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

時間:2022-03-15 09:22:06

導語: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

摘要:通過對目前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了解和掌握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以此來促進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分層次模式

長期以來,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沒有考慮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體育教學模式仍然只是學生長時間進行重復的動作,不能夠合理分配所要學的教學目標。采用分層次體育教學模式,能使教師聯系實際、在了解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制定配套的教學方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科學性,由此促進體育教學的提高。

1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現狀

1.1師資力量不健全,分層次體育教學受限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起指引和導向作用,是學生成長成才重要的指導者。調查發現,大學體育教師一般僅僅只是修了一些基礎課程,但是專項學習仍舊缺乏。教師在教學中,總是按傳統方式來教育學生。這樣,使得教師在專業素質中水平過于缺乏,對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筆者認為,教師在學習體育專業課程中只是掌握了傳統的模式,并沒有隨著體育教學的發展修一些分層次教學方法。

1.2觀念體制出現偏差,重視文化教育

由于當前社會普遍奉行的是應式教育,有關主管單位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方面考慮得不是特別到位,總是一味地認為教育就是要使文化課成績高,卻忽略了體育教學。這種觀念,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領導的觀念出現嚴重偏差對體育教學分層次模式極其不利。這種情況下,勢必會對體育教學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1.3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情況不容樂觀

在某些高校,一般在教學課程設置上顯得比較不合理。在課程上,學校總是不斷地縮短體育課程的上課時間,上課期間開課率顯得過于低,缺乏系統的指導。在課程設置內容方面,總是選擇單調的教學模式,不能夠運用積極有趣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引導學生,導致課堂變得單調無趣,索然無味。

2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措施

2.1掌握分層教學主動性,了解學生個性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的了解,這要求教師依據學生的愛好興趣和個性特點設置特定的教學模式、制定特定的教學目標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個性教學。學生的個性特點不好把握,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中予以發現,積極了解學生個性。分層次教學,可以使學生參與到體育教學中,通過在實踐中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自主提高,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體育學習的偉大意義,從而能夠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促進教師教學的積極能動性。

2.2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潛能和能力素質來制定相適應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和專項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體育的熱情。

2.2.1學生的具體實際和教學內容相結合

在教學內容方面,要與學生具體的能力要求相結合,盡量符合學生的興趣,使其與學生的教學內容相符合,因材施教,從而在教學中更加具有效率。

2.2.2學生將課本學習和課堂鍛煉相結合

學生首先要將課本知識學到心里,真正掌握課本內容,并且能夠從課本中總結經驗,提升感受,深化目標。其次,我們要將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讓生活經驗服從于課本知識,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和延伸。

2.2.3學生的個性與共性結合起來

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我們可以將體育課的共同項目即共性和學生個人的具體練習范圍即個性結合起來。教師在實訓中,要充分考慮這二者的關系,既要在廣大學生中進行體育訓練教學,又要針對個人進行實際訓練。針對二者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目標制定在不同的范圍內,加強差異化,進而進行個性化教學。

2.3體育合理分組,培養團結合作精神

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的特點等都不相同,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更加有助于教師有層次的進行教學培養。體育課堂分層次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主體能夠根據自己思維的不同層面對體育鍛煉衍生出不同的見解和認識。面對體育鍛煉中需要合作完成的項目,要加強團結協作,在合作中得到鍛煉,取得勝利。體育分層次教學能夠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樹立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加強學生自尊心的培養,并且能夠做到尊重他人,合作提高。在體育小組中,通過對小組協作能力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提高適應校園的能力,加強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體育教學必須加強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性和一致性。

2.4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個別指導

在課程的選擇上,教師要注重個體化。在課程中,要合理融入開放、自由的元素,提升體育品格。分層次教學課程,要將體育教學部門所規定的項目同學生自身的發展和能力極限結合起來,要緊緊圍繞所學,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制定計劃、加強體育鍛煉,加快發展。為了真正達到教學目的,在課程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和發展特點,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所要學習的課程。這樣,學生才會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自覺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所要學的課程,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參與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自己的興趣。另外,分層次體育教學要在學生主動的基礎上進行,要能夠針對學生特點進行個別指導。這樣,在恰當的教學方式的指引下,學生勢必能夠取得很大的進步和提高。教學是沒有固定方法的,但是在教學中,要盡量體現出低起點、多層次的特點,能夠不斷打破平衡和常規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引導學生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上課的時間,盡可能讓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和提高。此外,要著重看待身體機能較差的學生,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和提高。要多費心思關心有心理障礙和有生理缺陷的學生,加強教師思想中的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在對高層次學生上,要以提高學生運動能力,準確完美掌握動作為主。對學生實行分類指導,區別教學,讓學生能夠自主選擇伙伴、器材和練習方式。

2.5綜合評價,分層次考核

教師根據本階段的體育學習狀況,對課上所學情況做出總結并簡要針對學校要求進行考核,體現其學習目標和發展要求。在體育考核中,教師也應該秉持著分層次考核的理念,對不同體質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考核標準,根據學生的鍛煉能力和體質要求合理設定及格、優秀的標準,讓學生在體育考核中,能夠更加公平和公正,平緩學生的緊張心情。考核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多項專項測評,以避免單一的考核所造成的偏差。另外,在考核評價過程中,要對學生所做出的突出表現予以鼓勵。對于超出自身素質要求的,突破自己的,予以鼓勵。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平時的生活質量,豐富課余生活、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體驗與升華。

