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體育社團管理現狀分析
時間:2022-02-07 11:35:09
導語:大學生體育社團管理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大學生體育社團基本情況。根據調查的17所高校,157個體育單項社團,8個不同類別的體育社團,覆蓋操舞類、田徑、球類、棋類、戶外、游泳、電競類、武術散打類等八個種類的運動項目,體育社團項目種類豐富。每所高校平均約有9個體育社團,社團數量總體不足。本科院校體育社團平均數量為10個,專科院校體育社團平均數量5個,本科院校數量遠遠高于專科院校;民辦院校體育社團平均數量為9個,公辦院校體育社團平均數量也為9個,從數量上分析,公辦、民辦不同性質的高校,體育社團數量無差異。每個社團人數不等,多的達到50人,少的20人,平均每個社團人數約30人。體育社團總體上組建是按照學生的興趣導向,同時結合學校自身的客觀條件組建而成。根據社團數量的百分比,排在前位的社團項目分別為:羽毛球、輪滑、乒乓球、籃球、足球、跆拳道、長跑、滑板。據此分析,首先,屬于傳統項目且對場地設施要求相對較低的運動項目,在高校體育社團中,良好的發展狀態較為明顯,這些項目前期基礎厚實,在校園中是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為校園體育社團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足球社團也是近年來發展勢頭高漲的體育社團。最后,據調查,上述這些體育社團在校內外各級層次競賽中也取得過良好的成績。(二)大學生體育社團骨干選拔及培訓情況。社團干部對體育社團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團管理和組織的核心力量,一個發展非常優秀的社團,一定有一支素質優良、管理高效的干部團隊[2]。調查高校體育社團的骨干選拔情況,一般是社團行政教師提出候選名單,然后社團成員投票,或者是社團行政教師直接任命,這兩種形式較多。對體育社團骨干的選拔指標大致包括三類:一是組織管理能力;二是責任心、負責態度;三是專業技術和身體素質。所有高校對體育社團的骨干成員選拔都很看重組織管理能力,同時,負責社團工作的行政指導教師個人意見占主導。在體育社團骨干培訓方面,根據調查47.06%的高校缺乏體育社團骨干成員相關的培訓制度,52.94%的高校有相關培訓制度,但是也并未形成比較常規的培訓體系,隨機性較強,這說明大學生體育社團干部選拔機制不完善、缺乏體育社團干部培訓等管理制度。對社團成員的激勵措施或政策方面,絕大部分高校均有相關的激勵措施,也有少部分高校在此方面比較缺乏。激勵措施主要體現在學分加分、體育成績加分、第二課堂成績加分、優秀學生干部及獎學金評選優先等方面。雖然體育社團是一群有相同體育興趣愛好的學生組織起來的,但是對學生的相關鼓勵制度不完善,對學生參與體育社團的積極性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三)大學生體育社團專業指導教師情況。體育社團專業指導教師是決定體育社團發展專業水平高低的核心因素。指導教師承擔傳授、顧問和管理的重要職責,是學校和社團之間的橋梁[3]。據調查,專業指導教師絕大部分來源體育教師,也有少部分體育社團聘請校外的專業培訓機構人員。大部分體育社團是有專業指導教師,有報酬和無報酬的各占一半。其報酬形式大致包括兩種:一種是按課時或折算一定課時比例的計算方法計算相關報酬;另一種是計算成指導教師的社會服務工作量。還有部分高校指出教師參與體育社團指導工作,在晉升職稱時可以優先,但在具體落實時,并沒有具體指標或加分。體育教師有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還有科研任務要完成,在相關報酬激勵制度不完善、不具體的情況下,很難調動體育教師對社團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在走訪中發現,指導教師雖然每周開展1~2次指導,但是流于形式的居多,基本上是教師布置給社團骨干,讓他們帶領大家訓練,由此可以看出,體育教師在沒有合理報酬或相關激勵制度的情況下,對體育社團指導的積極性比較低。(四)大學生體育社團經費管理情況。體育社團存在和發展的關鍵在于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而必要的經費是開展組織活動的必要保障。根據調查,大部分體育社團的經費是夠用的,部分高校不夠用,但是可以通過再申請的形式來彌補差額。經費來源有三個方面:學校專門下撥的社團活動經費、社團成員上交的社團會費、部分社團自身的“造血”所得,主要用于各級競賽、日常訓練、社團建設。因此總體看來,社團經費并不短缺,偶爾短缺也能得到解決,沒有因為經費問題影響社團活動的正常開展。(五)大學生體育社團場地設備管理情況。根據調查,場地設施要求相對較低的運動項目,在高校體育社團發展中占有較為重要的位置,這也充分說明,體育運動對場地設施的依賴性很強。體育社團物質資源缺乏的高校多達半數。主要體現在室內場地的缺乏、專業訓練設備的短缺,以及場地環境條件比較差、場地設備的安全性較差等幾個方面。體育物質資源配置完善性和合理性欠缺,對場地設備條件要求相對較高的運動項目社團的發展提升有一定的難度。如調查中很多高校只有室外場地,遇到下雨天氣,體育社團活動只好取消,這對體育社團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六)大學生體育社團管理制度情況。在校團委指導下,由學生會或學生社團聯合會負責社團活動的組織和策劃,有社團名稱和負責人,社團內部設有秘書部、策劃部、外聯部、訓練與競賽部等核心部門。但社團負責人普遍缺乏對體育社團發展的長遠規劃,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絕大多數體育社團雖然有必要的管理章程,也沒有明確的發展規劃,但內容不嚴謹且實施可操作性不強,工作缺少延續性和傳承性,成員對社團內部事務了解甚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團可持續發展。