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資源開發與商業合作的互動
時間:2022-04-10 09:05:55
導語:體育賽事資源開發與商業合作的互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無論是對于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還是對于社會體育事業的發展,如何更好地對于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進行開發,做好商業合作的互動,這都是重要的一項研究課題。對于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來說,高校體育產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做好高校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積極做好市場的開發,這也是當前高校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需求。該文就對于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與商業合作的互動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與商業合作;互動研究
對于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來說,科學地資源配置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影響高校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在我國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高校體育賽事資源的配置也受到了更多市場化要素的影響,這也是當代社會的重要發展需求。雖然當前高校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成果,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體,但是整體資源的開發上依然應該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并且更加科學地展開商業合作工作,這樣才是促進我國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1當前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與商業合作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事業的產業化發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同時整體市場化的發展運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為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契機,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首先,思想意識方面的問題。現階段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市場化程度依然有限,并且對于市場化理念缺乏足夠的認同。部分高校管理者在對于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更加關注自身的競賽成績,而缺乏對市場結合與企業配合之間需求的認知,整體觀念上存在一定的滯后問題。在賽事合作配合中,高校自身的服務意識不強,不能很好地為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其次,體育賽事的組織結構不夠完善。當前高校體育賽事的組織結構上依然較為薄弱,大多是由有關教育部門發起和主導的,并且學校處于輔助的參與地位。雖然這種模式是當前我國國情和高校體育運動發展水平所決定的,但是高校本身的主體性依然沒有得到有效地體現、整體組織架構上沒有結合社會化的體育賽事管理的情況,高校本身也很難對自身的能力進行發揮,對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再次,體育賽事的數量有限,人才缺失。現階段,整體體育賽事的類型上相對較少,同時賽事的數量也不足,參賽的隊伍也相對較少。當前體育賽事運行發展中,友情贊助是重要的模式,商業合作方面缺乏足夠的開發條件和基礎,同時整體社會化的合作交流也存在很多的問題。與此同時,當前高校體育賽事的經濟水平相對有限,人才需求方面具有很大的缺口。最后,收入來源和分配方面的問題。當前高校體育賽事活動舉辦的過程中,收入來源較為豐富,具備多個收入來源的渠道,但是比賽與媒體方面的收入來源卻十分有限。在分配方面,賽事的組織者具有較強的主導權,高校的運動隊伍很難得到合理的回報,這就影響了高校運動隊伍的后續發展。另外,高校運動隊伍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利潤被組織方大比例占據,而反過來又影響了高校運動隊伍的競爭能力和水平。
2推進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與商業合作互動的新路徑
第一,對于賽事的運行模式進行合理地改革與優化。對于高校體育賽事的組織和舉辦來說,其管理工作面臨很多的問題,同時也涉及了多個領域和學科的內容,整體組織活動的專業性較高,需要專業機構來進行負責和應對。在對于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與相關專業營銷組織來進行合作,并且整合市場資源、資金以及人才,結合商業化的發展路徑,同時也對學校的主體性地位進行更好地發揮。高校本身也要完成從組織者到管理者的轉型,同時在內部各類俱樂部、社團活動過程中也要介入市場化的發展運作機制。在商業合作的過程中,也要對自身的理念進行合理的調整,并且簽訂相應的合作協議,避免發生后續的責任糾紛。另外,結合當前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趨勢和社會需求,借鑒先進的體育賽事的舉辦經驗,構建更加靈活、多樣化的賽事體制,形成更加科學地經營管理思路。只有合理地調整賽事的運行模式,這樣才能讓高校體育賽事資源得到更好地開發,同時為商業合作提供更加有效地前置保障。第二,引入品牌化的賽事開發理念。對于高校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來說,構建品牌,提升經濟水平是重中之重。只有打造了優質品牌,這樣才能引入更加多樣化的賽事模式,同時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關注,從而提升了整體收入水平和社會關注度,這從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賽事活動的影響力,獲取更多的廣告、贊助等方面的收入。在經濟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基礎上,賽事的規模也可以進行更好地完善和擴大,本身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也可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當中。與此同時,在品牌構建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明確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的特點,明確學生的中心地位,凸顯出高校體育賽事活動的特性。