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專業群重構關鍵要素分析
時間:2022-12-25 11:17:29
導語:信息技術專業群重構關鍵要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行業性很強的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類專業群并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專業群發展面臨的許多困難需克服,尤其是在“云物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通過重構的方式打造高水平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又如何克服難點,精準解決專業群的專業結構調整、課程體系重構、實踐體系重組等關鍵要素問題,是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發展的重健要課題。
關鍵詞:健康類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群;專業調整;課程體系重構;實踐體系重組
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實施以來,各個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實踐。面對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類專業已經成為普適性、大眾化的專業,作為行業性很強的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類專業并不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發展特色,專業群發展面臨著許多困難。要打破許多固有的思維模式,尤其是在“云物大智”等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應結合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的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的建設,通過重構的方式打造高水平行業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克服難點,找準困難產生的原因,抓住以健康類產業為背景的信息技術專業群重構要點問題。專業群建設應圍繞產業鏈逐步展開[1],精準解決專業群的專業結構調整、課程體系重構、實踐體系重組等關鍵問題,是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現狀分析
(一)在行業高職中處于弱勢地位。健康類高職辦學重點與特色毫無疑問是以醫藥健康專業為主體,這是學校長期辦學歷史形成的辦學特點,也是學校的辦學特色使然,受學校辦學主體的影響,信息技術類專業在行業高職院校中處于從屬地位,是學校核心專業群的組成部分,是學校辦學體系的補充,信息技術專業群的實力在學校專業群體系中處于弱勢地位。(二)專業群綜合實力不強。由于健康類高職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一般起步較晚,在行業高職專業群體系中又屬于從屬地位,學校對信息技術專業在資金投入、師資配置、基地建設、軟硬件配置等方面投入不足,使信息技術專業群總體實力不強,專業發展遲緩,找不到新的突破點,在同類專業群中影響力小。(三)專業群辦學成果不多。由于受以上因素和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信息技術專業群在發展過程中動力不足,發展的信心與意識不強,無論是專業群教師還是學校自始至終都將信息技術專業作為學校核心專業群的配角存在,沒有將信息技術專業的辦學成果放在重點位置,這就導致健康類高職多年來教育教學成果欠缺,缺少成果積累,成果基礎薄弱,難以形成創新成果。(四)專業群特色不鮮明。許多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在群內專業構建、辦學模式實施過程中,大多數高職院校采用仿效其他高職已有的辦學模式與辦學思路,沒有體現出以健康類產業為背景這個特色,沒有深入挖掘“云物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于大健康產業鏈這個核心要素,即使在辦學過程中都希望構建自己的辦學特色,但在實際執行中,由于各種原因,與同類高職院校在開辦信息技術專業群方面還是大同小異,未真正從根本上形成自己有實際影響力的辦學特色,更沒有形成特色的辦學成果。(五)發展總體規劃與思路不明晰。根據對健康類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群辦學現狀的實際分析,目前,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普遍缺乏對專業群的長期規劃,專業布局需要系列化、集群化[2],專業群的發展思路不清晰,學校的資金投入、師資配置對信息技術專業群的投入沒有長期規劃[3],甚至在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中被邊緣化,人為地使健康類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專業群失去參與高水平專業群的競爭資格,使健康類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專業群再次失去發展的機會。
二、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重構的必要性
隨著“云物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智能化時代,健康醫療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支撐,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健康醫療產業的深入融合,健康醫療信息技術人才需求極其旺盛,健康醫療產業急需既有健康醫療產業背景知識,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應用型專業人才。健康類高職核心專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專業群的支撐,學校辦學實力的提升離不開信息技術專業群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優勢專業的融合顯得越來越重要。(一)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健康類高職院校傳統優勢專業的人才培養面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所面對的產業鏈和崗位群所需要的是既掌握豐富專業知識又要懂得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專業問題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傳統優勢專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與信息技術專業群融合共同發展,不懂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專業問題的學生已跟不上時展與產業發展要求。