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體育新聞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時間:2022-06-21 09:47:59

導語:網絡體育新聞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體育新聞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一、網絡體育新聞娛樂化傾向的具體表現形式

在傳統的報紙、電視媒體之上,我們所看到的新聞無論是標題,還是內容,都十分注重規范化與高度概括性的原則,只對事實本身作出簡明扼要的闡述。網絡媒體的出現似乎打破了這一傳統新聞格局,網絡新聞在不斷探索受眾好奇、從眾等心理,在此之上融入能夠激發受眾心理的內容,使得受眾主動點擊觀看。網絡體育新聞的具體娛樂化傾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新聞標題力求個性,任意夸大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意識中,文章的標題會對內容起到總結性作用,但網絡新聞似乎并不安于此種現狀,不可否認網絡新聞同樣深刻地發揮了新聞標題的靈魂性作用,且將這一作用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為吸引受眾的目光,網絡新聞人在標題上可以說“費盡心思”,緊抓新聞的刺激點,利用幽默詼諧的口語或是色情性語言等來定義標題,如2015年10月26日騰訊網的一則新聞《見紅!魯尼止血用“口香糖”?》,咋一看題目,不禁讓人大發奇想,題目中體現了暴力、比喻、夸張等多種手法,充分調動了受眾的好奇心與觀看欲,吸引了大批受眾的目光,也贏得了網友的紛紛點擊,如此的題目也算達到了良好的傳播目的。

2.新聞報道內容的重點出現轉移

新聞報道具有多種形式,如系列報道、追蹤報道、拓展式報道等,就體育新聞而言,單從賽事本身來呈現并不能完全滿足受眾的求知欲,所以不免要對參加賽事的人進行深入拓展,但從目前體育新聞的發展現狀來講,反而將體育運動員的個人報道作為了重點來突出,將其各類花邊新聞重點呈現,關于賽事的說明卻少之又少,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跳水女皇郭晶晶備受關注,在新聞報道中媒體也不斷揭示出了關于郭晶晶的戀愛經歷,相比賽事情況,郭晶晶與富商之子霍啟剛的戀愛似乎更成為了媒體的報道重點,郭晶晶“跳水女皇”的名號也漸漸被“貴婦人”所取代,其后我們總會看到郭晶晶以豪門太太的身份出席各類活動,可以想象一下,多年以后,大部分受眾會知道郭晶晶是霍啟剛之妻,還有多少人了解她跳水的輝煌成就。

3.新聞報道形式的多樣化

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雙向互動性,隨著這一特性的擴大化,信息接收者的地位也由被動變為主動,他們可以隨時參與事件的互動,對事件發表自身的觀點,為了利用網絡這一特有優勢,各新聞版塊特設有娛樂化的互動專欄,體育愛好者可以隨時隨地實時互動,并與“同道中人”溝通交流,甚至可以創建自己的微博、微信等體育運動虛擬社區,時刻與人分享自己的運動心得。除互動性平臺的建立外,在體育新聞的報道形式上也力求新奇化,如對某一體育賽事進行排名時,可以引用武俠劇中的列表排名形式,更具情節性與故事感,如“英雄榜單”“武林爭霸”,還有《20大NBA神兵利器:科比倚天劍,詹姆斯堪比屠龍刀》《韋德夢幻迷蹤步再現江湖,單節17分交完美答卷》等標題的呈現。

