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學生就業意愿調查分析
時間:2022-05-26 10:23:37
導語:大學體育學生就業意愿調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為調查對象,以所調查學生的擇業目的和就業意愿展開調查和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研究者從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了大量學術期刊、論文集,從專業網站搜索了與本研究有關的文獻資料,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根據問卷設計的相關理論,設計了《關于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就業趨勢的調查問卷》一份,問卷內容涉及到學生畢業意向、就業觀念、就業準備等多個層面的內容。隨機向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發放問卷300份,收回285份,其中有效問卷276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96.8%。
1.2.3數據統計法
將調查收集到的數據運用MicrosoftExcel2003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并得出相應的數值。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我國各大高校自1999年開始擴招以來,大學生的數量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不斷增長,2002年后的大專畢業生也開始陸續進入大學生就業市場,2003年第一批本科畢業生開始就業后,就業人數達到了200多萬,比2002年增加了60多萬,當時的就業率為70%,64萬人尚未及時找到工作;到了2004年,全國高等學校畢業生共計280多萬,其中有80多萬人面臨就業難。2006年全國高等學校畢業生高達400多萬人,上百萬人面臨就業難,大學生的就業趨勢開始下滑。如今大學生“畢業就是失業”的觀念已經普遍流行,大部分畢業生在面臨畢業后就業的時候開始盲目投遞簡歷,抱著“先安頓下來,以后伺機跳槽”的想法盲目就業。這樣的方式不僅不理智,也耽誤了自己專業才能的發揮,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而隨著高校的擴招,就業市場的相對飽滿,使得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不能及時甚至不能找到工作,只能一再降低要求與其他的人競爭就業崗位。
2.2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擇業目的的調查分析
所謂擇業,就是擇業者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和能力,從社會上各種職業中選擇其中的一種作為自己從事的職業過程。任何已具備勞動能力的人,都要進入社會領域選擇特定的職業。作為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其大學畢業的同時,實際上也就具備了勞動能力,也就是即將要進入社會領域選擇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那么對于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來說,他們又是抱著怎么樣的需要、心態、興趣、能力去選擇自己的職業呢,也就是他們的擇業目的趨向于哪一種呢。調查者對所調查的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進行的走訪和問卷調查,所統計分析出如下的結果。
2.2.1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就業目的取向調查分析
就業目的就是行動的結果。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就業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要獲得某一具體的社會勞動崗位,取得一定的經濟報酬,從而獲得自身生活資料的來源,即維持生計;二是在職業勞動中,逐步適應社會,完成個人的社會化過程,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即實現自身價值;更重要的是,完成國家、社會所賦予的歷史任務,這是高校畢業生義不容辭的責任。由表1數據可見,在被調查的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就業目的是為了證明自身價值,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和為國家做貢獻的學生各占五分之一多點,近六分之一的學生的就業目的是為了給家人一個交代。剩下十分之一的學生就業目的不在所列四項之內。由此看來,大部分體育學院學生對自己畢業后的就業目的比較明確,也符合基本的就業目的。也就是說,大部分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就業方向能夠符合常規的就業路線。
2.2.2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擇業方式
關于擇業方式在調查中我們給出了中介、人才市場、網絡、親戚朋友介紹等4種找工作的方式讓被調查者進行選擇。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畢業生將招聘會、上網、人脈關系作為自己找工作的方式。這說明大學生已經越來越認同自主擇業,被分配這一比較缺乏靈活性的就業方式越來越不現實了。與此相對應,自主擇業越來越被畢業生們所認可。這說明劃經濟時代坐等分配的觀念已被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雙向選擇、競爭觀念所取代。
2.2.3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對薪酬的期望
所調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進行職業選擇,首先考慮的是薪資待遇的多少。那么,在他們的眼中到底多高的薪資才是他們心中的目標呢。表2數據顯示,所調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中,四成多的學生期望月工資在1901-2500元之間,近三成學生選擇月薪在2501-3000元之間的工作,選1900元以下的總共不足二成,不到一成的學生選擇3001元以上。從這一組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被調查的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對月工資的期望還是相對處于現實的水平,基本上沒有過分不切實際。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通過中介、人才市場、網絡、親戚朋友介紹了解更廣泛的職業種類。大部分體育學院學生希望通過自身所學專業知識,實現自身的價值,同時也想要得到比較豐厚的報酬。
2.3影響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就業意愿的因素分析
就業意愿,也就是就業的意向,是求職者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想去什么單位,對單位有什么樣的要求等。影響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就業意愿的因素很多,選擇職業的方向、選擇職業的依據、以及選擇職業的地理位置等等,都對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就業意愿能夠產生一定的影響。
2.3.1體育學院學生對職業的選擇方向分析
所謂職業選擇,是個人對于自己就業的種類、方向的挑選和確定。現代社會職業是影響個人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某種程度上,職業決定了個人的經濟收入,社會聲望地位、生活方式和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表3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對職業的選擇是體育教師,三分之一的學生對職業選擇了公務員,職業選擇是教練員和公司企業職員總共為所調查學生的五分之一,剩下極個別的學生選擇了其他。由此看來,超過一半的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畢業后還準備從事自己的老本行。絕大多數體育學院學生都比較看好保障性高的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也就是說,大部分學生在職業選擇上都是抱著一顆負責任的心。
2.3.2體育學院學生的擇業依據
職業的選擇是一種行為取向,大學生在擇業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如國家政策,自身的需求、動機,個人的興趣、特長等等。表4數據顯示,所調查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進行職業的選擇的時候,最注重的因素是薪資待遇的多少,這也恰恰符合年輕人迫切想賺錢的心理狀況;其次是與專業相關程度;最后考慮到的是工作地點與單位規模,還有考慮除此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學生,大概也有十分之一的比例。
2.3.3體育學院學生對工作地點的選擇
一般來說,大城市比小城市的經濟條件優越,東部地區比中西部地區經濟條件優越。表5數據顯示,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大部分選擇了北方的城市,這與所調查的體育學院學生地處我國北方,而大部分學生來源是北方有一定的關系。另外在選擇北方城市中,選擇中小城市的要多于發達城市,而選擇南方發達城市的多于南方中小城市。一部分選擇了中西部,少部分選擇南方城市,還有極少數學生覺得無所謂。就業方向、擇業依據和工作地點是調查中對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就業意愿影響比較突出的三個因素。大部分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愿意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的職業,愿意選擇離家比較近的工作地點,同時也比較注重自己的薪資狀況。
3結論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的就業目的基本符合實際,能夠根據自身愛好和能力,工作性質和環境,以實現自身價值,解決生活問題,為國家做貢獻為就業之首選目的。在對就業的選擇方面,他們能夠以自己所學專長為首任,基本上是想走教師教練員的路途,同時也不乏一部分有想法成為公務員的人選。盡管他們在擇業時首先想到的是薪資的高低,但并沒有超越我國事業單位薪資的水平,而是大都集中在兩千上下,而這也正好順應了現實發展的現狀。在工作地點的選擇上,大部分學生選擇了離家較近的北方城市,或者一部分學生敢于到中西部去發揮自身的才能,這都體現了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學生對就業的積極心態,也體現了他們在擇業上更加靈活更加實際的現實狀況。
作者:劉濤工作單位: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師范大學體育形體課實踐探析
- 下一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