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分析
時間:2022-05-25 09:03:16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指導思想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界定的健康標準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會方面都處于一種安寧完全的狀態”。具體是:一是身體不虛弱、沒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會適應能力強。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承、相互促進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小學體育教學主要以室外活動課程為主,在活動中教師要教給學生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外,同時還要教給學生鍛煉身體的能力和適應社會需求的各種體育娛樂活動能力,通過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雖然,影響學生身體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科學的體育鍛煉,對改善和提高學生的健康是最活躍的一個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第一;指導思想
一、“健康第一”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1.小學生年齡小,喜歡運動,喜歡模仿,喜歡在一種生動活潑的仿真環境中鍛煉身體。所以,對小學生的體育教學首先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樹立面向全體學生,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體育教育觀。第二,樹立終身體育觀,重視培養學生的體育態度、興趣、習慣,使學生終身享受體育的樂趣;第三,注重健康教育,通過體育和健康教育相結合,使學生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狀態。“健康第一”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面核心旗幟。體育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它是開啟小學生認知結構、傳授知識技能,為了今后更好地創造提供知識技能,進行創新能力開發,培養體育的興趣和習慣,使個體的個性和心理健康發展。體育教學直接目標已不僅是增強體質而是通過體育教學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2.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主體。在體育教學中,必須真正確立學生身體健康的主體地位,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關注學生的個人健康與身體發展,讓學生增加知識、理解力、技能和形成積極的態度來滿足自身現在和將來對健康和體育活動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了解影響健康的因素,發展增進健康的自我管理技能,為自己的生活、學習娛樂等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3.注重與他人的關系。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與其他人的關系。應該讓學生注意審視教師、學校和社會中自己與同學的有效關系;思考自己怎樣影響他人的健康,以及他人的態度、價值觀,從小傳授學習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能。小學體育教學,要以游戲教學為主,同時要求學生掌握多種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科學鍛煉身體的習慣。
二、更新教學觀念,優化課的結構
1.課程、教材、教學過程改革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促進教師教學觀念轉變,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一個核心,兩個結合的原則,即以“健康第一”為核心,建設身心全面發展與個性培養相結合、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地方特點相結合的原則。2.優化體育課結構。現代體育教學是提倡課堂教學結構多元化,根據課的類型、教材內容、組織形式、學生實際情況和人機體的活動變化規律,合理安排課堂結構,并在實踐中靈活掌握和運用,既要完成一節課所要完成的各項任務,也要在內容之間巧妙轉換,體現體育教學的連續性,不斷發展和突破,提高教學質量。
三、體育課要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特點
新制定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反映了新的教育觀念,貫徹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如何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來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心理調節能力,培養學生的群體意識和良好的品質呢?1.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體育教學的主人。2.在課程教學總目標和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定學習目標、自選學習內容,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獲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體驗。3.課內課外相結合,一是組織指導學生選擇和參與自己感興趣和符合自己特點的健身項目。二是課內外多組織一些教學比賽或富有情趣的集體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在集體活動中實現自我超越,體現自身價值。
作者:周洋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魯村鎮草埠中心完小
- 上一篇: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及發展對策
- 下一篇:大學英語跨文化翻譯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