二、網絡體育新聞的娛樂化傾向對學校體育教學的雙重影響作用

對于學生而言,在校期間是接觸體育最為全面、系統、理性的階段,而體育教學一直是各大學校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大學,體育課一直是學生的必修課程,學校體育課程主要以體育教學、課外鍛煉、業余訓練、運動競賽等形式而開展,以培養和塑造全面發展型人才為主要目的,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與手段。隨著當今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教學改革的深化,“全民體育”、“終身體育”等關鍵詞成為本時代的熱點討論詞匯,在網路數字化背景下,足不出戶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們對體育運動接觸得越來越少,使人類身心健康嚴重失調。另一方面花邊體育新聞的不斷報道會使他們的思想觀念有所偏離實際。1.積極影響(1)利于多媒體教學的展開就體育課程本身而來,它與其他文化課程有著本質性的區別,它是遵循人體的生長發育規律和身體的活動規律,通過身體鍛煉、技術、競技比賽等方式來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文化生活的目的而開設的一門課程,與其他課程最大的區別在于體育課主要是以實踐為主,這就意味著教師高強度的示范與學生快節奏的跟隨,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會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效果起到極大的提升作用。教學方式從傳統方式到多媒體教學的改革對教師來講具有更多優勢,首先是對自身體力的一種保留,其次就是利于同學記憶,電子版的課件形式更加多樣化,便于調整與修改,對于重點難點內容也可作出特殊標記,加以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省時省力。(2)利于體育精神的傳播對于學生來講,多樣化的課堂形式更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再加上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更具有對偶像無限崇拜的心理,當他們看到“十佳球”等激烈的賽事場面就會熱血沸騰,當他們看到關于某一體育偶像的紀錄片便會無比崇拜,無論是這一體育項目,還是某一體育明星都會成為他們熱愛體育運動的全新動力,關于體育明星的宣傳紀錄片等報道形式是對體育明星個人成就的一種展示,同時更是對體育精神的一種傳揚與歌頌,如關于籃球明星姚明的紀錄片———《姚之年》,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姚明在NBA從“菜鳥”到巨星的全過程,部分細節展示深入人心,使人們看到了擁有無限光環的姚明背后的心酸與血淚,也使得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任何成功都需要真正的付出,使他們對體育心生敬仰之情。2.消極影響(1)懶惰心理生活網絡化、工作網絡化、學習網絡化成為了現代人普遍的生存現狀,作為學生群體更加急于個性的表達,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網絡的出現正為他們提供了表達情感與接收新事物的廣闊平臺。體育運動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活動,只有親身去體驗了才能夠真正獲得能量與自信,但由于目前網絡之上鋪天蓋地的體育新聞,再加上趣味性的融入,大部分學生顯然更愿意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觀看新聞之上,很少有人會自覺去體驗體育實踐活動,體育新聞過分注重娛樂,卻缺少了帶動與提倡性的引導作用,使得學生漸漸成為了“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可以說網絡使人類身體變得懶惰,這也是體育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與挑戰。(2)看客心理魯迅先生曾在《阿Q正傳》《祝福》等多部著作中深刻地描繪過看客心理的具體體現,在人類的內心深處也多多少少會存在這一心理,向外表現為好打聽他人隱私,以他人的悲傷作為自己的快樂。體育新聞的娛樂化傾向從某一程度來講是為了迎合受眾的這一心理,打開任一新聞網站的體育專題板塊,大部分的版面都被“身材火爆的美女拉拉隊”或是“某體育明星的各種戀情”等占據,再配以十分搶眼的圖片,受眾對于體育賽事或是運動員本身的成就也許毫無興趣,只是為娛樂而去點擊。網絡媒體似乎也很樂意迎合受眾這一看客心理,色情性、爆炸性的體育內容更能夠收獲高的點擊率,例如近期震驚體壇的“奧多姆腦死亡”事件備受關注,無論是他的極端性行為,還是其妻子的家族動態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占據體育版頭條,如今該事件基本歸于平靜,相信90%的受眾知道了奧多姆,并會將“”“”等敏感詞匯同他結合起來,又有多少人會知道他在體育上的成就。(3)畏懼心理對體育明星的全面報道根本目的是為了傳播體育的內在精神,在各明星的采訪報道中我們了解最多的就是他們的心酸史,當媒體對這一切背后的故事過多關注的時候,就會使受眾產生對體育敬而遠之的心理,當家長看到了這一職業背后的艱苦故事,試問還有幾個家長會讓孩子選擇當一名運動員。(4)盲從心理在網絡之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在不斷挑戰某些極限運動,如徒手攀巖等,尤其是在歐美國家,十分盛行,不少挑戰者會曬出自己的挑戰照片,干別人不敢干的事在學生看來是很酷的,所以有時他們會進行盲目效仿,或許只為拍張照片,發在朋友圈,獲得別人的點贊。殊不知這一運動需要具備的身體條件及具有的危險性。