根據走訪得知,所有高校體育社團均有相關的社團章程,具體包括社團名稱、性質、宗旨、活動地址及活動范圍內容、會員的準入條件與程序、會員履行義務、會員退出程序、社團組織機構、社團組織成員必須具備的條件等內容。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如社團成員的準入和退出,隨機性非常大,已經有的制度形同虛設,起不到該有的作用,因為約束機制不夠完善,導致社團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活動參與性不足、缺乏穩定性。根據調查,沒有實施考核的體育社團比例不在少數。考核評價方式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種,調查中定性評價主要是以一個活動結束后的總結及期末社團工作總結的形式為主;定量評價主要以體育社團開展活動的次數、規模、層次、開展影響等幾個方面評定星級,結合定性方式。相比之下,以量化為主要考核方式,結合定性語言這種方式,更為科學合理,能夠促進體育社團之間的競爭,提升管理效率,但是在調查中采用這種評價的高校所占比例是最低的,充分說明高校對體育社團的評價體系不夠完善科學,達不到應有的成效。調查中高校的體育社團監督是由分管校領導和團工委自身監管,也就是說監督者與被監督者,是相同的身份,使得監管達不到應有的成效。(七)大學生體育社團宣傳管理情況。根據調查,所有高校的體育社團均有相關的宣傳,主要體現在每年度或每學期的成員納新活動中,宣傳方式有擺設攤位、張貼海報、展板宣傳、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表演等,地點在學校范圍內,這些均是較為有效的宣傳方式,納新的成員也均以校內學生為主。近幾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也有少部分高校體育社團吸納其他學校的學生。調查中,有一所高校聘請校外體育教練擔任體育社團指導教師,活動結束,聘用關系也就隨之結束,比較靈活,適當補充校外體育人力資源,尤其是校外體育培訓機構的資源,因其緊扣體育市場發展方向,獲取的信息比較超前,適當吸收其部分體育資源,為體育社團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這也是近年來體育社團中項目熱鬧、時尚元素等特征明顯突出的原因之一。通過對外宣傳,部分體育社團帶來適當的經濟贊助,補充經費所需,同時這對體育社團及學校也是一種自我宣傳,對于擴大學校聲譽有諸多的益處。
二、陜西省大學生體育社團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體育社團骨干成員的選拔以行政指導教師的個人意見占主導,缺乏合理的選拔與相關的培訓制度;社團成員的激勵制度不完善,達不到預期的激勵效果;缺乏對體育社團專業指導教師的合理激勵制度,體育社團指導人員隊伍不穩定,影響體育社團的發展。社團成員的準入和退出,隨機性非常大,已經有的制度形同虛設,起不到該有的作用,因為約束機制不夠完善,導致社團人員流動性非常大、缺乏穩定性、活動參與性不足。第二,專業訓練設備的缺乏、場地環境條件比較差、場地設備的安全性缺乏等幾個方面的綜合,限制了體育社團的提升空間。第三,社團負責人普遍缺乏對體育社團發展的長遠規劃,絕大多數體育社團雖然有管理章程,但內容欠嚴謹且可操作性不強,工作缺少延續性和傳承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體育社團可持續發展,非常不利于體育社團文化建設的穩定發展。對體育社團的評價以定性評價為主,缺乏量化評價;監管達不到預期成效。“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目前大部分高校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缺乏具體的操作措施。第四,體育社團的定位、功能、宗旨等認識方面,總體上認識到位,但是在服務社會的長遠目標認識等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體育活動的運動損傷風險,限制了高校體育社團為社區、其他高校等校外資源的拓展空間,影響體育社團的提升與發展。
三、結語
本文調查陜西省部分高校體育社團管理過程中的存在的問題,著重歸納在制度管理體系方面的不完善,包括在體育骨干成員的選拔層面缺乏合理的相關制度,以及指導教師的相關激勵制度不夠合理;體育社團專業訓練設備缺乏及場地環境條件差;相關管理人員對體育社團的校外資源拓展認識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麗.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社團的現狀及運作模式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32-33.
[2]王宇航,李剛,谷化錚,等.黑龍江省大學體育社團管理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35(6):62-67.
[3]閆升.湖北省高職院校專業社團運行管理機制的創新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6):103-106.
作者:徐桂蘭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
- 上一篇: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條件現狀與對策
- 下一篇:現代科學技術在體育運動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