用一臺專用的安全工作站安裝入侵檢測產品,將工作站直接連接到主干交換機的監控端口(SPANPort),用以監控局域網內各網段間的數據包,并可在關鍵網段內配置含多個網卡并分別連接到多個子網的入侵檢測工作站進行相應的監測。

3.4主機、操作系統、數據庫配置方案

由于電信行業的網絡系統基于Intranet體系結構,兼呈局域網和廣域網的特性,是一個充分利用了Intranet技術、范圍覆蓋廣的分布式計算機網絡,它面臨的安全性威脅來自于方方面面。每一個需要保護的關鍵服務器上都應部署核心防護產品進行防范,并在中央安全管理平臺上部署中央管理控制臺,對全部的核心防護產品進行中央管理。

3.5系統、數據庫漏洞掃描

系統和數據庫的漏洞掃描對電信行業這樣的大型網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充分利用已有的掃描工具完成這方面的工作,可免去專門購買其他的系統/數據庫漏洞掃描工具。

參考文獻

[1]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電信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2]陳綱.保障電信網絡安全的五項措施[N].通信產業報,200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