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網絡安全對形態安全的作用

時間:2022-01-21 03:17:12

導語:淺析網絡安全對形態安全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網絡安全對形態安全的作用

一、高度重視網絡這把“雙刃劍”的“攻與防”

(一)要把握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權。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即意識形態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這也就是習強調指出的“極端重要性”的根本所在。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對我實施西化、分化圖謀的思想陣地。尤其是在中國的發展崛起,被視為對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構成挑戰的時候,在這一陣地上雖無“硝煙”,但卻是“驚心動魄”。特別是在信息化飛速發展和全球化迅速蔓延的環境下,西方敵對勢力加緊通過互聯網等各種渠道進行滲透分化,其斗爭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尖銳、激烈。從最近曝光的美國“棱鏡門”事件也給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以美英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忘我之心不死,害我之魔爪無孔不入,他們把輿論斗爭的主戰場轉移至互聯網,其目的就是要同我們爭奪陣地、爭奪人心、爭奪群眾,最終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顛覆社會主義制度,“扳倒”正在崛起的中國。因此,我們要從思想上高度關注和準確把握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進一步明確加強黨對意識形態絕對領導的極端重要性,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在增強全黨、全民防止境外敵對勢力企圖“西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性的同時,要提高抵御西方敵對勢力企圖“分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能力,解決好網絡信息安全存在的新問題,有效把握意識形態安全的主動權。

(二)要打好意識形態斗爭的主動仗。網絡威脅已經超越國界,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里,虛擬化讓安全管理和有效控制變得更加艱難。特別是面對復雜程度越來越高的網絡犯罪和黑客社區,他們正在不斷變換攻擊方式和滲透手段,不斷擴大攻擊領域和滲透范圍,企圖給予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領域以毀滅性的打擊。應該說,信息安全已由單純的技術層面擴大到了管理層面。在今天的網絡陣地上,中西方意識形態的沖突既變得“隱蔽化”,又變得“復雜化”。滲透與反滲透、封堵與反封堵的斗爭,形成了網絡信息的“世界大戰”。面對挑戰,我們必須在主動出擊中堅守陣地,在增強馬克思主義“攻擊”能力的同時增強“防御”能力,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信仰的同時,堅決回擊所謂的“國際接軌”、“言論自由”和“西方民主”,絕不能搞所謂的“全球化意識形態”,從網絡傳播的源頭上把好這一關。在回擊西方敵對勢力利用網絡實現“一元化”意識形態擴張的同時,拿起我們“多元化”斗爭的武器,采取“多樣化”的斗爭策略和“多渠道”占領意識形態主陣地的戰術,打破以往的固定模式和思維,正視信息安全的“管理”問題,尋找實現物理環境下的網絡管理與虛擬條件下的網絡運行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實現主流意識形態控制網絡傳媒、網絡傳媒傳播主流意識形態內容的局面,打好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仗。

二、明辨網絡傳播這把“雙刃劍”的“是與非”

(一)明辨網絡信息的是與非。在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的過程中,不同的思想文化相互交織,不少的矛盾沖突相對尖銳,各群體的利益訴求也在交織中相互博弈。而這些問題又都集中呈現在了話語權比較集中的“網絡”這個“擬態社會”中。又由于許多社會監督、管理部門,在執法行為上的不當、監督功能的缺乏和主流媒體還原真相功能的不到位,造成了百姓知情權和社會公信力的缺失,給予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短信散布謠言、惡意中傷、宣泄情緒、侵犯隱私以可乘之機。甚至接受境內外一些反動敵對勢力的教唆、指使,進行謠言惑眾、煽動滋事等諸多違法活動,而走向犯罪的道路,甚至是走到了與人民為敵的對立面,而成為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爪牙和幫兇。面對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斗爭,就必須要積極發揮主流媒體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發揮好主流媒體新聞宣傳、思想教育、社會監督、輿論導向的主陣地作用,讓黨的聲音更響亮、政府信息更透明、社會言論更暢通。面對諸多影響社會和諧的不利因素,要及時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依法追究其發生的根源、造成的影響和帶來的惡果,分清其實質,依法盡快地得到解決,讓主流媒體第一時間還真相于民眾,讓人們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再搖擺,讓“秦火火”們不再有生存的空間,讓一切反動言論和惑眾謠言不再奴役人們的思維。

