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體育論文:略論鄉村體育的問題與策略

時間:2022-02-04 05:02:56

導語:鄉村體育論文:略論鄉村體育的問題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體育論文:略論鄉村體育的問題與策略

本文作者:章飛祥工作單位: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阜陽市農村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民的體育意識淡薄,對體育運動的認識不足針對研究對象隨機抽取不同性別、年齡的300戶農村居民,共計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0份,有效問卷284份,有效率94.7%。調查對象的性別、年齡結構見表1所示:阜陽市農民對體育的認識及對體育的態度見表2,從中發現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和認為沒有必要參加體育運動的農民占了很大比例。調查表明,現階段阜陽市農民對體育健身活動的認識不足,體育意識淡薄,對體育的認知水平較低,嚴重阻礙了農村體育運動的發展。阜陽市大多數農民的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由于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質較低,很多農民認為“勞動就是鍛煉”、“健身活動是城里人的事”、“沒病就是健康”等,形成了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錯誤認識。農民的錯誤觀念還嚴重影響到孩子,他們鼓勵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只關心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差,對孩子的體育運動或玩耍卻持反對態度,嚴重忽略了體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對農民的訪問調查,現階段阜陽市農民的業余活動大多局限于看電視、打麻將等,很少有人在空閑時間參與體育健身活動,這種滯后的農村體育觀念,嚴重制約了農村體育的發展。這說明大多數農民的體育意識淡薄,還沒有正確理解體育健身活動的真正意義和目的,更沒有體會到體育健身活動帶來的好處和樂趣,缺少自覺投入和參與意識。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缺乏體育場地與設施據走訪調查顯示,現階段阜陽市農民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體育場地,只有在學校或事業單位才能見到籃球架、乒乓球臺等簡單的體育設備,而在運動場地上進行體育運動的大多是教師、學生以及鄉鎮工作人員,幾乎沒有農民在學校或事業單位的運動場地上進行體育鍛煉。從表3中可以看出農民參加體育運動一般都在庭院、田間地頭、空地里進行,而到學校或集鎮的運動場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卻很少,這表明農村農民很少會有人跑到離他們較遠的學校或集鎮上去進行體育鍛煉,并且學校的體育設施也很少,根本無法滿足廣大農民的需求,發展農村體育迫切需要加強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阜陽市農村經濟的發展一直處于較滯后的狀態,農村缺乏體育場地設施與阜陽市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受國家計劃經濟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模式的影響,導致城鄉體育發展的差距不斷增大,而很多人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體育的發展。經濟的滯后、體育場地設施的匱乏,嚴重制約著農村體育的發展。農村體育管理機制不完善,體育專業人才短缺在對阜陽市近20個鄉鎮政府進行走訪調查后發現,幾乎沒有鄉鎮政府設立專門的體育管理機構,更沒有管理農村體育的專業人才。調查表明,阜陽市現階段農村體育工作人員極缺,有些鄉鎮分管體育的工作人員是兼職的,缺乏體育專業知識,有些鄉鎮根本沒有管理體育的專業人才。鄉鎮政府的組織領導機構是農村體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組織管理機制是開展農村體育運動的基本保證。目前很多鄉鎮還沒建立體育管理機構,沒有把農村體育運動作為繁榮農村經濟和豐富農民文化活動的措施,這主要是體育管理機構還不完善、地方政府領導片面追求政績所導致的。當前,農村健身指導員的缺乏,農村體育比較散亂,給農村體育活動的開展帶來困難[2]。由于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的影響,基層體育工作留不住體育人才,專業體育人才也不愿深入到農村。由于農村體育發展缺少體育知識、技術、組織管理等原因,導致農村體育發展緩慢。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緩慢間接影響農村體育的發展在對阜陽市農村學校走訪調查后發現,在阜陽市的農村學校中,雖然已基本上擁有籃球架、乒乓球臺等簡單的體育設備,但學校體育的開展一直處于停滯狀態。學校體育課程被其他課程占用的情況嚴重,學校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漠不關心,很多學校只重視學生的升學率;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重視孩子的體育發展情況,忽視了孩子的全面發展;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大多數是其他教師兼職,體育課程多數是“放羊式”教學,嚴重影響了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只有學生的德、智、體全面協調發展,才能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才。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體育的發展。