在對于項目選擇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良好的社會基礎、符合當代青年需求的活動,做好賽事的定位。雖然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工作的起步相對較晚,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與社會職業賽事相比差距較大。但是,我們也要不斷地進行跟進,無論是從形象設計還是比賽安排等,在整個環節中都要體現出高校體育運動的強大活力,展現出一個優質的高校運動氛圍,向社會傳達正能量,并且融合更多的體育文化活動,給予商業合作伙伴更多的參與溝通機會,這樣才能達到良性互動。第三,對相關資源進行全面開發。作為高校體育賽事的管理者,相關的體育協會以及各個高校都要融入更多的市場化意識和思路,引入更多的商業理念,對于社會體育消費需求進行充分調研分析,結合體育賽事資源的特性,以更多地形式機芯開發和利用。高校體育賽事本身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尤其是收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在體育賽事體系的構件上,要形成多層次、多風格的賽事體系,同時在賽事的組織和舉辦上也要與學校的教學秩序進行合理的融合。在體育賽事組織中,也要加強與其他高校之間的溝通和練習。只有打破以往單一化、封閉化的體育賽事模式,打造出開放的體育賽事環境,這樣體育賽事的資源才能得到充分地開發與利用。我們也要結合高校自身的特點和傳統,設置更多的賽事項目和內容。另外,對于周邊產品的開發也非常重要的商業合作內容。在附加產品開發的過程中,要結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突破單一品類的局限,與商業公司進行充分合作。第四,加強人才培養。針對于當前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過程總,人才方面不足的問題,我們要予以高度的重視,并且低于當前人才培養機制進行不斷地完善。針對于人才缺失的問題,我們要進行充分地調研分析,并且在高校的體育教育活動中融入更加豐富的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和思路。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校也要關注構建一直優秀地體育教師隊伍。只有保障了體育教育水平和能力,這樣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學地人才培養計劃,提升學生的整體體制水平。與此同時,學校也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利用媒體和輿論,讓學生群體對于高校的體育賽事活動產生更加正確地認知,提升關注度,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的過程當中。第五,積極與企業之間進行溝通合作。對于高校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來說,其成本費用的維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關系到整體資源開發的一個關鍵要素。高校體育賽事在組織和舉辦的過程中,要進行更加科學地包裝和營銷,與贊助企業進行密切地商業合作。提升溝通合作效果,可以為高校體育賽事資源的開發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同時也可以提升賽事資源開發中包裝、策劃和推廣工作的開展成效。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商業合作也可以提升賽事本身的變現能力,整體賽事收入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后續賽事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具備更加強大的開發能力,這樣整個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工作的開展就可以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當中。另外,高校本身也要給予企業更多的參與合作的機會,滿足企業商業合作方面的更多需求。第六,高校體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落實。對于高校人才教育培養工作來說,體育向來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校園體育文化是學生終身體育理念形成的基礎,是學校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體育運動也深受廣大師生們的喜愛。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目標就是育人,通過長期的運動,培養了大學生的興趣,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促進了自主學習、鍛煉意識的形成。高校體育賽事的文化建設,將對高校體育賽事品牌的塑造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高校體育賽事文化,也是大學生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在培養大學生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激發創新思維,展現良好精神風貌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高校體育賽事要結合賽事,多開展與賽事相關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如圍繞學校的體育賽事活動的專欄板報、征文評選、論文科研、最佳拉拉隊評選、學生形象代言人評選、專題攝影比賽等等,還可以在比賽的暫停時間里穿插一些文藝表演等。
3結語
總的來說,在當前高校體育賽事商業化運作的不斷推進,整體運作的方式也變得更加成熟。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的開展,要更加緊密地圍繞體育行業的市場發展需求。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尋找更加有效地商業合作契機,在資源開發的過程中不斷地推進內外交流,提升學校整體辦學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也為商業合作的企業提供更好地發展契機。
作者:王魯江 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體育部
參考文獻
[1]張金梅,張佳.高校體育資源可對外開發項目的研究[J].運動,2012(11):9,16-17.
[2]趙子龍.浙江省體育賽事資源結構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2(3):27-30.
[3]余曉玲.社會學視域下體育賽事資源配置環境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4):8-9.
[4]唐月琴,金永.高校體育賽事資源開發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7):145-148.
[5]蔣良駿.高校體育賽事面臨的問題及營銷對策[J].商業經濟,2010(15):124-126.
[6]文申明,劉剛,孫文婷.北京市實行業余網球分級賽的可行性分析[J].運動,2010(4):43-45.
- 上一篇:高校體育社團的作用與發展
- 下一篇:教育改革下對“毒跑道”問題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