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探討

時間:2022-04-11 10:09:04

導語: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探討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有了顯著進步,大數據作為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對我們現如今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大數據在應用過程中,由于該項技術尚處于發展你的初級階段,在很多方面仍舊不是那么完善,這就導致大數據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信息泄露作為影響用戶使用的最大的安全隱患,對該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以大數據的安全域隱私保護為主要研究對象,對目前大數據使用過程中面對的安全隱患進行了詳細論述,并在此技術上提出更好地解決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使大數據技術更好地應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隱私保護

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大數據近些年來已經成為人們所探討的熱門話題之一,目前,無論我們在工業、手工業還是醫療、航空、交通等行業都能看到大數據的應用,可以說大數據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大數據在諸多行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但由于該項技術發展時間過短,因此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該項技術的使用在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許多負面影響,其中信息安全以及隱私保護就是其需要解決的一個最主要問題。

一、互聯網大數據綜述

(一)大數據的含義。我們現在所謂的大數據實際上就是大量數據的集合,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我們需要利用這些數據對今后工作進行一定的指導,大數據環境下的管理信息系統主要由管理人員通過計算機軟件、硬件、網絡等設備的綜合利用來收集相關信息,然后通過傳輸和分析處理和處理信息??梢杂行У靥岣吖镜慕洜I效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計算機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大數據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管理信息系統的數據采集。許多公司采用各種先進的方法來收集數據。(二)大數據的特點。大數據與傳統數據庫相比,其主要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數據庫存儲量較大,相比于傳統數據庫容量大好幾倍,二是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不僅能夠存儲文字,還能存儲視頻、圖像等信息;三是具有高速性的特點,大數據的高速性指的是其具有高速運轉的能力,能夠短時間滿足人們對于數據的需求;四是具有易變性,大數據具有多層結構,這意味著大數據將顯示各種形式和類型。與傳統的商業數據相比,大數據具有不規則和模糊的特征,使得傳統的應用軟件難以分析,甚至不可能進行分析。

二、互聯網大數據在電信行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過去,傳統數據庫在電信行業中的應用雖然能夠支撐電信行業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傳統數據庫的數據庫大小以及其速度則不能滿足電信行業發展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大數據應運而生,大數據在電信行業中的應用由于時間較短,因此在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個人隱私泄露問題:若不能正確處理大數據信息,那么用戶的個人信息就會處于被暴露的威脅之中,大數據的錯誤使用不僅能夠使用戶的身份證件的相應信息暴露,而且還會根據信息推測出用戶的喜好以及目前所處的位置,對個人隱私造成極大危害。(2)大數據可信性問題:在電信行業中,人們經常利用大數據對用戶的一些使用習慣進行分析,這種基于海量數據的分析是否存在不恰當的問題值得商榷,我們通過大數據的使用分析出不同人群使用流量的習慣,但這些分析結果往往具有不真實性;(3)大數據隱私保護技術欠缺:大數據隱私保護技術的缺失直接導致用戶的信息被不法分子所竊取,由于電信行業在辦理業務時需要用戶提供個人信息,但由于技術保護技術的缺失使大量用戶信息被盜取,不僅會威脅用戶的財產安全,同時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數據庫的管理存在安全隱患。人們在辦理網上電信業務時,會被要求填入大量信息,有些時候客戶自己都不知道填寫信息的用途,而有關企業或部門對采集到的信息缺乏管理,導致用戶信息泄露。大數據缺乏相關的問責和監督機制,這些都導致數據庫的安全機制存在巨大缺陷。

三、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策略

為了能夠使大數據在電信行業中得到更好的應用,筆者認為加強信息安全管理與用戶隱私保護勢在必行,通過調研相關文獻發現,針對電信業而言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加強管理:(1)匿名保護技術:匿名保護技術指的是用戶在填寫網上信息時,所采用的提交賬號可以選擇匿名提交,匿名提交后的用戶信息只能電信工作人員通過后臺觀看,其他人不能查看,該項技術的優勢在于不能使竊取者進行準確定位。(2)信息溯源技術:該項技術使數據可以很快追溯到信息來源,縮短用戶辨別真偽的時間,還可以幫助用戶檢驗結果是否正確及確定數據運算,利用該項技術能夠對用戶信息起到保護作用。(3)角色訪問控制技術:角色訪問控制指的是對用戶進入數據庫的權限進行一定的限定,在電信業,人們要想使用數據庫內的信息,除了后臺工作人員以及用戶自身外,別人均不能進入系統,采用角色訪問控制技術能夠最大限度的縮小進入系統的范圍,從而實現信息以及隱私保護。(4)身份證認證技術:身份證認證技術與角色訪問控制技術相類似,人們在利用大數據前,需要對個人身份進行驗證,只有在大數據應用權限庫中的人才可以進入大數據庫。(5)其他技術:目前,針對大數據保護技術的應用較多,比如其他西方國家在進行電信數據保護時,通常的做法是委派第三方進行系統保護,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隱私保護變得正規,提升人們信息的保護作用。

四、結論

通過本文發現,大數據在電信業中的應用雖然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隱私及信息安全性的暴露作為其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應當得到徹底解決,本文提出可以通過布匿名保護技術、信息溯源技術、角色訪問控制技術、身份證認證技術、其他技術等技術對隱私進行保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J].建筑安全,2017,32(1):4-7.

[2]易亭亭.大數據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應用探討[J].全國流通經濟,2017(11):25-26.

[3]馮超穎,尹航.基于大數據的傳統企業智能管理模式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11):93-94.

作者:方貞 單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