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原因與對策

時間:2022-11-23 08:30:55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原因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原因與對策

摘要:文章展示了體育教學傷害事故的案例,分析了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生原因,指出了小學體育教學中防止發生傷害事故的措施,包括增強小學生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增加體育教學投入;家校合作,加強小學生紀律性;完善體育課堂安全管理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傷害事故;安全教育

體育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多在戶外或室內運動場地進行,課堂環境開放,小學生運動劇烈,很容易滋生各類安全隱患。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以往授課經驗,了解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傷害事故類型,通過具體的方法和措施加以規避,保證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安全,提高體育課程質量及教學有效性。

一、體育教學傷害事故案例展示

某校體育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在水泥場地上練習立定跳遠項目,完成基本動作講解和示范之后,指導他們分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A不小心摔倒,見狀,體育教師立馬將該學生扶起來,并詢問其身體是否摔傷,有無疼痛情況,得到該學生否定回答之后,教師讓其到操場邊上休息,繼續進行體育教學。次日,校方得到學生A手腕骨折在醫院治療的消息,安排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前去慰問。事后,學生A的家長以體育場地選擇不當、教學方法不正確,使孩子摔倒后手腕骨折為由,向學校索賠醫療費。校方依據《學校校園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的相關條款,與律師溝通,并請醫生鑒定,繼而與家長針對醫療費賠償進行友好協商,圓滿解決這一體育教學傷害事故。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發生傷害事故的原因

(一)學校原因

第一,一些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缺失,而針對體育課程的安全管理制度更是少之又少。體育教學觀念滯后及校方的不重視等,都使小學體育課堂過于混亂、松散、隨意。體育教學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很少被執行。部分農村小學體育基礎設施不完善,教學條件差,體育器材簡陋,場地凹凸不平,都會引發傷害事故。第二,學校體育教學投入過少。因財政資金來源單一,多依靠政府撥款,使學校沒有充足的經費更新體育教學器材,修繕操場、運動場等,以至于發生各類傷害事故。

(二)教師原因

第一,有些體育教師職業素養有待加強。受傳統教學觀念限制,體育教師并未依據小學生的身體、心理等,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科學規劃,無固定的教案,課程安排不合理等,甚至出現體育教師無故離崗的情況,這些都很容易使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傷害事故增加。第二,有些體育教師自身存在局限性,對傷害事故缺乏預見性。事實上,很多傷害事故都可以預測。例如,小學生自身疾病、動作操作不規范等,而體育教師由于缺乏重視,導致體育教學活動安全性低,各類校園體育傷害事故層出不窮。

(三)學生原因

第一,小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求知欲和表現欲強。他們愛鬧、愛玩、愛探索,但自控能力差,一味地投入體育運動,不知疲憊,高負荷運動之后,經常產生大口喘氣、大聲咳嗽的情況。小學生心血管發育尚不完善,長此以往,很容易損害他們的身體健康,而體育教師未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控制運動負荷,導致小學生的運動負擔增加。第二,小學生安全意識欠缺。受心理、年齡限制,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紀律性差,在體育活動中,稍有不慎,便會發生傷害事故[3]。例如,障礙跑過程中絆倒摔傷,磕破膝蓋、手肘;足球門欄固定不牢固,掉落壓在學生腹部等。

三、小學體育教學中防止發生傷害事故的措施

(一)增強小學生安全意識,加強安全教育

對于小學生來說,安全教育在其日常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學校和教師要認識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使小學生自小便樹立較強的安全意識,并在體育訓練中自我防范和保護。首先,將安全教育融入各學科教學中,以新聞、故事等方式,向小學生講述相關安全問題及體育課堂注意事項,以免安全教育過于枯燥,使小學生真正記到心里,應用到實踐中。其次,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采取安全講座、手工制作等多元體育安全宣傳方法。該項工作的實施需要學校、教師、家長等各方力量的配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小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減少體育課堂中的各類傷害事故。例如,某小學曾開展了一節“蛋卷娃娃”主題體育課,邀請公益機構教小學生制作手工蛋卷娃娃,用瓦楞紙制作操場、體育項目、傷害事故等各類體育課堂場景,以直觀的方式,幫助小學生樹立體育安全意識,效果非常好。

(二)增加體育教學投入

除了政府撥款以外,學校還應拓寬體育教學經費來源,以自主籌資或社會資助的方式,完善場地、器材、設備等體育基礎設施建設。依據本校體育工作開展情況,設置體育教學專項資金,每年劃撥定量資金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定期對學校體育設備設施等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維修更新,安排專人負責體育器材管理工作,確保其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增加體育教學投入,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將體育傷害事故降到最低。

(三)家校合作,加強小學生紀律性

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發生,家校雙方都有責任。其要相互配合,時刻關注小學生安全問題,以此使體育課堂事故發生率降低。家長要了解小學生的在校情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互動關系,制止小學生的一些潛在危險行為。例如,女孩子喜歡跳繩,家長要提醒她們注意來往行人,以免繩子打到別人。教會小學生如何辨別危險行為,并快速應對,使其面對體育傷害事故時能夠沉著應對,增強傷害事故免疫力。體育課堂之初,教師要給出明確的紀律要求,使小學生嚴格按照教師指令進行體育活動,禁止出現不聽指揮擅自行動的情況。諸多小學每年都會召開新生家長見面會,以該種形式建構良好的家校合作關系。體育教學傷害事故防控是會上一項重要內容,可邀請社區醫院疾控中心醫生、體育領域專家等為家長分享小學生體育傷害事故案例及規避措施等,增強家長對該項工作的認識及重視。

(四)完善體育課堂安全管理方法

首先,體育教師要增強自身安全意識,對小學生實施保護。以單雙杠練習為例,體育教師要事先對各類體育器材進行檢查,看其是否出現設備松動、老化情況,并及時與校方溝通,以免因體育設備問題,引發小學生體育傷害事故。其次,在日常體育課程教學中,將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個人。體育教師要全身心地投入體育課堂教學,注意力要時刻保持高度集中,增強自身責任意識。基于小學生的身心情況及個體特征考量,對體育教學任務、方法和體育項目等進行科學安排,能提高小學體育課程整體教學質量及效率,確保其安全??傊?,安全問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備受關注。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要明確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傷害事故類型和發生原因,結合體育課程教學特點及小學生的個體特征,從安全教育、教學投入、家校合作、完善安全管理方法等多個方面,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及安全管理工作加以落實。

參考文獻:

[1]戴雅芳.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5(33):112-113.

[2]康寧宇.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分析與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0):223.

[3]田勇,戴龍.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對策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1):64-65.

[4]許云豐.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對策探究[J].時代教育,2015(8):250.

[5]李海洋.小學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原因與對策[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30-31.

作者:黃偉龍 單位:平和縣九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