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中思想教育分析

時間:2022-03-03 04:10:13

導語:高校體育中思想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中思想教育分析

一、當前體育專業學生的特征分析

高校教育大眾化發展的當前,體育專業作為高校大學生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有著高校學生存在的共同特征,同時也有著他們個性鮮明的自身特點[2]。相比較于非體育專業學生,他們主要存在如下兩大特點:

(一)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特點

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特點可以概括為“不均衡”、“差異大”,所謂“不均衡”指的是部分學生是真正的熱愛體育,專業思想明確,把從事體育事業作為自己終身奮斗的職業,在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上認真刻苦,成績優異,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完全是因為體育專業高考對文化分數要求偏低,從而選擇走捷徑上大學的,他們并非真正的熱愛體育,對專業學習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尋找不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從而在專業領域里面逐漸迷失了方向。所謂“差異大”,指的是培養目標與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差異太大,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致使學生們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擊,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學的專業將來在社會上是否能夠有用武之地,從而導致學生的思想有著巨大的差異。

(二)體育專業學生的行為特點由于受一些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體育專業學生的行為特點主要存在以下兩大方面的特點:

1.對集體榮譽感較強,但自制能力較弱。

由于體育專業學生在長期的訓練和比賽中,培養出了他們較強的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爭強好勝,好打抱不平,對于身邊自認為的壞人壞事,勇于挺身而出,敢做敢為。但是遇到問題容易沖動,對事情前因后果考慮不夠細致周全,容易因為一時的沖動而違反校紀校規甚至觸犯國家的法制法規,給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和不良的影響,相比較于其他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忍耐心較差,做事容易沖動,自我控制、自我約束能力較差。

2.對專業技能的訓練較重視,文化理論的學習較淡漠。

體育專業學生的主要學習形式是動靜結合,以動為主,其他專業學生的學習形式是以靜為主。在這樣以運動型為主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下,他們往往難以靜下心去從事文化理論學習。在通過對體育專業的學生訪談中了解到,他們對于自身理論文化底蘊的薄弱,形成了“學不進—成績差—不想學”的惡性循環。

二、當前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教育方法分析

通過文章中對當前體育專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分析,他們給的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相比較于其他專業的學生,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法去引導他們揚長避知成為了當前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3]。思想教育方法應該因材施教,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作為我們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該堅持引導、教育和服務并重,根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踐行創新教育方法,以增強體育專業學生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性和時代性。

(一)創新教育法———根據學生階段性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創新教育方法

針對當前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現狀,在我們用校紀校規來規范學生行為的思想教育基礎上,還應該針對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學生特點做到創新和發展。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作為新時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努力加強自身的學習,從提高思想認識入手,做到以理服人,啟發學生的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內在的潛能,充分挖掘體育課堂內外的教育因素,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切實把握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年級教育對象的身心特點、社會和家庭因素、學生本身的個性特征等,采用區別對待、因人施教的原則,使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教育沿著正確軌道發展。

(二)“以賽促學”教育法———充分挖掘專業潛能,開展特色與品牌活動

在對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教育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借助于青年團組織和學生團體組織等為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與專業密切結合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去吸引學生,但在開展學生競賽類活動過程中應堅持傳統型賽事和創新型活動相結合,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需要與時俱進,使學生能在積極參與活動的同時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專業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真正做到活躍校園文化,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專業文化氛圍。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教育者只需要做好相關的引導教育和管理,讓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給予學生充分發揮專業才能的空間,使學生在活動中達到總結———創新———再總結的效果,讓他們在實踐中帶動理論學習,做到全面發展。

(三)情感教育法———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踐行精神與能力教育相結合

通過文章中對當前體育專業學生的個性特征分析,我們作為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到,對于他們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不能簡單的照搬《學生教育管理條例》對學生進行嚴加管理和行為約束,固執的教育管理方式容易讓部分體育專業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給我們在日常的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負面影響,我們應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自己喜歡的領域里去加以疏導和溝通,對學生采用因個性特點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溝通與交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對特殊學生的分析,尤其是在專業發展方向,在不同階段及時給予指導性意見。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正確認識他們存在不足和優點。通過心理咨詢師對體育專業學生的調查分析:他們大部分存在著的情商略高于智商,為人處事性格開朗、感情豐富,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相對偏少,相比較來說他們更易于溝通,與教育者容易建立特殊感情。因此只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切實的做到以人為本,把精神教育和能力教育融匯貫通到我們的日常教育中,讓學生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找到歸屬感。這樣的思想教育方法能更好的引導學生打造較強凝聚力的團隊。

(四)引導教育法———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在學

生思想教育過程中的特殊作用與其他專業的教育方式相比,體育專業的授課方式基本上都是以班級分組教學為主,授課形式大部分是以戶外教學為主、室內教學為輔,由于同時授課的人數相對較少,而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零距離”接觸的時間更多,他們更容易對專業教師產生敬佩感,在受教育過程中不經意間就會去模仿專業老師的行為和動作。因此,在我們日常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專任教師的特殊作用,充分發揮專任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榜樣示范作用和教育人格魅力。比如:在班級可實行專業教師“導師制”[4];安排專業能力較強、思想道德素質高的黨員教師作為學生入黨的培養考察聯系人;先進帶動后進,加強對班上特殊學生、主要學生干部、寢室長等主要群體的引導教育,以點帶面,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中存在的思想問題予以解決。同時,我們也必須加強專任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不然他們的言傳身教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開展情況良好,隨著當前學生在不同階段、不同年齡存在差異性,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正確審視我們在日常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未來的思想教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思想教育方法我們應該本著實事求是、因人而異的方式,從體育專業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在繼承和發揚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以改革創新的形式、多視角的思維、合適的教育方法,做好體育專業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作者:譚良機左峻單位:湖南理工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