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傳輸安全問題探析

時間:2022-02-20 11:55:22

導語:無線通信傳輸安全問題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線通信傳輸安全問題探析

摘要:當前,無線通信傳輸領域迅速發展,并得到了普及性的應用,其安全性的保障也受到了重點關注。基于此,本文在明確無線通信傳輸技術與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分析了無線通信傳輸中常見的安全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落實通信網絡的安全評估、引入身份認證技術、應用無線通信傳輸加密技術等一系列應對策略。

關鍵詞:無線通信傳輸;信息安全;身份認證;加密處理

當前,無線通信技術迅速發展,在軍事、醫療、教育、旅游等多個方面均得到了普及性的使用,更加滿足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需求。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無線通信傳輸的作用,必須要重點保護其安全性與可靠性。

1無線通信傳輸的簡述

(1)無線通信傳輸技術。無線通信傳輸技術主要依靠空間電磁波完成信息的傳輸,其中最關鍵的技術為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自動ID識別技術),能夠在無線射頻的支持下自動完成唯一標簽ID的捕捉[1]。總的來說,無線網絡的傳輸技術可分為兩大類,即光學傳輸和無線電波傳輸。目前以光為傳輸介質的技術有紅外線和激光,利用無線電波傳輸的技術則包括窄頻微波、直接序列展頻、跳頻式展頻、HomeRF以及藍牙等多項技術,當然,移動電話也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輸數據。(2)無線射頻傳輸的基本原理。電磁波每秒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單位為赫茲)。兩個相鄰的波峰(或波谷)間的距離稱為波長。在電路上加入適當大小的天線,電磁波便可被有效地廣播,并被相距一段距離的接收器收到。所有的無線通信都是基于這個原理來實現的。對于無線射頻傳輸來說,當讀寫器處于工作范圍且受到激活后,數據會以電磁信號的方式傳輸,被讀寫器接收后,會雙向作用在所儲存的數據中,并為用戶提供數據改寫編輯的功能。

2無線通信傳輸中存在的常見安全問題分析

(1)網絡破壞問題。現階段,網絡安全問題中最常見的形式為計算機遭受病毒的侵入與攻擊。在這樣的條件下,計算機系統會出現損壞與故障,其內部存儲功能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極易引發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失靈,嚴重時會出現系統癱瘓的情況。總體而言,若是計算機系統遭受病毒的侵入,不僅會影響系統硬件的狀態,還會威脅計算機軟件系統的運行安全。此時,用戶的多種業務活動質量、效率難以保證,容易引發信息泄露、經濟損失等問題。因此,必須要重點完成網絡安全的實時評估與保護,及時實現病毒查殺。(2)信息泄露問題。若是出現無線通信傳輸網絡問題,不僅會造成計算機系統被侵入或被破壞,還會導致其中保存的信息數據丟失或遭到竊取,也就是信息泄露問題。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信息泄露常見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即網絡木馬與網絡黑客。一旦出現信息泄露的問題,不法人員可以使用這些信息展開一系列違法行為,不僅影響用戶的信譽與業務活動,還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社會影響,且難以保證用戶自身信息的安全程度。從這一角度來看,一些國家重要信息也面對著這樣的風險,進一步佐證了保護無線通信傳輸安全的重要性與必要性。(3)虛假消息問題。對于虛假消息來說,其主要指部分群體在網絡中一些不真實的、夸大的言論信息,從而提升用戶的無線通信傳輸網絡受到的威脅性。具體而言,在網絡虛假信息的支持下,對無線通信傳輸網絡用戶展開詐騙成為可能,會導致用戶出現經濟損失;在傳輸通路中傳遞大量的垃圾信息,會導致無線通信傳輸網絡系統出現擁堵的問題,直接影響網絡數據傳輸的效率與質量,不利于維護信息數據無線傳輸的通暢性,且對用戶的網絡速度保持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4)信號控制問題。在有線通信傳輸的情況下,用戶訪問網絡的行為受到固定限制因素的控制,因此其安全性有所保障,一定程度的避免了不法人員的非法登錄[2]。但是,對于無線通信傳輸來說,這一固定限制因素不再存在,且由于主要使用了信號傳輸的方式完成信息數據的傳遞,所以極易導致具有同樣信號的用戶進入無線通信傳輸網絡,最終導致信息數據得外泄,降低了無線通信傳輸以及數據信息的安全性。(5)信息丟失問題。無線通信傳輸的實現需要硬件與軟件系統的共同支持。但是,在特定條件下,包括自然災害、人為損毀等,極易由于硬件或軟件系統的損傷而導致其中包含的數據信息丟失,不利于用戶的使用。因此,信息丟失問題也是無線通信傳輸中的重點安全問題,需要進行有效處理與解決。一旦出現信息丟失,不僅會造成相對較大的經濟損失,依托數據信息重要性的差異,還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不利于社會、國家的更好發展。

