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精神現實意義探討
時間:2022-11-28 10:24:16
導語:大學體育精神現實意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大學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所產生并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財務即大學體育精神,其主要體現為學生的體育知識、體育素養、體育觀念等方面。受我國教育體制的影響,長期以來對學生的體育教育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單方面注重文化知識教育所帶來的后果是在目前的大學生群體當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較差,競爭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以及耐挫能力等均十分欠缺,而體育精神的宣揚則能夠鼓勵學生積極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改善以上問題情況,對此本文將重點就培育大學體育精神的現實意義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討,指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途徑。
1培育大學體育精神的現實意義
1.1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需要
伴隨著我國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理應也有所增強,但是實際情況卻恰好相反,超重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我國學生群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作為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應已經十分迫切,積極鼓勵大學生群體投入體育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已經成為了大學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
1.2培養大學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在高校之中開展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對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與價值。一方面通過體育鍛煉能夠促使學生的規則意識得到增強。無論是何種體育競技活動均必須要基于一定的規則基礎之上,并要求所有參與體育活動的人員共同遵守,因此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規則意識,有助于養成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體育精神的培養還可促使大學生擁有成功與幸福的資本。只有具備健康的體魄才能夠取得成功與幸福,對于成功與幸福的衡量標準多種多樣,但是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項便是擁有健康的身體素質,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徒勞。
2培養大學生體育精神的途徑
2.1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體育精神作為文化精神的一種,對人的思想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均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良好的文化氛圍能夠有助于激發起學生自主鍛煉的意識與興趣,并最終在體育鍛煉的過程當中取得情感與精神的升華效果。特別是培養學生養成健康鍛煉習慣與生活方式,并在校園當中產生崇尚鍛煉的風尚,也可極大的促進校園文化的活躍性。
2.2創新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
教育的最高目標便是對人自身價值的實現。而體育精神的最終目的則是對人內心世界給予精神支撐,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對教育的方式方法結合時代的發展變化做出相應的創新與拓展,從而促使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有效激發,并增強學生的自我感悟能力。目前,對于體育精神的體現大多是借助于各類體育活動來予以實現的,大到學校的運動會、學生自主成立的體育社團,小到學生自發組織的體育活動等,這些均對學生的體育鍛煉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此外,對體育精神的培養也不僅限于體育活動,還可采用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貼吧等大學生較常采用的社交工具來積極宣傳體育精神,帶動學生參與到對體育話題的討論當中,從而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促使大學生的體育精神能夠得以有效的培養,促使學生的體育精神能夠內化于心。
2.3構建體育活動的價值體系
體育精神存在于多項體育活動之中,其表現的形式具備有高度的概括性特征,理解起來較為困難。部分學生在一時興起時進行了聲勢浩大的體育鍛煉,但是卻并未領悟到體育精神的深層次內涵價值。因而應當構建起體育活動的價值體系,加深對體育精神內涵的領悟,總結體育活動的特點來開展對大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不失為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策略。鑒于大學生不同個體之間的知識水平及領悟能力存在有一定的差異性,因而,細化體育精神具體內容,構建起一套被廣泛認可的體育活動價值體系,則是大學體育精神培養當中所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步驟。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體育精神無處不在,并且其還將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帶來重大的影響,而大學生群體承載著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重任,對他們加強體育精神的培養將有助于其養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融入體育精神教育將是未來大學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理念的具體踐行,同時也是順應當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趙健 單位:吉林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友民.試論現代大學體育精神[J].江蘇高教,2013(5).
[2]王統斌,張薰以.淺談當代大學體育精神的意義與培育工作[J].品牌,2014(12).
[3]張淑東,逯野.大學生體育精神現狀及培育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4(23).
- 上一篇: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地位的轉變
- 下一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