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研究

時間:2022-09-18 09:42:08

導語: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與繼續教育課程整合研究

一、信息技術繼續教育學習的新環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感受到信息技術及其數字化、網絡化和交互性特征對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學習方式、教育評價的影響。可以預見,隨著寬帶網絡、移動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化應用,信息技術對成人學習的促進作用將進一步凸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面對面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知識最好的一種學習方式,遠程教育則被認為是成人進行繼續教育學習克服工學矛盾所采取的一種不得已的選擇。而今,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不僅成為人們克服時空不便、持續學習的一種選擇,還可能成為人們喜歡、方便和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變化的基礎條件之一是信息技術對成人進行繼續教育學習所處的環境的改善,所以,遠程教育在未來將成為繼續教育課程所采取的一種課堂教學新趨勢。

二、時代與繼續教育學習的需求

根據最新的互聯網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6月30日,中國網民的總人數達到3.38億人次,普及率達到25.5%。其中,寬帶網民的人數約是3.3億人次,占全體網民總數的94.3%之多。我國網民的年齡結構與2008年底的數據比較來看,30~39歲網民所占的比例趨勢在顯著上升的過程中,最近幾年這一趨勢也將會繼續攀升,達到更高的水平;年齡在40歲以上的網民整體規模也在不斷增加;初中以上學歷網民所占比例為92.4%;農村的網民人數約為9565萬人。這些信息表明,使用網絡的成人正在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網絡已經開始加速聯通學習者的學習場所和家庭。可以推斷,在2012年前后,通過更多地采用以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可以把繼續教育的課堂開到全國各地(包括鄉鎮、農村)。

三、信息時代對繼續教育的知識需求

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及其教師是繼續教育最重要的資源提供者,他們具有較高的提供資源積極性,希望抓住發展機遇,以知識的優勢來貢獻社會。如2008年,在對全國10所教師教育網絡聯盟成員單位的調查中發現,“提供資源”是高校網絡教育發揮自身優勢的第一選擇。這些學校所能給予的資源分別是:學歷教育數字化課程2657門(共84144課時)、非學歷教育數字化課程8634門(38428課時)。然而,這些課程還遠遠不能較好地滿足繼續教育的剛性要求。我國現有教育資源要想改造成為受學習者歡迎的數字化教育產品和服務,需要做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改編。而要把知識的系統闡述性課程改造為以項目為主的學習,不僅需要教育者教育理念、方法和策略的一系列培訓、學習和實踐,還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工作和生活中,與實踐結合,真正找到解決學習者的問題和發展需要。

四、遠程教育在繼續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和信息社會的到來,使得社會的資源、社會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及教育方式、理念、文化方式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革。在社會大變革的背景下,傳統教育必須改革,以迎合現有的教育發展趨勢。“現代遠程教育”這一新興起的教育方式就是在這種社會巨變的條件下產生和演變出來的?!艾F代遠程教育”這一術語已寫進國家的文件之中,并作為一項振興中華民族的教育工程來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含義是在教育活動進行中,教師與受教育者、教育機構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距離間的準永久性分離,通過多種現代傳播媒體與技術實現非面對面的教育教學形式。在知識的地位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人們的繼續教育欲望在與日俱增。那么,隨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時間的緊迫性逐步提高,有效地利用每一秒的時間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現代遠程教育的這一學習方式極大地迎合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同時又打破了人們對于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學習者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地更新知識,以滿足自我繼續教育的知識訴求。廣播電視大學在我國現代遠程教育教學體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1.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特征?,F代遠程教育突破了時空間的局限,提供的是師生間的異地同步或非同步學習。①突破了學習時間的局限,提供的是開放的教學內容。②突破了傳統的校園圍墻的界限,帶來了新穎的教學模式。③突破了傳統的關于教學媒體的局限,調動多媒體的手段為教學服務。④突破了傳統教育教學信念在傳播形式上的單一性,對教育資源的共享起到促進作用,使得教育效益和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2、現代遠程教育的優點。①突破了學生對于學習的時間空間限制,學習者可以在任意時間進行學習活動。②降低了學習成本,學生不用跑來跑去。③便于管理,形式多樣化。④使學生的視野在現代遠程教育這一方式下得到拓展,使學習者可以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通過課件、視頻等形式,讓學生能夠迅速地學會這些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知識文化的整體水平。

3.現代遠程教育的平臺。①衛星電視遠程教育平臺。其最具代表性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利用原有的衛星電視廣播資源,采用VBI數據和IP課件形式傳輸教學資源,并利用“電大在線”平臺實現與學生的交互。這一傳輸技術平臺的優勢是覆蓋面廣,在開展遠程教育方面有極大的應用空間。②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遠程教育平臺。計算機網絡說的是計算機及其所具有的獨立功能,通過終端及其他設備使通信線路將其統統連系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環境,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實現通信并且最終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的一個系統。這個系統可以運行在Intranet和Internet上,提供音頻、文字以及課件、視頻、電子白板、互動廣播等教學的平臺,充分利用網絡這一媒介,突破了時空對于學習者的種種束縛,最終使得異地師生之間可以通過視頻或音頻這些方式實現實時交互。③有線電視網絡遠程教育平臺。這種平臺是把廣播電視、通信、計算機等多種媒介整合到一起的一種方式,使這種技術平臺的服務功能大大擴充。其所具有的傳輸技術總共具備兩大特證:其一是服務范圍廣,除了傳輸更多的高質量電視節目外,還可提供VOD、遠程教育、電視會議和高速互聯網等多種業務;其二是它所具有的帶寬較大,是一種可以用其開展多種業務的頻道資源。④網絡教學支撐軟件平臺。網絡教學支撐軟件平臺是指為支持網絡教學而專門開發的應用軟件,它包含有大量的功能供給教學者和教育者。包括:網絡課程開發要件、網絡教學系統、教務管理系統、交流系統和家長模塊。那么,在未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現代遠程教育這種繼續教育的教學方式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與喜愛?,F代遠程教育使得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得到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實現了人們對于繼續教育的未來發展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繼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同時,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人們通過現代遠程教育,可以任意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最終達到提高整體知識結構的目的。未來的幾十年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通過教育的發展,開發人力資源,越來越成為提高勞動者素質和造就各類人才的重要途徑和措施。我國現在大力發展繼續教育,應該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著眼于國家構建終身的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全局,以全民終身教育為己任,以建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現代遠程教育開放性大學,搭建服務于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大平臺為目的,堅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邊遠和民族地區的繼續教育發展趨勢,堅持學歷與非學歷并重、辦學與服務并舉,運用信息技術和手段,實現繼續教育的現代化,擴大教育機會,促進教育公平,為所有能夠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促進繼續教育的發展,提高全民的文化水平,為促進社會和諧和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作者:李輝 石瑞祥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