3無線通信傳輸安全問題的應對策略探究

(1)重點落實通信網絡的安全評估。在展開無線通信傳輸網絡安全管理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依托傳輸網絡的實際情況,重點落實網絡的安全性評估,包括網絡用戶的安全性評估、潛在用戶的安全性評估等,實現所有信息來源的評估。在此基礎上,要把握安全評估的深度,盡可能保證評估的精準、具體。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推動無線通信傳輸網絡安全評估結果的精確性與真實性。另外,在安全評估中需要重點注意的是,必須要切實了解無線網絡運行的現實情況,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落實針對性解決。特別要重視網絡病毒產生影響的綜合性評估,實現及時預警,盡可能降低病毒對無線通信傳輸安全產生負面影響。(2)積極引入身份認證技術。依托身份認證技術,能夠在登錄時核查用戶的身份,有效避免無線通信傳輸中出現非法占用、信息非法修改的問題,降低信息泄漏的概率,更好地保障了無線通信傳輸的安全性。身份認證技術是應用系統安全的第一道關口,是所有安全的基礎,能夠組織非法人員的登錄操作。在無線通信傳輸中,身份認證技術主要完成了以下幾項工作:在信息數據的傳輸、接收過程中,可以判斷信息數據的真偽;評價信息數據的完善程度,防止傳輸過程中被入侵或非法占有,預防非法人員利用偽造身份登錄系統并展開信息數據的竊取。(3)應用無線通信傳輸加密技術。加密技術是無線通信傳輸安全保證中的一項重要技術,能夠促使傳輸信息轉變為加密信息,以此達到保護通信信息安全性的效果。在無線通信傳輸加密技術中,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加密算法。目前,常使用的加密算法能夠劃分成兩種類型,即對稱算法以及非對稱算法[3]。其中,對于對稱算法來說,在加密以及解密(傳輸端與接收端)使用的密鑰相同;對于非對稱算法來說在加密以及解密中使用的密鑰存在差異。依托加密技術,能夠避免不法人員侵入無線通信傳輸網絡系統中獲取明文信息。(4)權限設置。在實際的訪問過程中,用戶普遍會受到一定的權限限制,此時,需結合實際情況,完成用戶接受條件的合理設定,并對用戶發出的信號展開加密處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避免未授權用戶登錄系統并獲取、接受相關信息,避免不法人員侵入無線通信傳輸網絡系統,進一步保障傳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5)信息備份。為了避免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的信息丟失問題,必須要在無線通信傳輸網絡系統中引入信息備份與復原技術,主要包括在線備份技術、增量備份技術、全備份技術、并行技術、數據克隆技術等等,避免由于數據丟失而導致的多種損失,提升無線通信傳輸網絡系統的安全程度。

4總結

綜上所述,在無線通信傳輸中常會發生一些安全性問題,包括信息泄露、信息丟失等。通過重點落實通信網絡的安全評估、引入身份認證技術、應用無線通信傳輸加密技術、權限設置、信息備份,解決了無線通信傳輸中的多種安全問題,推動了無線通信傳輸安全性與可靠性的增強。

參考文獻:

[1]孫秋石.無線通信傳輸安全問題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5):179-180.

[2]薛華.淺析無線通信傳輸安全問題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8,20(18):175.

[3]毛雷.大數據背景下無線通信傳輸安全的分析探討[J].信息通信,2018(01):271-272.

作者:李靖 劉海濤 郭宏 陳剛 單位:1.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 2.西安征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