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技術探討

時間:2022-08-15 09:48:49

導語: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技術探討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等概念也一一涌現,當前的各大民航學院越發重視內部的信息化建設。但由于信息手段并未構建成熟,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下文就圍繞著民航學院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技術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民航學院;信息化建設;信息安全技術

隨著時代經濟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并逐漸滲透到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之內。在現階段各大民航學院的建設過程中,信息化與智能化的趨勢越發突出,但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民航學院信息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一)對信息化建設的認知不合理。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了國家教育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有效的信息化建設能夠提升學校的教學與管理效益,增強學校人才吸引力,并推動國家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提高。[1]近年來,教育信息化逐步成為了民航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學院發展過程中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目前部分民航學院對于信息化建設的價值認知仍然較為不足,無法從學校發展運營的長遠角度來進行考量。在這種狀況下,民航學院的信息化進程就遭到了一定的阻礙。(二)信息化應用的服務能力不強。雖然部分民航學院已經正確認知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及時引入以及升級了電子政務系統、人事系統、綜合教務財務管理系統等等信息系統,進而為學校內部管理工作的推進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仍然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從業務的調度、配合以及深度質量上來看,這部分管理系統的構建就并未達到工作需求。在校內的各個業務部門之間仍然存在著信息不流通的問題,從而給民航學院的內部管理帶來消極的影響。(三)信息化人才欠缺。在大數據背景下,各行各業對于高素質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越發旺盛。部分民航學院雖然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引入一些外部的信息化人才或者直接鼓勵學院內的信息化人才留校,但仍然存在著人才不足的問題。在日益更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當中,部分崗位根本無法與現有的信息人才適配,甚至于完全缺失信息管理人員,從而嚴重拖慢了學院的信息化步伐。(四)教學資源平臺建設存在缺陷。開發利用在線教學資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務。雖然目前的大部分民航學院已經開設了自身的網絡課程,并積攢了一定的網絡教育資源,但其占有比例仍待提升。師生都需要增強對于網絡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益。

二、民航學院信息化建設策略

(一)強化對于信息化建設的認知。民航學院相關管理者必須認知到信息化建設對于學院以及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設置獨立的信息化管理部門,來進行學院內部總體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對此,民航學院的信息化管理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管理職責,并設置充足的信息管理崗位,結合學校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目標來推進管理機制的構建,進而保障學院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合理推進。[2]在此過程中,信息化管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循學校所制定的規章制度以及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來開展管理工作,并充分落實責任機制,以保障民航院校信息化建設的長效運行。(二)強化信息化業務建設。以往的民航信息化管理系統存在著業務能力不足的情況。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配合院校的實際需求來拓展自身的業務渠道。例如首先在校內信息系統中進行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構建,以使得任何用戶都能夠通過進入系統來獲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并接受相應的服務。而在一站式管理系統中,過去分散在各處的業務內容都能夠得到統一的收集以及梳理,從而依據用戶的不同需求來進行個性化的配比以及調整。而依托于大數據技術的服務平臺能夠實時收集用戶的最新信息,并自動將其信息進行整理與總結,最后根據用戶的登陸地址以及登錄信息精準識別用戶的個性化服務內容,從而有效推送出用戶所需要的服務。在這種模式下,業務開展的主動權由用戶轉移到了信息化管理者身上,而管理系統給予用戶的服務也將變得更為高效以及優質。(三)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規章制度。信息化系統管理人員需要在結合民航院校本身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來進行信息化系統管理的制度構建,并同步推行監督舉措,以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此外,管理者還需要根據信息化團隊的整體工作狀況來制定評估考核的標準。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彩的人員可以得到一定獎勵,而工作態度消極的人員則需要接受一定的處罰。管理體系需要在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增加安全管理、應急預案、運行管理等等方面的內容,以實現全局統籌與系統規劃。此外,校方還應設置專項資金,以及時提供可持續的系統升級與維護費用等。(四)提升服務教學能力。民航學院的信息化建設必須圍繞著校內各個專業的教學工作來進行推進。在此過程中,信息化管理團隊以及院校內的專業教師都需要不斷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水平,探索信息化教學的新方式,引入信息化教學的新設備,以最終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有效結合。[3]民航學院需要建立起依托于信息手段與大數據處理技術的管理平臺,并從多個角度全面推動教學管理的全方位改革,緊跟教育教學領域發展與變革的趨勢,并進一步調整網絡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課程結構,引入更多需要運用信息資源的課程內容,從而在教學理念上進行全面創新。對此,民航院校需要將建設智慧校園作為根本目標,投入充足的建設資金,并引入專業人才來開展信息化的教學研究。此外,學校還應不斷完善網絡安全技術防御體系以及突發應急響應機制等方面的內容,打造健康安全的網絡教學環境,以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信息安全技術運用

(一)健全信息安全制度。民航院校的信息系統出現危險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監督責任機制不夠完善。對此,校方需要認知到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并設置明確的監督責任機制,以將信息安全職責落實到每一位信息化管理人員的身上。此外,民航院校也需要不斷改善以及升級本身的信息系統或者引入最新的信息管理系統,以提升信息安全管理的層級與效益。民航院校還應積極聯合國家各個部門來完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從而在制度上來固化防護功能。(二)構建信息安全防護團隊。民航院校需要與信息安全產業相互聯合,了解信息安全行業的最新動向以及前沿理念,及時引入信息安全管理的人才,并實時升級信息安全管理系統。針對于已在崗位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員,民航院校需要開展定期培訓以不斷增強員工的專業素養,端正員工的職業態度以及強化員工的責任意識。此外,校方還可直接從院校內部的信息技術相關專業著手,從學生的專業技能開始進行培養,最終構建出一支能夠符合院校信息安全管理需求以及具備較強的應急處理水準的高素質團隊。(三)應用文件加密技術。合理的文件加密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避免外界不法人員竊取、更改或者損壞院校的機密數據。因此為了保障信息系統中各類數據的安全存儲,民航院校需要引入最先進的文件加密以及數字簽名技術。通過這兩種技術的配合使用,信息化系統的管理者能夠及時發現系統中的各項漏洞,并接收到安全信息郵件,進而保障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大數據的背景下,民航院校也越發重視對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以及發展。為此,校內的信息化系統管理人員需要樹立起端正的職業態度,具備優質的專業素養,以能夠適應學校在建設發展過程中的各項需求,在提升學校管理效益的同時也保障院校的網絡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施勇.論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3):182-183.

[2]姜桐.民航企業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19):201-202.

[3]陳鴻.對民航信息安全建設的思考[J].中國民用航空,2006(02):32-34.

作者:金翼 單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