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體育鍛煉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系
時間:2022-09-18 10:37:56
導語:淺析體育鍛煉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大學階段,大學生正處于逐漸成熟的時期,一般而言,都有貪玩好動的習慣。培養他們鍛煉身體的習慣,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教育引導,而且還應該將體育鍛煉在課內外相配合以促進良好行為的養成。
一、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分析
(一)家長的重視不夠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對大學生關懷備至,大多數家長認為給孩子足夠的錢就可以了,卻忽視了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有助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二)學習壓力大
大學“寬進嚴出”的政策已經實行多年,在學院嚴格教育的環境下,學習壓力大這一問題不能從源頭上得到解決,這種壓力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表現為情緒低落、上課精神不集中等不良情緒,體育鍛煉可以使大學生的不良情緒得到發泄,對于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有很好的作用。當今大學生的課業越來越重,學分制度極為嚴格,老師對學生的培養也只是重視其在主要學科方面的成績,從而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在體育方面的知識學習和體育鍛煉,導致大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大部分是靜坐狀態,寒暑假回到家后,也是坐著看書、做作業或上網,久而久之讓他們養成了不喜歡運動的習慣,在走出社會后,他們也習慣“宅”在家里,忽視體育鍛煉。
(三)缺乏專業技能訓練
在大學體育課教學時,體育教師讓所有學生在整堂課進行同一種活動,雖然他們會感到體育課帶來的快樂,但是他們的體育素質因為沒有進行專業系統的訓練而得不到提升。當他們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后,因為工作而導致運動時間大大減少,缺乏專業的體育鍛煉技巧而忽視了鍛煉。長跑運動對大學生的毅力和耐力訓練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這種品質對大學生的發展是有長遠影響的,這項運動與大學體育課專項訓練依然息息相關。
二、運用體育鍛煉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策略
(一)從興趣入手轉變大學生體育鍛煉觀念和養成正確鍛煉的方法
現代的大學生在體育課上不喜歡跑步,更談不上對跑步有興趣,但是速度和耐力素質是身體的兩大基本素質,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學生跑步的興趣呢?通過觀察,男生普遍喜歡踢足球,體育教師可以給學生開設足球課,講授足球知識,組織足球賽事。通過這種方式轉變大學生的觀念,從喜歡足球慢慢喜歡上其他的體育鍛煉。課堂的內容講授完畢后,教師應當及時對大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大學生進行記憶,找到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點。教師在大學生進行活動時,注意對大學生進行觀察,發現大學生有一些不規范的動作時應當及時進行糾正,現在的手機都有拍照記錄功能,所以教師可以將大學生不規范的動作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進行課堂內容展示時運用圖片將更加有說服力,因為很多大學生都有逆反心理,沒有觀察到自己的動作就很難信服是自己的問題,所以教師用照片找出他們的不規范動作后,他們將努力進行改正。有了規范的動作后,他們做各項運動才會更加有意義。
(二)提高大學生自主鍛煉的興趣
在課堂中加入趣味性元素能培養大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情境體驗中熏陶和塑造大學生的綜合品格,能夠有效激發大學生內在潛能,這對大學生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一大挑戰,讓大學生在共同完成任務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一方面要培養大學生對體育單項的技能,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一定的愛好,另一方面也要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在這些體育開展的項目中都無法發揮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團隊意識的培養方面欠缺需要開展拓展訓練來彌補這一缺陷。例如,學籃球等體育競技時,體育教師在完成基本知識理論知識傳授后,就可以把一個班級的大學生分成兩個團隊,形成對抗式練習,同時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內容,這樣不但可以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心理素質也可以得到增強,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會再有一種倦怠感,他們會喜歡上主動鍛煉,愛上體育運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在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對行為規范訓練的落實有時不到位,沒有從細小處入手,有待完善地方還很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告訴我們,行為規范養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恒。
作者:唐昊 單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姚證.簡述高職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自我鍛煉習慣[J].時代經貿,2012(5):46.
[2]張建明.淺析小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J].學周刊(b版),2013(12):113.
[3]潘岸東.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J].美與時代(城市),2013(7):98.
- 上一篇:體育鍛煉安全防范能力研究
- 下一篇:論初中生體育鍛煉興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