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健康教育可持續性發展分析

時間:2022-12-17 03:59:10

導語:高校體育健康教育可持續性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健康教育可持續性發展分析

【摘要】近幾年來,全民運動理念風潮愈發火熱,體育教育改革也緊隨其后。改革開放以來,舉國上下實施要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各高校體育的注重度明顯提高,提出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如今高校體育健康教育并不完善,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又與體育教育緊密不可分。全面推進體育教育發展,落實高校體育方案實行,仍是一大難題。以下將就此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高校體育教育的可持續性所帶來的重大深遠意義。

【關鍵詞】體育教育;可持續性發展;高校教育

追溯近代以來中國的教育發展,我們會驚奇的發現,中國的體育教育一直都在追隨西方的腳步。不知為何,中國的體育事業一直落后于西方國家。盡管近些年來,中國在體育界逐漸有了自己的地位,但不可否認至今為止我們與西方的差距仍然存在,一方面,說明中國靠自己的一步一步的努力取得了今天前所未有的進步,另一方面,肯定了人文體育教育的可靠。作為教育界最受公眾期待的高校教育,應該在體育健康教育方面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推行并落實體育教育健康的理念。

一、現存高校體育教育缺陷

經濟全球化帶來經濟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國際領先的體育教育理念,使我國體育教育不得不在短時間快速發展,卷入現代化潮流。但在這種快速發展下,很多問題早已暴露。在如今的高校,開設一門游泳課也能被推上社會新聞頭條,引起大眾紛紛議論其對錯。對大多數高校學生來說,體育課只是為了畢業所需學分的不得已之選,所上的體育課都是草草敷衍了事,拿到學分就好。這與現代體育教育要求所差甚遠。所謂體育教育,并不是每年一兩場運動會可以彰顯,也不是每年選修一兩門體育課便能做到。這可能與高校體育教育核心理念有關。如今體育教育所推廣的僅僅在于強身健體,偶爾涉及到身心健康,也只是不痛不癢的含糊過去。這樣的教育下,學生自然覺得體育可能是一門多余的課程,也難怪會抱怨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測是否有必要。

二、人文體育可持續的積極意義

不管身處哪個時代,人始終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國正處于創新人才需求之際,大力發展高校體育教育,提高我國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水平,有利于我國教育多元化水平的提升。不僅是體育鍛煉觀念、思想道德的培養、還是學生的意志力,一個良好的體育教育觀點都能完美兼顧并積極造成影響。說來也很奇怪,每個教育家的推行教育都不盡相同,唯獨對體育教育都是秉承著推崇的態度。不管是清朝末期學堂開始引入日本體操,還是民國時將體操擴充為游戲田徑和球類,都充分展示體育之于教育的不可分割。人文體育之所以可持續,在于其深入人心不可動搖的正確性。

三、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措施

(一)完善體育知識體系講解。在很多人眼里,體育只是一門實踐的課程,導致大部分學生并不十分了解體育的理論知識,因而得不到體育方面的提升。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影響到相應積極性,更無任何興趣之說。從人文體育的角度,教師可以適時鼓勵學生加深對理論體系的學習,這能使書本知識的學習形式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深厚的興趣。比如乒乓球的擊球原理涉及到物理力學很多方面,在學習物理力學同時,穿插講解乒乓球原理,這樣,學生在以后乒乓球課程上,既能加深對力學知識的印象,也能從打乒乓球中得到力學應用實踐的滿足感。(二)營造良好體育氛圍。很多高校都已經開展了晨跑或早操的活動,但管理力度并不大。鍛煉并不是壞事,這就要求學生的意志力和老師的監督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對今后他們的工作都有不可估量的益處。小到每個學生的身體健康,大到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一個良好的鍛煉意識并非我們想象中微不足道,它所造成的深遠影響必將影響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體育教育的發展質量離不開體育氛圍的烘托,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可以有多種多樣的主題,比如學習古代足球蹴鞠,花樣跳繩,還可以組織一些團體活動,甚至可以是游戲、舞蹈形式。體育沒有國界,更沒有年代界限。體育形式更是五花八門,健身跳舞也好,街頭極限運動也罷,生命在于運動,自是生生不息。全球都在追逐公平體育競技精神,我們高校更不能兀自落后時代潮流。

四、結束語

我國體育教育現代化有了明確的目標,作為高校,不能僅僅著手于大學生的增強體質,應該放眼于更大的范疇,加強人文與體育健康教育的結合,從各個方面改革創新,培養出新一代擁有全面發展綜合能力的人才,將終身體育的理念深入當代年輕人,真正地實現高校體育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林.淺談我國體育教育人文缺失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8(12):132.

作者:劉勇 單位:湖南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