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分層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7 03:58:47

導語:高校體育分層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分層教學論文

摘要: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深化和體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國家和社會對于當今大學生體育素養的實際要求,因此轉變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校;體育;分層教學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教學條件和教學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改善。但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體質、能力、興趣上的差異,導致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體育教學工作難以深入開展。因此,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部分高校逐漸在嘗試分層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即按照學生能力水平、興趣愛好上的差異,為不同的學生分別制定體育教學計劃,以便更加科學合理地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1高校體育分層教學的內涵和重要性

1.1高校體育分層教學的內涵和本質

分層教學中體現的最重要的教學思想就是因材施教。即教學工作不應當是教師單方面地自行發揮,而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興趣上的不同,制定差異化的教學方案,盡最大可能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潛力。因材施教是現代化教育中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規律以后,發現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對各類教學方法的適應能力存在著差異,對教學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傳統的整體化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中,以盡可能采用統一的手段消除學生個體差異為目標,以對學生的無差異化“打造”為主,雖然也承認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但往往站在了差異的對立面。

1.2高校體育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實際上,要想進一步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水平,改善大學生身體素質,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是必然的。一方面,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中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對于各類體育技能的掌握,更會受到各類先天、后天因素影響。例如對于那些原本身體素質好,或接受過較為專業的身體素質強化鍛煉和體育技能訓練的學生,在相同的教學考核模式下,可以比自身條件較差的同學在體育學習上花費更少的時間,也能拿到更好的成績,但這樣一來,便起不到體育學生鼓勵鍛煉和提高的初衷了;另一方面,即使對于自身身體條件相似的學生,由于興趣愛好的差異,在對于某項技能的掌握上,興趣愛好濃厚的學生更容易花費較多的時間來進行練習。

2高校體育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2.1充分了解各層次學生的水平情況

為了充分適應各類學生的具體狀況,高校和高校體育教師在制定體育教學計劃之前,一定要摸清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體育項目愛好狀況等,簡單來說就是對學生進行分層。只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準確的分層,才能夠更加科學地進行教學、考核、平均等環節的分層工作。學生分層工作首先應當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要體現出對學生自身情況和個人意見的尊重。現階段的主要執行方式是通過水平考核和學生意向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雙向選擇或較為客觀的單向選擇。但也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對于學生的具體層次,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由于學生學習和鍛煉投入精力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層次的學生,也可能存在具體的水平分化,因此學生的層次應當是動態變化的。

2.2多層次制定教學計劃

在充分做好學生的情況分層以后,高校便可以針對學生水平、興趣的分布來制定差異化的教學計劃。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數量眾多,肯定是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興趣意向的。但要根據調查情況,盡可能制定適合大多數學書的教學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教學方案時,一方面不應當急于求成,尤其是對于基礎條件較差的學生,要有足夠的教學耐心,循序漸進,先以掌握基本動作為主,再在實戰中熟練和運用;另一方面,教師一定要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既然已經對學生進行分層,便不可能要求所有學生經過體育學習達到完全相同的水平,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本著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幫助學生掌握一項或幾項新的體育技能的角度出發制定教學計劃。

2.3多層次地布置鍛煉作業和進行教學考核

雖然倡導個性化教育和素質教育,但作為大學學習的一門具體科目,體育學習也一定要有具體的教學作業和考核工作。高校體育教師在布置體育作業時,要與多層次的教學計劃相結合,同樣要本著培養興趣、加強鍛煉的原則,不應該讓體育鍛煉成為學生的機械性負擔。例如對于水平較低層次的學生,主要鼓勵其走出門到戶外進行鍛煉,在日常鍛煉中使自身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而對于中高層次的學生,則要對其具體體育項目的掌握程度、體育技能的熟練程度提出要求,鼓勵他們爭取更高、更快、更強。在制定課程考評時,盡量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經過適當的練習以后,都能通過各自的考核評價。

3高校體育分層教學實施的優化改進措施

3.1及時進行分層情況的動態調整

高校體育教師應當意識到,在分層體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對課程的投入精力不同,即使在同一層次的學生中,也會逐漸存在著能力水平的分化現象。如果按照一成不變的分層模式進行教學,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體育能力成長,也不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一方面,對于那些投入較多、發展較快的學生,可以及時為其提升學習難度、調整學習計劃,保證其體育潛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另一方面,為了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對于那些實在有困難的學生,除了對其加以合理的幫助,可以考慮適當地降低訓練目標。通過對分層教學情況的隨時掌握和動態調整,更有利于使每一位學生都保持在最佳的學習狀態。

3.2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要更好地實施分層次教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行因材施教,高校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足夠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求教師要善于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掌握多種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學手段,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發現和解決問題;另外,高校體育教學還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有著一定的要求,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往往以提高身體素質為主,不是特別重視對體育技能的掌握,這實際上與現代化體育教學的要求不甚相符,憑借對于具體體育技能的愛好,更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長期的體育鍛煉,減少體育學習中的突擊、速成情況的出現;另外,對于體育技能的熟練掌握,同樣便于對學生進行更加客觀的考核。3.3完善高校體育教育多層次基礎設施建設在已有的實施分層教學的高校中,出現的許多困難都是由于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導致許多受到學生喜愛的體育課程無法開展或大規模推廣。因此高校應當加大對體育設施的管理和建設。值得注意的是,體育設施的建設不僅需要投入資金,還需要制定科學的管理運營方式。在現有的高校中,許多高校的體育設施完全呈現出開放式甚至無序使用的狀態,不便于體育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使用,因此高校需要有自己的體育設施管理團隊,對于已有的設施設備制定科學的管理使用規范,以保證體育資源更良好的使用效率。

4結語

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體育教學與社會需求的脫節問題越發得到教育界的重視。尤其在對于學生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至關重要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徹底改變傳統的僵化教學模式,實施更加人性化的分層式教學,為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的身心保障。該文僅針對高校體育分層教學現狀的實施特點進行簡要分析,希望對于相關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的落實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作者:呂坤 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參考文獻

[1]孫萌,劉靜.普通高校體育課實施分層教學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9):91.

[2]陳欣,管月泉.關于高校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