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研究

時間:2022-12-28 10:49:51

導語: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研究

摘要: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通過多年發展已取得一定成就,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時,也不可避免會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未來發展.為提高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質量,必須加大農村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在資源整合基礎上優化陣地建設,在加強宣傳基礎上提升健身意識.

關鍵詞: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資金;健身意識

美國著名鄉村社會學家羅杰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國家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對農民問題進行研究.很多國家的規劃發展失敗其根本原因即是因為缺乏對農民的了解”[1].公共體育服務可以為農民健康提供有效保障.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體育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之所以會產生此種情況,原因主要如下:(1)近年來我國群眾體育的深入發展;(2)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在農民體育需求不斷上升的同時,我國在公共體育的服務供給方面卻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種情況,本文主要以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為研究對象,希望能對該問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1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取得的成就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屬于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基本組成部分[2].近年來,江蘇省始終致力于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工作,在此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因此也取得很多成就,具體如下:

1.1打造品牌農民體育活動

江蘇省通過多年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工作,打造出一大批品牌化農民體育活動,這些品牌農民體育活動的打造為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賦予了更多特色.以江陰市為例,江陰市近年來依據“因地制宜、業余自愿、小型多樣、就近就便”的基本原則,堅持“一鎮一品”農民體育活動品牌的打造.如,利港鎮的龍獅活動、徐霞客鎮的攀巖活動、新橋鎮的海瀾馬術舞步活動、月城鎮的中華龍舟大賽等農民體育活動均具有鮮明特色.

1.2體育設施建設初期取得的成效

通過多年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江蘇省在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業已初步取得成效.仍以江陰市為例,2010年江陰市65%以上的鄉鎮均建立體育館,40%的自然村均建有燈光球類場地,在江蘇省內率先完成農村體育健身工程.截止2015年,江陰市的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則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張家港市在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方面也不甘落后.截止2015年7月23日,張家港各鄉鎮積極實施新一輪的鄉鎮體育中心建設,下轄10個鄉鎮中的6個鄉鎮已經初步完成文體中心建設,并陸續投入使用.除此之外,還新建一干河生態廊道帶狀公園、農博園、梅花公園、運動公園及香山湖公園等五個體育公園.

1.3公共體育軟件服務升級

江蘇省在農村公共體育硬件設施建設不斷得到保障的同時,在農村公共體育的軟件服務方面也不甘落后.以海門市為例,近年來海門市不斷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在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志愿服務比例方面取得了優秀成果.各鄉鎮均成立老年人體育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及鄉鎮級體育總會等單項體育協會.除此之外,在各行政村還配備社會體育指導員.截至目前為止,海門市農村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比例大約為每萬人配備3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大量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涌入,為海門市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升級做出了巨大貢獻.另外,為提高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質量,海門市還積極鼓勵優秀退役運動員參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利用退役運動員的專業知識有效促進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質量的升級.

2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存在的問題

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時,也不可避免會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未來發展.

2.1資金投入有限導致體育設施建設不足

依據全國第五次體育場地普查數據顯示:江蘇省農村標準體育場地的數量僅占據全部標準體育場地數量的4.2%.非標準體育場地數量占據全部體育場地的比例也未超過8.4%.由此可見,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場地建設投入欠賬過多,嚴重影響了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的服務質量.目前,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資金主要由地方政府撥付,部分地區的農村體育公共設施建設主要由村鎮負責.用于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資金有很大部分來自各市體育局的彩票公益資金.由于投入資金有限,再加上無法有效吸引民間資本的參與,由此造成江蘇省很多農村地區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數量不足、不全,且環境不佳.這種情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以江蘇省常熟市為例,到目前為止常熟市下轄十個鄉鎮已經全部建有鄉鎮級體育中心,所屬224個村業已建成500個左右的農民健身工程,室外健身器材的投放數量已達萬件之多,晨晚連點的數量也高達700多個.雖然如此,常熟市目前的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與龐大的人口數量相比,仍無法有效滿足當地農民的體育需求.

2.2部分體育活動陣地與設施被占用擱置

近年來,江蘇省在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在農村建設有大量體育設施,但令人遺憾的是:江蘇省部分農村體育活動陣地與設施卻不同程度上存在被占用或擱置現象.以南通市為例,南通市相關部門在對部分鄉鎮、行政村的體育公共服務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部分鄉鎮、行政村的體育活動場地存在被占用情況.有的體育活動場所堆放有大量谷物和草垛,有的體育活動場所變成居民打牌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鄉鎮、行政村的體育活動場地無人管理,場地內雜草叢生,滿目蒼夷.

