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促進創業精神培養路徑研究
時間:2022-01-14 03:20:51
導語:大學體育促進創業精神培養路徑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被納入高等教育發展目標,但我國大學生創業率和成功率均比較低,創業精神缺乏是影響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學體育具有公共性、實踐性、育人性,體育精神與創業精神內涵相近,在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該文分析了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內涵以及大學體育在增強大學生創業精神中的作用,并提出實施路徑,為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提供參考,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養成,提升大學生創業率和成功率。
關鍵詞:大學體育;大學生;創業精神
創業精神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強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為了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相繼出臺了若干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文件,培養創業型人才納入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據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比例不足1%,成功比例2%—3%,均遠低于發達國家。現在個別大學生存在安于現狀、不敢挑戰新事物;怕失敗,沒有冒險精神;怕吃苦、缺乏頑強拼搏精神;合作意識不強;學習生活自由、散漫,規則意識不強,心理承受力低;遇到困難退縮,這些都是創業精神缺乏的表現。大學體育的公共性、實踐性、育人性等特性與創業教育特性相似,二者聯系緊密。體育精神與創業精神內涵相近,在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理想媒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很少有學者對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進行研究。本文從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進行深入分析,探索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發展路徑,為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提供參考,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養成,提升大學生創業率和成功率。
1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內涵
關于創業精神內涵的定義,眾說紛紜,至今也無定論。創新創業是新時展的主旋律[1],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在高校擴招后就業壓力大和建設創新型國家背景下提出來的,具有時代性。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比例和成功率均低,是大學生創業意識缺乏和意志不堅定的表現。創業精神是一種精神意識,能激發大學生創業興趣,強化大學生創業意志,引領創業者走向成功。通過創業精神的培養,能激發大學生創業興趣。興趣是創業的第一位老師,有了興趣,大學生才敢于嘗試,主動邁出創業第一步。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不會一帆風順,面對困難和挫折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通過創業精神的培養,能強化大學生創業意志,為大學生創業成功提供可靠的保障。創業精神的培養是解決好創新創業問題的必要手段[2],2012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創業精神主要體現在勇于創新、要有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面對挫折、要有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遵紀守法、善于合作的職業操守等。
2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分析
2.1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更高、更快、更強”是奧林匹克精神,是體育創新意識的體現。運動員為了取得佳績必須創新,如訓練方法創新、動作難度創新、戰術創新等。在教學比賽和體育競賽中改變常規比賽組織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通過創新考試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如武操類項目考試時,教師指定一些動作,同學們運用所學動作自由組合編排考試套路和隊形變化。通過考試改變比賽組織方式和創新考試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2.2培養大學生拼搏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家庭生活條件富裕,大多數大學生在家庭的“呵護”下成長,養成“養尊處優”不良習慣,缺乏吃苦耐勞、拼搏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拼搏精神,是指在理想、信念驅使下,面對困難不低頭,面對壓力不屈服,勇于挑戰,全力搏斗的意志品質[3]。大學因拼搏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的缺乏,在創業過程中面對困難和挫折,會選擇退縮和逃避。體育活動能培養大學生拼搏精神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面對困難和挫折,不退縮、不放棄、持之以恒,挑戰自我、突破自我,充分挖掘個人潛能[4]。學校體育是培養大學生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的最佳媒介。2.3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意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體育活動的開展都有相應的紀律和規則,參與者要自覺遵守。體育課堂上有課堂紀律要求,如著裝要求、考勤要求等,如不遵守扣平時成績;在練習時如不遵守場地安排還會引發安全事故。所有的體育競賽都有競賽規則,參與者都是在規則的約束下進行比賽,如有違反都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遵紀守法是公民的基本素質和義務,在創新創業的競爭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競爭的原則,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心中有法律,切記不可觸碰法律底線。大學體育可以培養大學生遵紀守法意識,通過教育引導形成一種習慣。大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養成遵紀守法的品質,會帶到創業中去,在創業過程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2.4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現代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不懂配合,集體榮譽感薄弱,團隊合作意識缺乏,究其原因有兩個。