相應的解決對策

加強體育宣傳,提高認識,培養農民體育鍛煉興趣和意識針對阜陽市農民的特點,多采用直觀、簡單的宣傳,建議體育工作人員多借助廣播、電視、宣傳欄、報紙雜志、新聞媒體等,大力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和相關知識。利用體育專業人才的現身說法、宣傳圖片,重點發揮體育指導者的帶頭作用,在農村建立起適合開展農村體育的良好場所,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在宣傳時要以科學、健康的鼓舞人心的口號改變農民的傳統觀念,積極糾正農民對體育的錯誤認識,加大體育健身的宣傳力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體育鍛煉意識。基于農民的心理感受,從傳統文化對農民的影響出發,加強農民內在體育意識的培養,加大對“全民健身工程”的宣傳,從根本上提升農民的健身意識,樹立“花錢買健康”、“少吃藥、多流汗”的新型體育觀[3]。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強農村體育場地與設施建設體育是一種較高層次的享受,只有農村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農民衣食無憂、恩格爾系數普遍降低后,農民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參與體育健身鍛煉。經濟是體育的基礎,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是影響農村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體育設施又是發展農村體育的基本條件,只有加快發展農村經濟,才能確保農村體育設施的快速建設,進而促進農村體育的快速發展。建議鄉鎮政府在黨中央“三農”政策的正確指引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帶領廣大農民迅速致富。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經濟與體育的統一規劃、協調發展,不能只關注經濟發展而忽視農村體育的發展。盡量破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束縛,以城市體育帶動農村體育的發展。在當前農村體育設施嚴重匱乏的情況下,可以先合理利用學校的體育設施,使之成為現階段農村體育發展的“捷徑”,同時要加快農村體育設施建設。作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側面,有朝一日,當農村體育不再滿足于一張乒乓球臺、一副籃球架的水平時,大眾健身條件的城鄉差距越來越小,那才是幾億農民真正的小康之日,也才是中華民族體魄強健之時[4]。完善體育管理機制,培養、吸收體育專業人才縣級政府應確立鄉鎮體育發展的目標,將農村體育的發展納入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目標的考核內容,納入鄉鎮工作人員政績的考察內容,同時鄉鎮政府應把體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之中,推動農村體育快速、有序、協調地發展。加強鄉鎮政府在農村體育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在現有的體育管理體系下,各鄉鎮政府應根據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規劃與發展目標,確保農村體育的規范化、長效化、科學化、制度化發展。同時,引進和培養專業的體育人才,加強培養專業的體育組織管理人才,制定優惠政策以吸引體育專業大學畢業生到鄉鎮體育管理部門工作,確保農民體育事業在農村健康、科學、持續地發展。加強農村學校體育管理,促進農村體育的發展通過對學校、學生家長和教師進行體育價值的宣傳,改變學校、家長和教師的傳統觀念,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農村學校應加強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使學生能正確認識體育及體育發展的重要性,體育教師應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會學生體育文化知識和體育運動技能,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喜愛,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為農村體育“下一代”的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條件,同時還可以組織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和改變其家庭,從而帶動家庭其他成員參與體育鍛煉,進而改變整個農村的思想面貌,讓健康、科學的體育觀念滲入到整個農村地區,促進農村體育的迅速發展。農村學校的體育承擔著發展農民體育的重任,發展農民體育要借助學校體育的力量,才能促進農民體育的可持續發展[5]。

阜陽市農村體育目前還處于低水平發展狀態,應從提高認識入手,加強建設與管理,培養引進體育人才促進農村體育的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體育的健康、和諧發展已經迫在眉睫、勢在必行。然而農村體育的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系統工程,盡管其發展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是在國家政策的正確引導下,經過政府和農民的共同努力,相信有朝一日阜陽市農村體育一定會取得輝煌的成績。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相信越來越多的農民會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體育將成為農民調節生活節奏、改善健康狀況、提高生活質量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