3提高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其他對策

3.1引進專業教師,指導體育訓練

在對分層次體育指導教學中,需要重視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水平。針對現如今學校教師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學校全力支持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努力為教師提供一定的學習條件和機會,讓教師參加教學培訓,積極營造有利于教師健康成長的氛圍。鼓勵教師積極訂閱報刊雜志,主動鉆研體育分層次教學理論,增強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興的教學模式。

3.2加強大學體育研究,積極參與體育分層次教學

事物在無時無刻發生著變化,同樣分層次體育教學模式也在存在著發展與變化,其弊端也會逐漸的顯現出來。這就需要學者、教育家不斷地就事物的發展趨勢做出研究和探索,改進其運行缺點,發揚優點,讓體育教學得到更好的發展。高校要高度關注社會的發展狀態,為學者研究體育分層次教學提供必要的機會,以此來不斷提高專家的從業素質。學校可以通過帶薪學習深造,高校教師互換培訓等方式進行適時有效地培訓。由于當前教育形勢和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我們勢必需要更加高素質的人才來滿足新興產業發展之勢。

3.3開展課外體育鍛煉,促進課堂動作嫻熟

僅僅依靠課上的訓練,并不能使學生得到深層次的掌握和提高。實踐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重要作用。要想真正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做到動作美觀嫻熟,需要學生在課下根據自身的素質多下功夫。因此,要加強課外實踐活動,教師要讓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里,甚至在社會組織競賽中參與競賽,使他們看到生活之中處處有體育,體育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促進課堂的動作嫻熟。

3.4建立學生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改變思想

在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中,要善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引領學生走進體育,將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對生活的了解和認識,來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尋求多樣化的教學思路,更好的參與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去。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需要老師運用科學的知識對教學設定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特定的數學情境中去。學生們則需要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下,一步步走入教學環境中,通過自己的能力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不僅如此,而且能夠利用自己的所見和好奇心,對體育分層次鍛煉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并提出積極鍛煉的方式。此外,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自己創設的情境中要能夠體現這一思想。體現這一愛好,不如在情境中恰當引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這樣則會使學生能夠有興趣的對于所提出的問題給予答復和提出新的問題,這對于分層次體育課堂教學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進具有重大的意義。

4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案例

4.1分層次跳遠教學

在跳遠教學中,學生的跳遠能力和能夠跳的長度是不同的,因此,對學生進行合理劃分是必要的。在起跳起點的設置上,教師將起點設置為1m、1.5m、2m。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要求優等生25m助跑,并且能夠快速踏在跳板上,完成完整的教學;中等生只需要進行20m的助跑,踏在1.5m的跳板上;學困生則在中等生的基礎上再略差一點,助跑7-10步,完成助跑,并踏在1m的踏板上。對學生進行跳遠分層次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

4.2分層次分腿跳躍

分腿跳躍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對于體育素質較好的優等生來說,要讓他們能夠自己獨立完成橫箱分腿騰躍;體育中等生,要能夠在老師和學生的幫助下,較好的完成橫箱分腿騰躍;對學困生來說,他們可以在同學的幫助下,完成山羊飛腿騰躍。這樣,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他們都能夠在適合自己身體素質的條件下積極參與到體育中來。

4.3分層次跳高訓練

在跳高教學中,由于學生受自身運動習慣的影響,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跳高姿勢。但是,在生活中,鍛煉效果最好的幾種姿態主要有:背越式、跨越式、俯臥式。這幾種方式的難度也各不相同,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程度進行分層次教學。在教學中,對于能力稍強的,掌握能力好的,可以讓其學習背越式或者俯臥式跳高;對于學習較差的、掌握能力較弱的,可以讓其學習跨越式。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和鍛煉需求合理安排教學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學生的自主性,促進其體育學習能力的提高。

5分層次教學實踐能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5.1了解學生實際,因材擇人

體育分層次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根據自己對體育學習的認識和自己學習體育科目的熱情,選擇符合自己身心健康發展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來說,要善于分辨學生體育能力,如果學生具備一定的體育素質,那么教師就要對其的體育教學強度適當加大;如果學生身體不適或者自身素質不適合強度過大,則可以放低難度;對于學生,則必須盡量配合好教師的辨別,在體育訓練中,既不要因為自己怕累就逃避減輕訓練強度,也不要害怕丟臉就拼命鍛煉,超出身體極限。學生和教師共同合作和理解,可以使體育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5.2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

在體育分層次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學體育教學分層次模式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把學生看作體育教學中的不可缺少的人才,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自由,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放松自己,尊重老師,共同討論,共同提高。此外,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應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對教學用語、教學行為做出一定的規范。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需要在教學中得到貫徹實行,從學生的體育教學做起,一步一步促進體育事業的進步。

5.3注重因材施教,科學有效提高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們雖然年齡相同,但由于有著不同的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家庭教育背景,他們的心理、生理均表現出巨大的差異。有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好,適合體育鍛煉;而有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差,不能夠長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認識,理解學生的個性和特點,勇敢的接受挫折和挑戰。因此,要想真正把學生教育好,需要老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當前,體育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的向前發展,體育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此基礎上,不僅需要時刻關注當前世界的發展態勢,緊隨時展潮流,做出自主獨立的選擇,而且需要真正了解體育分層次教學模式,認真總結其發展的變化特點、發展的問題并加以改進,以便在時代的感召下迎接體育改革的洪潮。

作者:王海燕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馬馳.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討[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14).

[2]宋若飛.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4(10).

[3]胡小武.淺談大學體育中的分層次教學[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7).

[4]康貴江.利用分層次教學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0).

[5]喬誠,許建生.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