其一,現代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學習生活中以自我為中心、團隊合作意識薄弱,集體榮譽感不強。其二,隨著科技進步,現代智能電子新產品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5],給大學生學習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限制了與外界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造成團隊合作機會缺乏。在體育教學中尤其是球類運動,很多練習都需要同伴的配合才能完成。體育競賽更需要團隊合作,隊員只有密切配合、團結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通過體育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深刻意識到團隊合作重要性,培養他們團隊合作意識。大學生創業是綜合素質的競爭,團隊合作是綜合素質主要因素,高校體育是培養大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載體。
3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實施路徑
3.1加強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向體育課堂滲透。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是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主陣地,加強創業精神向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滲透。體育具有實踐性、開放性、靈活性、育人性。首先,改變傳統單一教學模式,根據教學項目和教學內容,可靈活多樣的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等,向學生傳播創新意識。其次,創業精神培養寫入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時刻注意創業精神培養。再次,完善教學方法,如通過教學比賽,培養大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課堂提問討論,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創業精神提供實踐平臺。最后,優化成績評價。課堂著裝和考勤納入成績評定,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意識;同學們在教學和比賽中表現,勤學苦練、吃苦耐勞、拼搏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等創業精神,都納入成績評價指標。3.2抓好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實踐平臺———體育競賽。實踐是落實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重要環節,是大學體育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的保障。體育競賽是大學體育課程的延伸和拓展,是大學體育開展的第二課堂,在比賽中錘煉意志[6],檢驗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情況。2014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對體育競賽活動有了明確的規定,學校要抓好體育競賽這一實踐平臺,做好學生創業精神的檢驗。首先,學校要落實教育部的精神指示,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構建院系、專業、班級三級體育競賽活動體系,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育競賽活動。其次,把大學生創業精神寫入競賽方案,每次競賽活動有明確的創業精神培養目標,如校園長跑培養學生的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球類比賽培養學生勇于挑戰、頑強拼搏、團隊合作的精神。3.3打造好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實戰平臺———校園體育社團。有了創業精神,就要付出行動,積極投入到創新創業活動中去,校園體育社團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實戰平臺。《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明確規定,學校學生體育社團不少于20個,鼓勵和支持措施定期開展活動。學校體育社團是學生自愿參加,本社團的同學運動興趣愛好相同。為確保社團穩定持續發展和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社團的負責人要集思廣益,結合社團情況、會員需求和學校條件,對社團的日常訓練、比賽等進行創新。首先,為了調動會員參加訓練的積極性和滿足會員的需求,在訓練模式、內容、方法進行創新。其次,為了擴大影響力,提高社團知名度,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社團組辦的賽事,要進行賽事創新,如比賽形式創新、參賽辦法創新、競賽規則創新等。最后,學校團委,每年都舉行明星社團評比,把創新納入評分指標,并加大評分比重,調動社團創新的積極性。通過校園體育社團平臺,激發學生自主創新意識。
4結語
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不是幾次講座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堅持。大學生創業教育也不是某個部門的事,需要各部門配合,學校要充分挖掘各學科的優勢,多管齊下。大學體育在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上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優勢,學校應加以重視和利用,促進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和養成。
參考文獻
[1]王東海.新時代創新創業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路徑與方法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5):179-180.
[2]周魏非.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培育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2):94-96.
[3]李春暉.當代中國體育文化的內涵、特性與體育人文精神建設[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2):22-26,32.
[4]蔣紅文.學校體育競賽活動育人價值及實現路徑探究[J].青少年體育,2020(1):35-36.
[5]樊超.關于用體育精神重塑高校校園文化的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7(9):123-126.
[6]王登峰.完善學校體育制度體系和治理機制[J].中國教育科學,2020,3(2):96-102.
作者:蔣紅文 李文波 單位: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體育系
- 上一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 下一篇:疫情期間大學體育線上教學經驗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