三、對網絡體育新聞消極作用的應對策略

1.加強體育意識培養,提高學生自主鍛煉能力

體育的傳授并不能單單靠對體育的簡單夸贊或是教會學生基本的體育動作就能夠完成,更需要做的是使學生能夠從意識上真正接受體育。從社會學角度來看,要想使體育得到進一步發展,首先要清楚當代社會人群的生活需求與精神需求,要時刻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使事物的發展符合時代的潮流,與社會需求達到高度一致。具體可尋找體育傳播發展最佳的契機點,如“養生熱”“減肥熱”等,媒體上關于養生、減肥科學真偽的討論也空前活躍。這時體育不妨借此之勢,深入分析體育運動受眾人群的心理需求,例如對于學生等年輕群體來講,減肥、青春、美麗等是他們永恒的話題,媒體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正面的推廣與倡導,特別強調強健體魄、科學瘦身等,進而不斷促進體育健身運動的廣泛開展,使大眾內心產生一種自我的激勵,心懷“我要美、我要健康、我要運動”的潛意識,而這種意識也會促進他們的自主鍛煉能力。

2.創新發展體育設施,激發學生好奇心理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時刻推動著體育建設的發展,一些新興的體育設施用品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物質保障,也增加了人們對體育運動的廣泛興趣,如“活力π羽毛球拍”的研發,在傳統羽毛球拍上加入高科技研發的芯片,對打球運動軌跡進行抓捕分析,便能時刻捕捉到打球過程中的拍面速度、擊球角度、擊球點、擊球力度、發力曲線、軌跡三維運動圖及運動分析結果等信息。類似于這樣的高科技體育產品為全民體育奠定了創新型的物質基礎。各大網絡體育媒體可以以此作為素材,積極提倡運動理念,這遠比報道明星的花邊新聞要有價值得多。

3.積極發揮明星效應,傳達體育正能量

針對體育理念傳播,可以將娛樂化性質融入其中,利用明星效應來引導大眾關注體育,愛上體育運動。例如在《奔跑吧!兄弟》第一季某期中,組織明星們在浙江傳媒學院體育館內舉行“室內運動會”,場地的布置別開生面:體育館被改造成了一個小型“游樂園”,紅綠兩隊需完成蹦床取球、障礙運球、滑道運球、巨手投球四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暗藏“殺機”,各位明星在上演了一場激烈的“爭斗”,種種窘態讓觀眾笑聲不斷。《跑男》將體育運動與娛樂合二為一,將觀眾的目光從娛樂至上拉回對體育精神的思考,勢必會為社會傳達一種體育正能量,使學生爭相模仿,為全民體育奠定強大的群眾基礎。網絡體育新聞的娛樂化傾向對學校體育教學起到雙重影響作用,一方面可以為教學提供豐富的案例與示范,對體育精神也起到廣泛的傳播作用,但過度的娛樂化傾向更容易使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懶惰、畏懼、盲從等消極心理,進而影響體育的教學效果。對此,網絡體育媒體要重新定位,要根據學生需求,加強體育意識培養,提高學生自主鍛煉能力;創新發展體育設施,激發學生好奇心理;積極發揮明星效應,傳達體育正能量。

作者:唐迅 單位:成都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孫鵬飛.淺析網絡體育新聞娛樂化[J].新聞世界,2011.

[2]宮懷宇.體育新聞過度娛樂化的傾向[J].新聞愛好者,2010.

[3]張鳳麗.多重視野解讀體育新聞娛樂化的合理性及其發展[J].采編,2015(2).

[4]魯鵬.網絡媒體體育新聞娛樂化現象的透視與反思[J].中國報業,2012(4).

[5]劉泓.試析體育新聞報道中的英語敘事:以新浪體育頻道NBA報道為例.新聞窗,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