2.3宣傳力度不夠導致農民健身意識不強

雖然江蘇省在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及其它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但農民的健身意識卻并不強,究竟原因主要是宣傳力度不夠造成的.2015年11月筆者曾對290名農村居民實施問卷調查,問卷調查結果表明:89.23%的農村居民均表示自身的健身意識不強.很多農村居民在空閑時大都會進行打牌、看電視等傳統休閑娛樂活動,對體育鍛煉并不“感冒”.基于此種情況,江蘇省各地政府在未來必須繼續加強宣傳,讓農村居民更多的了解體育鍛煉的好處,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健身意識,提高農民的體育文化素質和體育健身意識[3].

3促進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對策

為有效解決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存在的上述問題,不斷提高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質量,特提出如下發展建議:

3.1加大農村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

為滿足江蘇省農村居民的體育需求,必須不斷加大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具體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1)各地方體育局及政府應不斷加大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并出臺相應輔助政策,積極采用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那些嚴格依據相關標準進行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村鎮實施有效獎勵.要求村委所在地必須建設至少一個全民健身工程,其它自然村必須建設至少一個體育活動場地,鄉鎮政府所在處必須建設至少一個體育中心.除此之外,江蘇省各地還應不斷加快農村健身器材的新一輪布局,使農村地區實現健身器材的全覆蓋.在具體的體育公共設施資金投入方面,可采用市、縣、鎮、村同比例分攤的方式,即市政府出1/4,縣政府出1/4,鎮政府出1/4,各村出1/4.對于部分較為貧困的村鎮,市政府和縣政府應各出一半,有效減輕貧困地區鎮政府及各村的資金壓力.農村公共體育器材應由各市體育局統一進行采購,并實施統一安裝.為防止部分體育局從中克扣經費,相關部門必須對其采購過程實施嚴密監督.(2)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中應充分發揮各鄉鎮財政投入的積極主導作用.各鄉鎮財政收入的同比例增長應有效投入到農村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當中,具體資金可用于組織農村體育運動會、加強公共體育設施維護及管理、公共體育設施的增添等方面.(3)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應積極吸引民間資本的有效參與,讓社會各界力量普遍參與到農村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當中.為吸引更多的民間資本融入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對投資建設農村公共體育設施的民營企業,政府可以對其企業實施一定的稅收優惠,還可以將該工程以投資企業家的名字進行命名.

3.2在資源整合基礎上優化陣地建設

為不斷優化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防止部分體育活動設施被占用、擱置,建議將農村公共體育設施資源與其它文化信息資源有效整合起來,打造一個多功能的文體活動中心.進行資源整合后,當地政府即可選派退休教師、部分具有專業知識水平的大學生及其它志愿者等對活動中心實施專門化管理,從而對農村公共體育活動的開展實施有序指導,有效確保農村公共體育活動場地設施不被損壞、占用或擱置.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方面必須做好充分保障.唯有保障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他們方能更加積極的投入到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陣地的建設和管理中去.3.3在加強宣傳基礎上提升健身意識為提高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質量,必須不斷加強宣傳,讓更多農村居民了解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要做到這一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定期舉辦一些農村居民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不斷提高農村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2)通過開展體育培訓等方式,為農村培養一批體育愛好者,讓這些體育愛好者逐步帶動全體村民的體育鍛煉熱情,提高他們的健身意識.(3)充分利用各大媒體及農村宣傳欄等方式,向農村居民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引導農村居民從傳統休閑娛樂活動轉向體育健身活動中來,幫助農村居民樹立更加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

4結語

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對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極為重要.江蘇省通過多年努力在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方面已取得很多成就,為農村居民提供了良好服務.在未來發展之路上,江蘇省各地政府應不斷對自身在農村公共體育服務方面所做的工作進行反思總結,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唯有如此方能不斷提高農村公共體育服務質量,贏得更多農村居民的滿意.

作者:金亦婷 單位: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羅杰斯.鄉村社會變遷[M].寧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20

[2]孫鋒.江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2,31(04):402-407

[3]首潔.江蘇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4,33(09):78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