因此,重視專業群將為學校的總體發展和辦學實力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和推動力。(二)提升學校的辦學總體實力。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健康類高職院校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對于下一步如何突破瓶頸,如何提升辦學實力,各個高職院校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國家也不斷地出臺新的舉措,以激活高職院校的發展潛力,各個高職院校跟緊國家辦學的改革政策外,同時也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不斷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而激活信息技術專業群的發展潛力就是最有效的措施,通過信息技術專業群賦能傳統優勢專業發展,打造新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傳統優勢專業特色辦學模式,不斷提升學校的總體辦學實力[4]。(三)信息技術專業群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按照當前健康類高職院校專業群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專業群的發展已經被邊緣化,專業群發展堪憂,如果不抓緊進行改革與重構,不抓緊進行專業結構與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整與改革,最終健康類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專業群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困難與阻力,發展的機會更小,生存更艱難,辦學實力的提升更缺乏條件。因此,信息技術專業群的重構實際上就是信息技術專業群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四)為滿足建設健康中國人才需求。建設健康中國是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將極大地推進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快速和高質量發展,同時將引發醫療健康產業對人才需求的質量更高,既懂得現代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又懂得醫療健康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將更受歡迎,重構信息技術專業群就是將專業群的發展定位在服務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需要,為醫療健康產業鏈及崗位群提供復合型的高技能IT人才。(五)與健康醫療產業鏈和崗位群精準對接的需要。隨著我國醫療健康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崗位需求將更加精細化,更需要既懂得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具有醫療知識背景的高技能人才能與之相匹配,信息技術專業群的重構必須與健康醫療產業鏈和崗位群精準對接來構建,并隨著產業鏈和崗位群的發展而發展,從而構建出新型的行業特色鮮明的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
三、重構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的關鍵要素
重構信息技術專業群需要多要素相配合,在諸多專業群組成要素中,必須抓住關鍵要素,實行優先解決關鍵要素的方法,更快地促進健康類信息技術專業群的重構。重構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的關鍵要素有以下幾點。(一)重構基于服務健康醫療產業的辦學定位與目標。辦學定位是專業群構建與發展的構建要素,只有建立在社會人才需求精準分析基礎上的專業群辦學地位與辦學目標,才能真正促進專業群走高水平發展之路。作為健康類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群的構建,應該依托學校服務于大健康的特點,為建設健康中國培養既掌握信息技術創新知識,又適當懂得醫療健康知識的復合型高技能IT人才,為醫療健康產業群和相對應的崗位群培養人才。健康類高職信息技術專業群應定位于為健康醫療信息技術產業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堅實的職業生涯發展基礎,能適應新時代健康醫療信息技術發展需要,掌握夠用的健康醫療產業背景知識和具有新時代健康醫療信息化建設能力的復合應用型專業人才。(二)重構服務健康醫療產業鏈的專業結構與方向。重構健康類高職院校的信息技術專業群,重點在于把握好群內專業的邏輯性,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健康醫療產業深度融合為特色,重構群內專業的構建和專業方向的設置。首先是群內專業的組成要緊緊依托醫療健康行業對人才與崗位的需求,圍繞新的人才培養地位與新的辦學目標,在群內專業的組成上圍繞醫療健康行業對IT人才的需求來組建,尤其是在專業方向的設置上要以健康醫療產業鏈上的崗位需求為主體,服務健康醫療行業的專業或專業方向特色要非常鮮明,要做到專注性與普適性相結合,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水平,達到產業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優勢互補、協同一體、合作共享面向醫療健康產業的示范性特色專業群水平。(三)重構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課程是專業的細胞,專業是課程的組合,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專業水平與專業發展最終實現的關鍵。課程建設是專業群建設的核心環節,其核心任務是以“群”為口徑,重構課程體系。專業群內部資源組合方式變化帶來運行效益的差異,人才培養質量很大程度取決于專業群內課程的組合方式[5]。因此,專業群課程體系要真正建立在精準的社會與行業調查的基礎上,以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規格為指針,按照職業崗位群的知識和能力需要[6],經過校內外專家論證,尤其是要聽取行業專家的建議,進行學生培養質量跟蹤調查分析來確定,實行通識平臺課程、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的有機結合體。并建立動態的調整機制,從中構建完全符合社會與行業人才需求的科學合理的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課程體系。