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下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研究

時間:2022-06-07 04:41:59

導語:大數據下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下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研究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大數據發展背景下,網絡安全隱私保護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大數據在給網絡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危險,如用戶隱私泄漏、數據存儲安全等,引起了廣大用戶的高度重視。本文對大數據時代下的網絡安全問題進行了綜合分析,旨在提高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安全水平。

關鍵詞:大數據;網絡安全;隱私保護;數據安全

大數據時代是基于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新網絡時代洪流,海量的數據共同構成了新的網絡發展態勢,在帶來眾多應用便利服務生活生產的同時,新時期的網絡安全問題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浩瀚的數據量、繁雜的數據類型和越來越快的處理速度共同構成了大數據的典型特征,尤其是在滿足實時性需求方面的優勢顯著,但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問題日趨嚴峻,需要加以研究解決,從而提供更好的服務技術開發與應用。

1在大數據時代下的特征

關于大數據時展特征概括為以下幾點:(1)規模。大數據的發展背景,數據非常復雜。2015年,全球的總信息量已經達到8ZB。(2)多樣性。傳統的數據存儲類型的文本結構化數據,但在這個階段,隨著人們越來越多樣化,數據載體的要求大數據開始出現一些非結構化數據,如圖像和音頻。(3)價值。大數據發展的背景下,人們通過大量的信息提取、分析和統計,發現有價值的信息。

2大數據時代網絡安全問題分析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代表舉行的電腦硬盤容量計算機硬盤容量從TB級別向PB、ZB、EB級別的邁進,是否具有相同的類型描述數據、以及加快生成的數據處理速度也是一個現代數據管理方面的挑戰。這將提升另一個數據安全管理壓力,增加網絡安全現狀的嚴重性,加強數據面臨的安全挑戰。我們結合數據分析時代特征的安全問題,目前最典型的幾個主要問題有,缺乏理解用戶文件安全、用戶隱私、數據存儲和數據本身面臨的攻擊挑戰。(1)用戶理解不足。大數據的價值在過去的幾年里逐漸滲透到用戶的個各方面。相反,用戶使用的數據信息,很難避免被暴露用戶信息本身。(2)文件的安全性。文件數據處理和安全運行是云計算的核心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的基礎,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文件,等等,關注平臺的存儲和處理,將存在大量的敏感信息。安全文件可以從內部等級維護訪問保護和控制各種威脅。(3)用戶個人隱私的安全。加強安全使用安全隔離保護升級進入者的權利保護隱私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偷竊情報數據。(4)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數據存儲時代即將崛起,但許多非結構化數據類型的確定性,缺陷記憶模式與新密碼本身還不成熟,所以,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管理角度加強數據存儲方面的實踐研究都勢在必行,尤其是檢測難度較大的高級可持續攻擊等,要持續推動安全載體環境的建設。(5)數據安全。現代互聯網絡中,數據的大量匯集黑客不容易找到攻擊對象,同事共享資源,特別是節省費用,成為數據通信平臺和通道容易黑客攻擊的主要目標的有利條件。已經成為可以實時更新的大學和保護措施的目標,特別是擁有海量用戶信息資源和敏感信息的大數據,數據的丟失和被竊取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這些都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典型安全問題。

3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對策

3.1網絡安全控制對策。大數據背景下的發展,網絡安全保護需要綜合研究網絡系統中存在的漏洞和風險,全面分析和評價脆弱性和風險,并使用最新的技術[2-5]控制網絡安全問題。(1)訪問控制。對網絡用戶的訪問控制,確保人以合法的身份訪問各種網絡資源,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戶的訪問。(2)數據加密。為了實現有效的網絡安全控制,必須將大量數據加密,可以轉換為密文數據,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加密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保護。為了確保數據存儲的安全與穩定,相關技術人員根據各種數據的特點和類型需要實現網絡信息數據的安全傳輸。(3)網絡安全隔離控制。相關技術人員使用各種網絡隔離技術實現網絡安全。例如,人們可以在網絡防火墻部署數據,將其存儲在系統中,網絡被劃分為內部和外部網絡,同時授權數據通道,隔離和限制的網絡訪問。(4)病毒的預防和控制。可以在電腦上安裝殺毒軟件,電腦定期文件掃描和殺毒。更新和修復病毒。提高日常安全維護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的意識。3.2隱私保護的對策。(1)數據水印技術。水印技術中的身份信息在不會影響人們使用數據的前提下,通過一些更難檢測的方式嵌入到數據載體。數據水印技術主要用于保護原作者的版權。當前數據水印技術由于技術限制,仍然需要繼續改善和發展。(2)用戶隱私保護技術。大數據背景下的發展,可以通過使用各種技術來保護用戶的隱私。這些技術主要在數據生產、收購、加工、存儲和傳輸中,如生命周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建立完善的用戶隱私安全保護體系。通過各種技術實用性和通用性隱私保護的用戶的信息,比如使用語義web的信息過濾系統和位置匿名技術,如用戶的敏感信息進行個人保護,或通過使用匿名數據分布式技術提供一個廣泛的用戶隱私的保護方式。(3)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目前缺乏一個系統的、全面的國家法律,包括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規章。行政法規是行政部門根據自己的職責管理內容,目的是方便管理。目前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幫助理解來自不同部門的職責,但他們的專業知識,缺乏全球的定義。建立和完善網絡安全相關的法律體系,法律淵源必須首先澄清當前網絡安全層次結構,消除沖突的影響,完善網絡安全法律制度和程序規則。在網絡安全立法的過程中,可以舉行聽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公眾的意見,增強網絡安全立法的科學性和普遍性。法律法規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來保護用戶的隱私,在當前的背景下,大數據的發展,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快相關立法進程,提高法律法規的保護用戶的隱私信息。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充分利用好大數據的優勢,同時在此基礎上,要明確當前網絡環境安全威脅,從用戶安全意識、數據存儲、應用、管理以及相關法律制度幾大方面入手,由技術層面到管理層面應用多種策略加強安全防護,提升大數據本身及其平臺安全性,更好地為經濟建設發展服務。

作者:吳達 單位:吉林省集安市成人職業教育中心

參考文獻:

[1]鄭晨陽.面向大數據的網絡安全策略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4.

[2]丁佳.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網絡安全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

[3]侯建,帥仁俊,侯文.基于云計算的海量數據存儲模型[J].通信技術,2011.

[4]張尼,張云勇,胡坤等.大數據安全技術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5]鄒恒明.云計算之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6]周漢華.個人信息保護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