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研究

時間:2022-07-08 10:21:34

導語:大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研究

伴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生活節奏逐步加快。社會大眾對于通過體育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改善生活質量的意愿和需求越來越強烈。為了緩解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同匱乏的人均體育鍛煉場地之間的矛盾,國家教育和體育的相關部門制定了諸如《關于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高等院校具有體育資源豐富,運動場館種類全、面積大、可容納人數多等特點,是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在推動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同時,著重關注其對外開放的情況和產生的問題。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決的意見和方法。從而不斷優化高校體育場館的運營和管理,提高對外開放效率,改善公共體育服務效果。

1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配置和對外開放情況

1.1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時間和對外開放方式。廣西大學目前擁有各類體育場館共14個,基本可以滿足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需求。校內各場館的開放時間不完全相同,采用優先滿足校內體育教學以及學生和教職工家屬鍛煉,再向社會群眾開放的原則。通常情況下,在每周的體育教學時間內采取完全不開放或者有限制開放的方式。在教學時間以外的工作日晚上或是周末和節假日基本上全部對外開放,總體對外開放率達到90%以上。目前,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方式主要分為有償經營、無償經營和混合經營三種。廣西大學進行有償經營的場館主要有游泳館(池)、羽毛球場、健身房等。無償經營的場館主要有田徑場、籃球場等。調查數據顯示,在校學生和周邊群眾選擇的“喜歡的體育項目”中,田徑類、籃球和足球的選擇比例非常高。廣西大學擁有這三項運動的場地資源比較豐富,田徑場和籃球場無償開放,而足球場由于數量有限則有償開放。1.2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模式。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模式主要有:學校統一管理、體育部門集體管理、單位間協作管理和個人責任制管理等[1]。目前,廣西大學除了西校園綜合體育館是由廣西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進行管理,其他所有的體育場館(不包含各二級單位和機構內部的場館)均由廣西大學體育學院進行管理。1.3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對象和學生的態度。廣西大學體育場館參加鍛煉的人群以校內學生、教職工家屬以及學校周邊的居民為主。在工作日的非教學時間期間,參加體育活動的校內學生和教職工占比達到了95%以上,而學校周邊的鍛煉人群占較小的部分。在節假日期間,學校周邊人群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相對會多一些。從年齡層來看,參加鍛煉的人群中青少年約占70%左右,中老年人約占20%。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校內體育場館有序對外開放表示支持的學生占比達到62.06%。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學生反映出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些問題,諸如不合理利用場地設施、不同鍛煉目的人群產生沖突等。反映出在當前情況下,體育場館進一步對外開放存在著一些限制因素。

2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存在的制約因素

2.1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廣西大學大部分體育場館由體育學院場館管理中心作為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并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從表1可以看出:對校內體育場館工作人員的評價“比較滿意”的占比達到了53.8%,“不滿意”的占比達到了32.4%,“滿意”的僅占13.8%。以上數據表明,目前校內大部分體育場館,由于缺乏規范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參與體育鍛煉人員對場館管理和服務的滿意度不高,由此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隱患。2.2體育場館資源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有效利用是擴大其對外開放的基礎和前提。目前,廣西大學體育場館普遍存在著有效利用不足的問題。主要原因有:第一,缺乏統一合理的收費標準和方式。例如,廣西大學內現有兩個可供游泳鍛煉的場館,東、西校園游泳收費的標準不統一,價格相差較大,直接導致在對外開放時間,東校園游泳人數爆滿,西校園的游泳人數較少。第二,部分場館對外開放時間不合理。東校園游泳池對外開放的時間段在晚上,白天相關的教學任務主要都集中在西校園的游泳館進行,而白天東校園的游泳池處于空閑的狀態。第三,缺乏必要的宣傳手段。從表2、表3可以看出:對于校內體育場館的種類以及分布的位置“不太清楚”的占比達到了48.3%,“不清楚”的占比達到了4.8%,“清楚”的占比46.9%,沒有超過一半;對校內場館的基本情況“不太清楚”的占比達到了68.9%,“不清楚”的占比達到了9.7%,“清楚”的僅占21.4%。上述數據表明有關部門對場館的宣傳工作并沒有做到位,場館知名度較小。2.3體育場館的安全管理。體育場館的高效安全運營需要必要的監管來保證。尤其是在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之后,進入場館進行鍛煉的人數增多,安全風險也會隨之升高,合理的監管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廣西大學校內所有的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人流量最大的是東校園田徑場、籃球場及周邊體質鍛煉區域。工作日和周末這片區域人流量最多的時段集中在傍晚六點之后,參加鍛煉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田徑場,包括校內學生、教職工家屬和東門周邊的居民。不僅有中青年人,還包括老年人和兒童。由于缺乏有效監管,大量進行不同活動的人員與進行跑步等田徑類運動的人員都集中在田徑場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風險,極易造成運動損傷和安全事故導致社會糾紛。

