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的“教”與“玩”

時間:2022-02-05 09:10:03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的“教”與“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教學的“教”與“玩”

體育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具有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教學教育中,把“教”與“玩”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教”與“玩”結合的提出

1.小學生的情趣特點決定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

作為體育教師都知道愛玩好動,是兒童的天性。在小學時期的學生,興趣廣泛,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間接興趣為輔助。這就要求小學的體育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出發,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的教學形式,寓教于玩,這樣既能增加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在娛樂游戲中體現體育教學的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在體育上得到發展,同時心理上也得到了滿足。

2.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教”與“玩”的結合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階段,其骨骼硬度小,韌性大,易變曲變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負氧能力差,易疲勞。這些都表明少年學生的運動負荷不能過大,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否則,不但起不到通過上體育課來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會給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3.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我們常常會遇到教師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這就說明體育教學只強調“教”是不夠的,還必須同“玩”結合起來,通過做游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

4.小學生的成才需求決定了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

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育人,即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人才,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應體現出能夠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個性、增強學生體質和培養學生思想品德,要達到這些要求,需要體育教師的精心教導和學生的自我鍛煉,

二“、教”與“玩”的結合的方法

1.集分結合

就是在體育課堂上,教師集中一段時間講授理論知識和練習規范,并加以一定的講解示范,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體育游戲形式進行應用。如,在講授身體平衡技能知識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單腿站立、單腿跳躍、單腿跳接力等比賽,有效地把“教”與“玩”結合起來。

2.課間穿插

就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趣味游戲,以活躍體育課堂氣氛,剌激學生運動神經的活躍。如,在教授體操課時,可在課間放一段歡快的樂曲,讓學生們嘗試按著音樂節拍以舞蹈形式做體操;在隊列練習時,穿插各種形式各異的花樣。

三“、教”與“玩”結合的要求

1.服務中心即為教學教改這個中心服務,把改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體育教學中“教”與“玩”結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寓教于“玩”“玩”通常用兩種情況,一種是單純的玩,既無要求無目的的憑興趣玩,一種是有要求要實現一定目的的“玩”,兩種玩雖然都以身體的運動為主要形式,但實際意義則完全不同。在體育教學中,提出“教”與“玩”相結合,是把“玩”作為教的輔導手段,以“玩”助學,以“玩”促練,也就是在“玩”的過程中要體現教的意圖,實現教的目的。

四“、教”與“玩”結合的實踐

1.增強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教”與“玩”的結合,豐富了體育教學形式和體育教學內容,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和心理需求,實現了教者與學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鳴。因此,在體育課堂上,學生就能精神飽滿、興高采烈,自覺、主動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2.強化了學生的體能鍛煉

在體育教學中,由于穿插了一些體育游戲,吸引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使學生的運動量增加,達到了運動負荷。通過“玩”達到了學生運動量,促進了體能的增強。

作者:郝俊杰 單位:山西省平遙縣襄垣鄉梁官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