(二)分清網絡信息的虛與實。目前,我國正處在高速發展期。在這一時期,難免會遇到許多“成長中”的煩惱,積累一些社會問題。現如今,城市堵車、物價上漲、孩子入托、個人情感等等,在過去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現在成了問題,在過去不可能發生的現象現在隨時可能發生,上一代人覺得正常的事情這一代人就覺得不正常,就要發表點感慨,發發牢騷、吐吐糟,這也使得信息平臺上不斷出現對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批評意見。在這些批評意見中,有一些是政府部門不作為或個別公職人員失職、瀆職造成的實際問題,網民所反應的這些情況是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政府部門應該把這些意見和建議當成民聲引起重視,整理分類,責任落實,酌情解決,使民眾的所思所想變為政府部門的所作所為,使網絡信息傳播這把“雙刃劍”向著黨密切聯系群眾、接受社會監督、化解社會矛盾、提高政府社會管理水平的“利好”方面轉變。并能夠促使各級政府部門在不斷加強職能管理,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的同時,建立起問政于民的信息網站,給網民也可以說是給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政治的一個新型而有效的平臺,使網絡意識形態在“和風”中孕育,在“陽光”下生長,讓人民感到貼心、溫暖,來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但也不可否認,批評意見中也有一部分是動機不純的批評,甚至是子虛烏有的,起到了一些負面作用,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但是,只要我們分清那是主流那是暗流,分清存在問題的性質,一切社會問題和人民內部的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三、充分認識網絡這把“雙刃劍”的“疏與導”

習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導向力和戰斗力,使我們用“時代的要求”來審視意識形態工作,用“發展的眼光”來研究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作用,用“創新的精神”來統一我們在網絡意識形態斗爭中的思想和行動。

(一)建好意識形態領域的防護網。網絡安全是一個關系國家安全與主權、社會和諧與穩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的重大問題,并隨著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顯得更加突出。網絡安全了才能更好的防護好意識形態領域。然而,網絡安全涉及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等綜合性學科,保證信息安全主要是保持信息的原樣型、杜絕有用信息的不泄漏、保證被授權實體的正確訪問、通信雙方信息交互提供的真實性及網絡系統中信息傳播站點和傳播內容的可控性。由于網絡具有自由開放的本質特性,網絡成員以數字化、電子化“隱形人”的身份出現,網上信息的傳遞和交流是完全自由和相當程度上不受控制的,任何一個支點上的個人或組織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國家的監控,隨時向全世界自由信息、傳播思想,同時也可以自由的吸納信息、接受指令,使得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進入了一個十分復雜的運行環境。因此說,在防范難度較大的情況下,網絡不僅成為了西方敵對勢力向我滲透的主渠道,也成為了藏獨、疆獨等民族分裂組織政治謠言的發源地。這就要求我們,在原有意識形態安全的基礎上,立足現代網絡的新實際,找準網絡安全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事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研究新規律,探索新特點,建設新機制,在滲透與反滲透、封堵與反封堵的較量中建起我們意識形態的防護網,亮出網絡這把“雙刃劍”最鋒利的一面,在實現網絡安全的基礎上維護好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打好網絡意識形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二)從源頭上筑牢網絡安全的防線。近年來,黨和國家充分認識到網上斗爭的尖銳性和長期性,已經采取了很多切實有效的措施來維護國家的網絡信息安全和意識形態的穩定。占領網絡現代化條件下的意識形態主陣地,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主流意識形態控制網絡傳媒,已成為我國當今時代的一個政治課題。首先要變堵為疏,發揮網民參與優勢。我國有近6億網民,是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群體,也是我們占領意識形態領域制高點的強大優勢,發揮和利用好這一優勢,就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在提高網民素質和網絡安全意識的同時,鼓勵網民參與網絡管理的自覺性和責任感,自覺擔負起監督形形色色的政治性網站、論壇、社區的責任,不斷增強網民的對敵斗爭意識和斗爭經驗;其次,要變封為導,豐富網絡信息內容。在突出網絡道德教育的同時,引導網民積極利用網絡工具,設計出有創意、有想象力和吸引力的網頁,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容于一網,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增強網民的文化歸屬感和凝聚力,搶占意識形態陣地的制高點;三要變散為管,加強網絡管控力度。要建立由網絡監測、網絡防衛、網絡人才組成的國家網絡監管體系,在規范“網絡大V”管理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信息源的管理和監控,研究抵御西方敵對勢力網絡霸權的技術手段和有效方法,盡快完善網絡監管法律體系,依法規范網絡秩序,打擊網絡犯罪。要積極探索推行網絡實名制,提高網民的思想道德自律性和約束力,凈化美化網絡環境;四要變控為放,加強網絡渠道建設。“問渠那得清如許,自有源頭活水來。”要加強黨對思想宣傳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公民品德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倡樹民族精神,從源頭上筑牢網絡意識形態的第一道防線。要培養和造就一支思想宣傳能力強、網絡技術水平高,能駕馭網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流意識形態隊伍,來加強網絡意識形態的主渠道建設,使主渠道在內容上健康、豐富,在形式上暢通、活躍,在領域上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匯集起民族力量,開渠放水,開創意識形態工作的新局面。習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這一力量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增強全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提高對網絡信息傳媒的監督力度和管理水平,維護好網路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安全,發揮好社會主義價值觀在網絡虛擬空間的積極作用,是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在網絡時代占領信息平臺主導地位的可靠保證。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利用好網絡這把“雙刃劍”傳播好中國好聲音,來提高意識形態工作的魅力和說服力,增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滲透力和戰斗力,這是我們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極端重要性”所必須探索的新課題。

本文作者:戴月王穎工作單位: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