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專業實訓基地構建

時間:2022-08-16 09:02:52

導語:通信專業實訓基地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信專業實訓基地構建

基地建設背景

通信技術專業作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主體專業之一,不斷深化專業建設與改革,結合電信行業的發展趨勢與學院通信技術專業自身的定位及特點,自2005年起從通信技術專業中劃分出電信市場營銷方向,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屆畢業生。這些學生畢業后主要集中在電信運營商的市場部門從事電信業務的受理、電信業務的宣傳與推廣、電信營銷的組織與策劃及電信營銷活動的實施等工作。從企業的反饋來看,這些畢業生普遍具備了較好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實踐經驗和實戰技巧。通信專業營銷崗位不同于一般的技術崗位,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特殊要求,這也決定了本方向學生的職業素質在仿真的實訓環境下很難形成與培養。例如,國家職業標準中電信營銷員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業務促銷、市場調研、業務演示及計算機操作與業務資料管理等內容,絕大部分內容都與真實的客戶和業務相關,而真實的客戶和業務在傳統實訓室中是無法仿真出來的?;诖?,我院與電信運營商合作,構建校內營銷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實戰技巧,更充分、系統、完整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

基地建設

(一)備選方案分析及選取方案一:在學院實驗樓建設仿真虛擬基地,所有業務均在虛擬的情景下開展。方案二:引入電信運營商在學院租賃場地建立營業廳,該廳由電信運營商運作,允許專業學生到該廳參觀與體驗。方案三:學院提供場地,公司負責整個基地的建設(包括裝修、相關設備購置),基地運作由公司委派管理人員,適當聘請專業學生參與部分業務。有專業課程教學需求時,由專業教師向公司提出申請,公司給予支持與指導。方案四:學院提供場地和設備配置,公司負責基地的裝修和業務指導,實踐基地的運作完全由學院教師營銷隊伍負責。實踐基地運作過程中需要的技術和業務輔導,由公司支持并給予培訓。公司適時與學生溝通,給予學生職業素質訓練和指導,并提供就業求職幫助。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方案一”還停留在傳統實訓室建設的階段,無法滿足真實職業環境的要求,不能開展生產性實訓任務?!胺桨付钡膯栴}主要集中在營業廳(基地)服務教學的功能無法實現。“方案三”中通信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程度非常有限,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將受限于公司?!胺桨杆摹敝?,基地的運行和管理完全由通信教研室負責,對于專業教師來說,能親身體驗收集第一手資料,從而為教學積累更多的案例和原始材料,并且能隨時在基地開展教學活動;對于專業學生來說,能參與到基地運行與管理的全過程,并且還能在專業教師的指導和公司的支持下開展多種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能切實提高其實際動手能力和職業素質。因此,“方案四”能更好地滿足教學、各種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專業學生的培養與鍛煉的需求。

(二)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通過與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柳州市魚峰分公司(以下簡稱魚峰分公司)洽談,達成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意向。基地建設擬分階段進行,最終建設成可滿足魚峰分公司開展多種業務和實踐教學活動及生產性作業要求的營銷生產性實訓基地?;夭季忠巹澣鐖D1所示。階段劃分與階段建設目標及所需設備配置如表1所示。

(三)基地運行效果根據上述基地建設規劃與進程安排,本營銷生產性實訓基地于2009年4月27日正式建成營業,現已到第二階段,即除了可以開展普通營業廳的業務演示與業務辦理之外,還能開展基地外的營銷策劃、組織及實施等營銷活動。基地現已招聘5名專業人員負責基地的管理與日常事務,同時還由32名該專業學生(2007級通信專業營銷班)組建了一支營銷團隊,目前主要開展基于基地的各種電信營銷方案的策劃、組織及實施活動?;氐慕虒W實踐及效果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實施地點:基地的業務辦理區和業務演示區。在學生學習《現代電信業務》課程中電信業務知識時,結合基地已開展的實際電信業務推廣方案來介紹業務知識,通過對真實客戶的業務介紹和業務推薦,強化和積累對電信業務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可通過具體業務聯系到專業課程理論知識,增進學生對具體電信業務技術實現流程和通信網結構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計算機通信專業開設的《現代電信業務》課程均可采用上述模式實施課程教學。職業技能的練習與訓練實施地點:營銷組織與策劃工作室。新版《電信業務營銷員國家職業標準》一書中,電信業務營銷員的職業技能主要包括業務促銷、市場調研、業務演示及計算機操作與業務資料管理等方面。這些技能的訓練均可依托基地中的營銷組織與策劃工作室開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在學習和掌握一種電信業務之后,學生根據業務本身的特點進行營銷策劃、組織與實施,既有利于業務知識的深入了解,又可強化電信營銷能力,將《電信市場營銷》和《現代電信業務》等營銷方向的主干課程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同時,工作室的空間最多可容納10~20人,可安排學生分組輪流使用,將班級學生組成不同營銷團隊進行生產性競爭演練,促進學生的參與意識,從而產生更好的營銷成果。

職業素質的培養與形成實施地點:營銷生產性實訓基地。通過營銷基地的營銷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強化職業教育的職業價值取向。職業素質中最重要的團隊合作、吃苦耐勞、愛崗敬業、交流溝通等能力的培養,無法在傳統的理論課堂上實現,只有經過真正的職業活動,長期的團隊協作才能逐漸培養與形成。營銷基地的營銷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與職業活動“零距離”的鍛煉平臺,例如電信業務的營銷策劃強調彼此的溝通交流、團結合作;電話營銷鍛煉了個人的應變能力、溝通技巧與競爭意識;電信業務辦理則強調商務禮儀的應用、交流溝通能力的掌握以及個人親和力的培養;電信業務演示凸顯的是職業禮儀、業務操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

通過上述項目的開展,各方面的成效均已逐漸顯現。該專業學生的職業意識明顯增強,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明顯提升,更可喜的是此種模式得到了學院、企業和學生三方面的認可與肯定。中國聯通柳州分公司擬將其原來在學院自建自營的營業廳也轉型成該模式,預示著此種模式具有借鑒和推廣的價值,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