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時間:2022-06-21 10:58:34
導語: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代社會的生存與發展,需要每個人經過磨礪鍛煉,需要經歷身體與心智的成熟。只有擁有了足夠的能力,合理的思維想法,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夠在社會上生存并獲得人格的提升。而對于21世紀的大學生,大學期間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段使學生從學生生涯跳躍到社會環境,而大學也是一個絕佳場所,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為將來走上社會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同樣也可以對個人的性格趨向和身心健康起到一定的影響。體育中蘊含著很多學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品格,對于新世紀學生的發展成長起著重要作用。高校體育教育自然也是如此,當然萬事都有雙面性,以下簡單分析高校體育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社會化的有利作用和阻止社會化的負面影響。
關鍵詞:高校體育文化;大學生;社會化
在世界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各個國家的文化也一定伴隨著其變遷或進步。當然,體育文化也是其中的一種,而高校的體育文化更是重要組成,也一定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發生改變。在這個各方面發展迅速的世界里,不僅經濟在高速發展,人們對于事物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包括高校體育文化。并且高校的體育文化教育與學生的社會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兩者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交流進步的作用。體育文化教育可以很大程度的促進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但是由于事物的兩面性,我們也應該發現并重視尚且存在的不足,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多方向的完善高校文化的教育,使我們國家的高校體育文化緊隨世界文化發展的腳步,并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功。
1關于高校體育文化給予大學生社會化的正面影響
1.1可以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
大學是一個非常豐富而自主生活的階段,在此期間,大學生需要學習一系列的課程,而且課程與高中階段的大大不同,因此學好這些課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學習,此外,還要選修一些學分的通識教育課以滿足順利畢業的要求,顯而易見,大學生課業負擔非常大,自然絕大多數的同學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參加體育運動。曾經說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最好年華,需要強健的體魄。積極投入到體育運動,鍛煉的過程可以促進身體肌肉等器官組織作出反應,促進血液的循環,也可以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從而可以促進肢體發達,提高身體適應環境的能力。通過運動還可以增強自身力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帶來很大的便利,使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變得簡單輕松。
1.2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當今社會,每天都需要面對各種競爭,在大學也不例外,有獎學金的成績競爭,還有榮譽稱號的競爭,到工作中,還有評選職稱的競爭,升職加薪的競爭。面對如此多的競爭,需要大學生從大學期間開始,建立正確良好的價值觀,完善健康優良的心理姿態,學習緩解各種壓力的能力,善于調整面對挫折困難的不良情緒。在壓力頗大的學習過后,可以放松身心,除此之外,還可以讓身心更好的投入到下一次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更好更快的提高成績,以滿足自己設立的目標。體育文化博大精深,它蘊含著很多人們的優秀品質,充分的體育運動,可以讓大學生理解并學習體育精神,讓大學生勇于探索,勇于面對困難,并且培養遇到失敗后總結分析的能力,對生活充滿熱情,從而減少心理疾病發生的概率。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可以廣泛接觸同學朋友,并且與他們交流學習,在擴大了交際圈的同時也優化了個人的品質,在相處中發現性格問題并避免自身的錯誤。長久的以正確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自己,將會很好的樹立個人的社會價值觀。體育文化也可以更好的傳播與改變他人。
2關于高校體育文化給大學生社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改善措施
2.1場地條件的不足難以促進社會化
各個高校應該有體育館或者室外運動場,體育運動多種多樣,每個大學生也各有所愛,高校應該建設足夠的體育設施以滿足同學們的運動,全國各地天氣條件不同,各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建設室內外體育館,處于我國北方高校應該增多室內體育館的場地,在冬季,外面的體育運動場地都被冰雪覆蓋,學生們難以外出運動。如果有學生沒在指導下熱身做準備運動,將會有很高的受傷可能性。假如場地條件不足,就算學生有興趣運動,也只能放棄運動而去沉迷于網絡游戲。當高校建立了室內體育館,也應該降低學生的使用費用,更大程度的促進學生參加體育運動。
2.2競技類體育可能偏離學生體育運動初衷
一般體育運動都具有競技性,全國各地區都時常舉辦運動比賽,各高校自然會組織專業隊伍以參加比賽,盡可能的為學校爭得榮譽,為校爭光,這樣就會造成很多體育資源利用率低,其他學生難以獲得相關項目老師的指導,再加上學校體制的不足,將會大大降低學生興趣,這樣便偏離了體育運動的初衷,從而影響體育文化的傳播,為高校體育文化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學校體育老師的失誤,而導致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遭受巨大挫折,將會影響情緒,降低對體育的熱愛,學生也就沒有了來參加體育運動時的初衷。某些高校設立體育選修課,但是可能存在上課時間的沖突,上課時間與其他課程沖突時,學生會難以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運動,這也就違背了當初設立體育選修課的初衷。高校的體育文化也就對大學生的社會化帶來了負面影響,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步入社會的信心。
3結論
總而言之,在這個競爭無比激烈的21世紀,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肩負著非常大的壓力,而大多數的大學生都要走上社會的大舞臺,同時也是走上社會的競技場,他們將面臨更多更大的挑戰和挫折。我國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資源,緊緊跟隨世界的發展的腳步,在社會的舞臺綻放光彩。此外,政府部門要大力支持體育文化發展,我們的社會各界人士也應該出謀劃策,幫助我國大學生鍛煉能力,建立完善人格,使他們有信心有能力的走向社會走向自己的一方天地。不僅如此,為了我們社會國家的進步,還要把握發展的契機,把我國傳統體育文化與新世紀的體育文化作比較,專家并加以研究、探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我國高校體育文化取得重大的進展。
作者:馬丹丹 單位:哈爾濱劍橋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勇,周健生,胡建忠.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社會精神的發展進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4(5):668-670.
[2]付強,宋晴,周野.大學生運動會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影響的探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7(2):38-40.
- 上一篇:傳統體育養生在高校體育健康教育的意義
- 下一篇:基于體育生活化的高校體育改革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