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時間:2022-03-13 09:38:02
導語: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體育運動,對于提升國民身體素質有著積極意義。在學校體育運動中,安全管理是一個需要時刻關注的重要問題,只有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體育運動的價值才能夠體現出來。在學校體育運動安全管理中,各項安全預防措施是構筑運動安全防線的前提與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安全防線。加強安全預防管理,能有效對各種運動安全風險因素進行控制并消滅,降低其演化成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在體育運動開展過程中為運動者提供切實的安全保障。因此,基于預防思維開展體育運動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體育運動與安全防護》一書共4章,以體育運動的安全防護為主要探討內容,深刻闡述了基于預防思維的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理念。第1章強調的是觀念上的預防思維,通過闡述劉翔、桑蘭等著名運動員的運動傷害案例,促使參與體育運動的人建立強烈的安全預防觀念。第2章講述了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第3章是從具體運動的角度來探討安全預防問題,涉及到網球、籃球、羽毛球、滑冰、攀巖、游泳等運動項目,每種運動的安全預防措施各不相同,有些主要強調的是熱身,有些則還需要重視設備安全。第4章基于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來探討安全預防管理問題,其中闡明了體育教師需要重視的預防原則以及學生應遵循的預防原則等。根據書中建議,結合現實工作,體育運動組織者或運動者可以有效提高安全預防管理水平。作者指出,預防觀念是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體育運動組織者和參與者若是都能夠建立強烈的安全預防觀念,則可以大大降低運動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例如在體操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每天開始訓練前都需要認真檢查和測試各項體育運動設施是否處于安全的狀態,運動員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訓練等,確保無安全隱患后再進行訓練。又比如在跳馬運動訓練中,在每天的訓練開始之前,必須對跳馬的防滑性能進行檢測,并且周邊的安全護具也要認真擺放好,這樣既可以有效防止運動員在跳馬訓練過程中因為手滑而跌落,更可以防止跌落后因為缺乏護具而導致身體傷害。有些教練員或運動員認為這些訓練前的檢查環節比較繁瑣,會耽擱訓練時間,往往根據自己的日常訓練經驗草草檢查了事,但是一旦因此而引發了運動傷害事故,其對受傷者生命健康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一個小小的安全隱患就會導致終生遺憾,輕則告別運動生涯,重則身體嚴重損傷。從安全管理學的角度來講,在體育運動開展過程中,安全風險隱患隨時都存在,若具備強烈的預防觀念,在每一次體育運動開展之前,運動者或者運動組織者都應認真進行安全檢查,不放過任何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細節,有效且徹底排除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安全隱患因素。
在現代社會,運動安全觀念逐漸普及,一些較為明顯的風險因素會被及時關注并處理,但是一些風險細節則容易被忽視。在現實中,由于預防觀念不夠強,不少運動員或者教練員缺乏足夠的耐心認真檢查每一個安全細節,當運動過程中出現動作失誤的時候,這些被忽視的安全細節,就會變成極大的風險因素,甚至可能造成難以預料且無法挽回的惡劣后果。因此,預防觀念的建立和強化,是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可以通過理論闡述、案例展示等運動安全教育,讓預防觀念深入到每一名運動者的心中;另一方面是制度建設,將預防措施變成強制執行的各項制度,只要制度有效運行,預防措施就有保障。作者認為,不同的體育運動形式,其安全預防措施也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體育運動管理者和參與者掌握一些基本運動形式的安全預防措施,這是做好運動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以游泳和攀巖為例,二者的安全預防措施就不一樣。游泳運動的安全預防,包括游泳運動前對游泳環境的檢查,游泳救生設備的檢查,游泳運動員身體狀況的檢查等,如果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則及時改正,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強行開展游泳運動;在游泳運動開展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關注游泳遠動員的運動狀況,若是發現運動員在游泳過程中出現了危險狀況,則要及時干預或施救,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員擁有一定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控水、人工呼吸等;在游泳運動結束之后,要關注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并且對整個游泳場地和環境進行檢查,確保沒有問題之后再離開。