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師培養策略分析
時間:2022-08-27 09:59:52
導語:小學體育教師培養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考評目標逐漸多樣化,其中包含運動參與目標、運動能力數據、身體健康指標、心理健全指標、社會適應目標等,這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除了要兼備傳統體育科目理論外,還需要以新課程標準為范例進行參考教學,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并滿足學生體育需要。結合多樣化的教程考評目標,小學體育教師的培養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小學體育師范生的培養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1.提升小學體育教學專業學生鉆研個性化體育項目的專業能力高校要促進體育師范生選擇與自身特征相適應的運動項目,了解該運動項目的歷史和當前的發展狀況,對該運動項目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此外,有志將來從事小學體育教學的學生還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與鍛煉成效,掌握與該運動項目有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項目教學能力。2.培養小學體育教學專業學生有效解讀多項體育項目的能力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如果只掌握一項運動項目,在長期內容單一、枯燥的學習中,容易產生“體育教學內容比較單調和乏味”的感覺。為避免學生產生這樣的情緒,高校可豐富體育教學課程內容,激發他們對其他各類運動項目教學的興趣,并鼓勵他們對之進行研究。
(二)全面提高在崗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
1.教育部門與學校要承擔起相應的培養與監督職責
(1)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全面落實國家教育部門頒布的有關體育教學的規定,保證體育科目課時充足。保證充足的課時能增強體育教師對體育專業教學的信心,使其感受到自身的職業價值,從而促使他們安心從事體育教學,并努力進行教學創新。(2)教育部門和學校要不定期抽檢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要想讓小學體育教學取得一定成效,教育部門要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常態化的質量監測,讓體育教師具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意識,主動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鼓勵教師對體育教學進行創新,并經常走進體育課堂,對教學內容有特色、教學模式有創新的體育教師及時給予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激勵。
2.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在提升自身身體素質的同時,勇于接納新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比如,在體育課開始前,教師引導高年級的學生做熱身運動時,可引導學生根據該堂體育課程的核心內容自己選擇熱身活動項目,并自行設計熱身運動的開展過程,教師只是給予必要的指導,并在課后給予評價。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體育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利于課后學生自行組織體育活動,對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會有較大的幫助。
3.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特點提升教學設計能力
體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其教學技能的體現,而要做好體育教學設計,一定要結合學科和學生年段實際進行。比如,從生理上來看,小學生的骨骼彈力強、硬度差,一般不會骨折但比較容易形變;從心理上看,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想做好小學的體育教學設計,體育教師就要以上述的小學生身心特征為基礎,在教學內容中添加一些新穎的、可以訓練小學生協調性與柔韌度的體育項目,如體操、踢毽、武術等,這樣,不但能夠強健學生的體魄和豐富課程內容,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充滿趣味。總之,小學體育教師的培養,不僅要依靠教師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育部門和學校進一步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和對體育教師的培養力度,使其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專業能力,從而反哺教學實踐,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作者:劉榮幫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附屬恒大學校
- 上一篇:扶貧領域巡察談話提綱
- 下一篇:學科核心素養下中學武術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