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移動通信專業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6 02:56:19
導語:高職移動通信專業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在職業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創新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是在以前某個或某幾個企業單獨與學校合作辦學的模式基礎上發展創新而來的,是以集團為平臺,由理事會主導,相關行業企業單位、職業類學校、科研院所、媒體宣傳機構等共同參與的管理機制,是(二)創立了產學結合的辦學模式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過程中,參與的企業來自各行各業,在職教集團的平臺下有效地與學校相關專業對接培養所需人才,為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向、課程內容與職業技能標準、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的對接提供了便利條件,是一種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三)有效地提升了職業院校的辦學實力學校為企業培養所需專業人才的同時,吸納了大量社會資源為學校辦學提供幫助。例如,為學校提供相關專業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專業領域的實習實訓設備等,這些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環境,同時相關專業老師還可以定期到其中進行掛職學習鍛煉,學習最新的專業技術和了解行業需求,推動了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四)推動了區域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地方經濟發展差異明顯,不同區域的教育資源分配也不盡相同,單一城市地區的職業教育受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影響明顯,這樣一來經濟發展好的地區職業教育發展得就好,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則職業教育發展也緩慢,這樣長久以來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也不利于區域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教集團化辦學有效的整合了區域資源,將有效資源合理分配在區域中的不同職業院校,取長補短,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率,職業教育發展起來后,培養出大量技術型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形成教育資源優化地方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3]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相關的專業技術型人才需求連年增長,尤其是移動通信基礎建設和維護領域的應用型人才更是成幾何級數增長[4],高職類院校的移動通信專業應運而生,其專業培養出的學生將來畢業后主要從事移動通信行業的工程安裝、設備運營維護、終端制造維修、移動通信客戶服務等工作。目前高速發展的移動通信產業需要大量掌握移動通信專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以往的通信專業畢業生,雖然掌握一定的移動通信方面的理論知識,但由于沒有接觸過移動通信領域的真實工作崗位,所以對實際的移動通信崗位缺乏了解,對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術更是知之甚少,缺乏相關崗位的基本業務能力,尤其是一些一線工作的崗位,企業對這些畢業生需進行長時間相關領域的實踐技能培訓,之后這些學生才能上崗。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實用性,也會為企業增加培訓成本。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要求學校與企業在職教集團的平臺上形成良好的互動教學模式,高職高專類移動通信專業的教學模式改革也應該遵循教學服務移動行業的方針,培養出移動通信行業所需的實用型人才。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原因是技術發展十分迅猛,例如五年前還是以2G/3G技術為主的通信網絡,而現在4G技術已經基本成為主流傳輸技術,與之相關的通信設備也需不斷更換。眾所周知,通信設備價格昂貴,單純地靠學校配齊相關設備為教學服務不現實,同時學校的教師也缺乏一線的實踐工作經驗。為了保證學生學到的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跟上通信行業發展的步伐,就需要學校與相關企業合作建立校內外的實訓實踐基地,并定期派老師到企業中掛職學習,讓學生到實訓基地學習一線基礎技能,構建一套以實際工作場合為導向的崗位訓練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畢業后可以形成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
三、移動通信專業實訓課程的設置與改革
以阜新高專移動通信專業為例,為了能夠培養出符合移動通信行業所需的實用型技能人才,移動通信專業進行了大量的教學改革,首先將以往的“2.5+0.5”的教學模式,調整為更能讓學生接觸到實際工作環境的“2+1”模式,即在校學習兩年,最后一年學校組織學生到相關行業企業進行實習,近些年與學校合作的企業分布于省內外,學生通過在企業一線崗位的學習,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使其畢業后可以直接到企業一線進行工作。在課程設置方面也做了探索性的改革,目前在校學習的課程是按理論和實踐教學1:1比例進行設置,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盡可能地增加學生動手實踐機會。2013年學校進行調研,根據現有通信行業的發展趨勢建立了現代通信實訓室。實訓室中配備了中興通信SDH、EPON等技術的相關教學設備,同時還為學生建立了電信施工實訓區,在這個實訓區里學生可以親自動手完成常見的電信施工中的主要項目。在授課過程中,除了在校的專業教師進行講解以外,還會定期邀請學校網絡中心的老師和聯通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來校開辦相應技術性講座,同時帶領學生到校園網絡的核心機房進行參觀講解。這樣學生能直接接觸到通信行業比較先進的通信設備,開闊學生的視野。學校的專業教師也利用業余時間到奧維通信一線與公司技術人員共同工作,增長一線工作的經驗,回到學校后將這些內容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形成教師與學生,學校與企業一種互動的工學結合[5]、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
總而言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模式為阜新高專移動通信專業近年來的發展指引了方向,那就是以校企合作為依托,充分發揮職業院校、行業協會、企業單位各自的優勢,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實現校企和校際之間的相互融合,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共贏。[6]近幾年,移動通信專業為奧維通信有限公司、北京方正寬帶科技有限公司等培養了多名優秀畢業生,在未來的日子里,在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引導下,不斷合理配置授課模式,相信會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專業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占山.中國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發展報告(2015)[R].青島:青島府新大廈,2015.
[2]李宏艷.我國高職院校依托產業集團化辦學的發展分析[J].知識經濟,2015(19):159.
[3]黃堯.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7-78.
[4]李新,楊智勇.移動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5):165-166.
[5]唐永澤,盧兵.以工學結合為主線構建高職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高等教育,2009(1):47-48.
[6]董仁忠.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伙伴關系[J].職教論壇,2015(1):63.
作者:李鑫 單位:阜新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通信專業多元化教學研究
- 下一篇: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