戶外攀巖運動的安全預防,首先是對于攀巖運動人員的考察,只有具備基礎攀巖技能的人才能夠參與攀巖,若是不具備攀巖技能,則需要先在室內接受相關訓練,才能參與此項運動,此外,對于身體素質較差,例如心臟病或哮喘病患者,盡量不要進行攀巖運動,因為攀巖屬于強體力運動,容易誘發病癥,增加攀巖運動的安全風險因素;其次是對攀巖環境的考察,攀巖環境需要有一定的運動挑戰性,同時更要注重安全性,這些都需要提前進行考察;再次是攀巖設備的檢查,攀巖過程中,設備是保障運動員安全的物質基礎之一,其主要包括攀巖索、安全鎖、主繩、巖釘、膨脹釘、頭盔、攀巖鞋、防滑粉等,設備安全預防的要求是設備齊全且質量達到要求,攀巖運動之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攀巖運動中遇到危險,設備齊全可以增加安全保障系數;第四是攀巖天氣的選擇,雷雨、大風、大霧、高熱等天氣都不適合戶外攀巖,極端或變化多的天氣,容易給攀巖活動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風險因素,因此最好選擇晴朗、陽光柔和的天氣;最后就是在攀巖的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安全規范動作來做,該做的安全措施必須做好,在每一個節點,都要做好對應的安全措施,如打好膨脹釘,然后掛好安全繩,如此即使失手或者腳滑,也有安全保障。通過以上對比可知,不同的運動項目,安全預防措施是不同的,在進行體育運動安全管理工作時,需要關注這一點。有些運動項目,還需要關注心理因素,運動過程中由于情緒導致的沖突也容易演變成為運動安全事故。
作者強調,加強運動安全預防管理工作,能夠極大地降低運動安全風險,但是由于體育運動中始終存在不可控因素,因此還需要加強運動救護知識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在平時,對于運動組織者和運動參與者進行急救知識的訓練,實際上也是一種預防思維,等到運動安全事故發生的時候,這些急救知識就可以派上用場,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運動安全事故中受傷者的存活率,為最終的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例如在籃球運動過程中,兩名球員在跳躍投籃的過程中發生了身體沖撞,導致其中一人胳膊脫臼且腿部嚴重骨折,這個時候就不要隨意拖著手或腳搬動受傷者,而應該冷敷脫臼傷處并迅速尋找專業醫療救護;又例如在游泳運動過程中,某運動員因為抽筋等因素,導致出現了溺水事故,那就要迅速使用救生設備將其救起,然后進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以免錯過寶貴的急救時機。運動救護知識的學習途徑主要有兩個:第一是自學,讀者可以購買安全救護方面的書籍,然后根據上面的知識點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觀看互聯網上的安全救護視頻進行學習,這種方式更加直觀和具體;第二是參加救護知識培訓,為了提高社會整體安全救護水平,從事社會安全工作的公益組織經常會組織救護知識培訓,這些培訓基本上是免費活動,社會民眾可以免費報名參加,學習基本的安全救護知識。學習安全救護知識之后,社會民眾還應找機會進行實踐訓練,這樣才能做到臨陣不慌,真正將安全救護知識應用到現實的安全救護工作中。對于經常參加和組織體育運動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而言,安全救護知識的學習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這是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遇到安全損傷時,能夠減輕損傷,甚至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部分學校也開設了安全救護的相關課程,師生都應該主動學習,掌握必要的、常見的安全救護知識和技巧。從社會角度來看,我國目前正在推動全民體育運動事業發展,并且要求各級學校加強體育運動教學,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鼓勵社會民眾主動了解和學習必要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在遇到運動安全問題的時候,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施救,從而幫助遭遇運動安全事故的人提高生命健康保障。
總之,《體育運動與安全防護》一書基于預防思維,強調預防是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的核心方向,它既能夠化解安全隱患,又能夠解決安全管理問題,還能夠在運動安全事故發生后提供更有效的補救措施。從學校體育運動安全管理角度來講,學校可以通過加強安全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安全預防觀念的強化,讓每一位參與運動的師生都具備安全預防意識以及安全急救知識和技能,從而有效保障自身及身邊同伴的運動安全。學校應該讓預防意識滲透到每一位師生心中,滲透到體育運動的每一個環節,每時每刻都高度重視安全預防工作做好,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風險細節,最大程度提升體育運動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韓雪 吳翔
- 上一篇:民辦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 下一篇:高校培育中華體育精神的應然與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