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課練”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2-03 11:25:25
導語:“課課練”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課練”是在體育教學中以針對性的鍛煉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教學形式,它既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好辦法,又是對體育課程的重要補充。小學的體育教育是學生為身體素質打下基礎的階段,體育特長的挖掘、技能的培訓與發展都十分重要,這就需要想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課課練”。本文通過對“課課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析,希望能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
關鍵詞:課課練;小學;體育教學
“課課練”是我國面對青少年普遍偏低的體質現狀,對中小學教育提出的重點教育改革舉措[1]。“課課練”經歷了在教育中興衰的變遷過程,但它在體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重新將“課課練”作為提升小學生體育素質的教學手段,不僅是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更是教師提升學生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課堂運動負荷的有效方法。
1小學體育“課課練”的定義和意義
在體育發展中,“課課練”是指在每節體育課中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做身體素質鍛煉,如: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俯臥撐、50米往返跑等。通過這種方式,結合校園設施條件、小學生自身實際素質情況、教學內容要求等,科學安排小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鍛煉,這其中包括耐力、靈活度、力量、速度、柔韌度、敏捷度等基本身體素質的練習。在教學中,“課課練”是教學內容的補充與延伸,是為鍛煉的全面性體現而進行的對身體是補償性鍛煉。小學階段學生紀律松散,進行隊列練習能從意志力和耐力上對學生做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從而提升自我約束力。體質因人而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體能素質的觀察與了解,從學生的體能素質弱項入手,用具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從體能素質弱的方面有所提升[2]。
2小學體育課堂上“課課練”的存在形式
2.1隊形隊列:隊形隊列的訓練是以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自控能力為宗旨,在鍛煉學生注意力、耐力和自控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隊形隊列的整齊有序可以快速調動隊伍,節省教學時間,提升教學速率。2.2身體素質: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一切活動的基礎保障,從學習的基礎性建設練習到生活中的全方位發展,都需要學生有良好的體魄做支撐。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各項素質鍛煉服務于身體素質的鍛煉,不僅能保證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術的掌握和運用,也能實現堅毅品格的成功塑造。2.3誘導輔助:教學內容上,教材作為書本上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需要“課課練”做適當的補充與完善,為學生的體育課提供誘導性、輔助性的鍛煉。這樣不僅能對教材知識進行專項訓練,也能通過動作的遷移來學習教材。2.4興趣帶動: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課課練”與獎勵性內容相結合,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為引導,帶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和自身體育意識。
3小學體育“課課練”的具體應用
3.1輔助性鍛煉:“課課練”可以在改革教材時為教學內容服務。如,在踏跳技術與蹲踞式跳遠助跑的結合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課課練”內容安排成單起雙落的跳躍練習;在快速跑體育教學中,可以將“課課練”安排為主教材教學前進行的原地高抬腿、原地快速跑、原地快速擺臂的鍛煉,在快速跑教學后把“課課練”安排為蹬跑和扶墻后蹬跑的訓練,發展學生的體育素質[3]。3.2補充性鍛煉:體育教學中的全面性原則是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指導,發展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在教學中,“課課練”可以作為教材的補充,如教材教學內容是關于跑的,“課課練”的內容選擇上就應以上肢力量的發展練習為補充性練習。3.3專門性鍛煉:體育技術在一定層面上具有特殊的專業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應針對不同的體育項目進行專門性的鍛煉來增強學生自身體質。如:在球類運動教學中,教學前后對移動的訓練;在武術運動教學中,對柔韌性的鍛煉等。3.4多樣性鍛煉: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在實際鍛煉中練習密度大強度小,為體現體育課的本質,應適量安排強度大密度小的鍛煉項目。如:在翻滾類項目教學中,可以安排接力賽、跳繩等項目,將“課課練”安排在學生身體機能處于激發階段的時間段,對學生的關節、肌肉都有更好的鍛煉和發展,更有利于身體的超量恢復,達到提升體質的效果。3.5獎懲性鍛煉:小學階段的學生勝負欲較強,對獎懲有一定程度上的熱情,適度的獎勵懲罰會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小組活動的方式,為小組設定活動目標,并進行合理的獎懲體育項目安排,將“課課練”的內容與勝負相結合,能在提升興趣的同時達到提升身體素質的目的。
小學體育教學中,“課課練”能滿足現代體育教學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訴求,在以教學目標要求為基礎的教學進程中起到一定的補充完善作用,通過“課課練”的定期定時定強度的有效鍛煉,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自身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從而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精神,完善自我發展。
作者:施燕飛 單位:江蘇如皋市白蒲小學
參考文獻
[1]胡曉婷.小學生柔韌素質“課課練”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4.
[2]李京誠.中國青少年體能素質“課課練”創新研究[J].體育教學,2012,07(01):15-16.
[3]趙磊.“課課練”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運動,2013,19(03):126-127.
- 上一篇:咨詢服務企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
- 下一篇:“陽光體育”對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