(四)重構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的實訓體系根據高職生的培養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實訓體系的構建與課程體系的構建同等重要,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從專業群建設需求的角度來對高職實訓基地進行構建,不失為突破制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瓶頸”的一種有效嘗試[7]。要實現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圍繞醫療健康產業鏈相關崗位群來構建完整的校內外實訓體系,在校內實訓室的建設上要模擬醫療健康產業的技術需求,融合信息技術技能訓練與醫療健康信息技術實際使用需求,做好專業群校內實訓基地的整體規劃、注重資源整合、提高利用率、實現綠色辦學,同時做好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優化實踐教學體系;校企合作,共生共長是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線,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不是校內實訓基地的補充,而是必配,只有校內外實訓基地兩手都抓好,才能構建起完整的實戰性強特色鮮明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實訓體系。(五)重構校、企、行專兼職結構合理的師資團隊。師資團隊的建設關系到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的水平,是實現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信息技術專業群的師資團隊構建既要重視校內雙師型隊伍的建設,一方面要加快應用技術研發團隊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快雙師型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建設[2]。基于專業人才培養特點考慮,更要注重從行業企業引入高水平有豐富經驗的工程師作為專業群教師團隊的組成部分。隨著1+X證書制度試點的深入開展,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一方面可以從企業聘請,也可以從證書的組織方聘請,讓課證融合落實到實處,助推1+X證書制度在高職院校的落地,從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校內教師與行業企業精英組成的專業群教師團隊。(六)重構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要突出新職教特色,建立課程專題制作或專題報告、學期專題制作和專題報告制度,讓學生學以致用。課程設置與企業崗位能力對接,采用校企合作產教深度融合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各自的優勢,體現專業特色,植入前沿技術及特色人才崗位需求的企業課程,給學生帶來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體現“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的理念。一個專業群在社會的影響力,取決于專業群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與效果,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需要結合學校的主體辦學宗旨,需要建立在對所服務的產業鏈的精準了解,需要緊跟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大膽地進行創新與發展,需要多年的實踐與探索。作為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應該緊緊圍繞醫療健康產業,打造一個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為中心,兼顧服務粵東西北鄉村健康人才培養需求的特色健康信息技術專業群,構建培養既掌握信息技術創新知識,又適當懂得醫療健康知識的復合型高技能IT人才的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為健康中國的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四、小結
總之,健康類高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群的發展雖然碰到許多瓶頸,面臨許多困難,但是,只要能認真領會國家的有關政策文件,緊跟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抓準以健康類產業為背景這個特色,抓住“云物大智”服務于大健康產業鏈這個核心,通過專業群的專業結構調整、課程體系重構、實踐體系重組等關鍵要素,就一定能擺脫當前的困境,擴大生存與發展的空間,逐步打造具有特色的信息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為建設健康中國培養更多的復合型高技能IT人才。
參考文獻:
[1]萬麗.高職《MasterCAM軟件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0(09):77-79.
[2]蘇霄飛.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專業集群建設研究——服務“智能工廠”的發展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137-142.
[3]唐金花,張雁平.高職院校基層教學組織重構的策略與路徑探研——以外貿類專業群為例[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06):1-4.
[4]劉尚明.基于專業群對接產業群的專業設置調整策略和方法探析[J].河北職業教育,2018,2(01):56-58.
[5]黃登紅,吳云鋒.基于專業群的高職個性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J].河北職業教育,2017,1(03):32-35.
[6]申海進.基于職業崗位群的藥學專業群課程重構——以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職教通訊,2017(36):13-16+47.
[7]呂建林,潘偉彬,陳靜,匡德花.基于專業群建設需求的高職實訓基地構建——以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基地建設為視角[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4(04):25-28.
作者:戴春平 單位: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 上一篇:試論信息技術對財務報表審計的影響
- 下一篇:PKI技術下電子商務信息安全研究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