3加強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策略

3.1優化管理模式。高校體育場館有著公益性和經營性的雙重屬性[2]。為了進一步提高場館對外開放的科學性、有序性,充分發揮其公共服務的作用,需要不斷優化管理模式。體育場館經營與管理模式會受社會環境各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3]。第一,在國家現在大力倡導高校及中小學校園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體育鍛煉需求。不僅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還需有一定的經費支持。第二,高校體育場館的發展需要擺脫舊有的低效的運營模式,學習國內外先進的體育場館管理理念,在具備一定基礎條件之后與“互聯網+”結合探索新型的模式。第三,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不僅可以滿足群眾鍛煉的需求,還可以起到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高校還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場館管理制度和對外開放政策法規,讓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進一步的規范化、合理化。同時,管理人員方面要盡可能使用專業型素質人才對體育場館進行規范化管理,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場館運營的效率。3.2合理配置體育場館資源。體育場館配置是否合理決定著場館資源是否能得到有效利用,進而影響到公共服務的效果。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部門在面對存在的問題和群眾提出的意見時,要積極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適充足的場地”占比達到了39.3%,“活動時間”占比達到了32.4%。說明合理配置體育場館資源的重要性。所以,學校在對現有以及新建的場館資源進行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民意和實際情況。具體來說,第一,要合理安排體育場館的數量和所處位置。田徑場和身體素質練習區域是民眾比較喜歡進行鍛煉的區域,應該在資源配置時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將進行跑步鍛煉的人群和進行其他鍛煉的人群區分開。第二,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對于提供有償服務的體育場館來說,主管部門要平衡好經營性和公益性之間的關系,依照實際情況制定適應當地情況的收費標準,避免因為價格問題而導致場館資源閑置。第三,制定合理的開放時間。場館的首要職能是服務于高校的體育教學和運動隊訓練,所以場館的開放時間不能與正常體育教學或訓練的時間發生沖突。在該時間段以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時間的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適當的增加對社會開放。3.3強化體育場館的安全管理。鍛煉人群的安全問題是體育場館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在對外開放之后,隨著鍛煉人群的增加,監督管理的難度不斷加大。因此,在場館建造和經營的過程中應該盡量規避不安全因素,加強場館和設施定期的維護和保養,在適當的位置設置必要的安全須知和使用說明。其次,對參加運動的人群進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宣傳工作,必要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安全培訓。最后,引入體育保險制度,通過合理的手段有效規避風險。

4結語

高校作為擁有豐富體育場館資源的載體應積極主動進行體育場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面對廣西大學的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管理矛盾時。需要轉變觀念,加大對相關工作的重視程度。構建全面、完善、細致的體育場館管理體系,適當地引入市場機制,從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所處地區的社會狀況出發,不斷優化場館資源配置并加強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引入社會保險機制。從而為高校體育場館進一步向社會開放創造必要的條件,推動高校與社會的廣泛交流,更好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促進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持續發展。

作者:劉熙 李一玉 單位: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