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體育下的課間操文化傳播與發展研究
時間:2022-02-05 09:27:27
導語:陽光體育下的課間操文化傳播與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陽光體育運動的發展,現階段的早操與課間操的內容及形式已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特色課間操作為一種新型的校園體育活動,借陽光體育運動的契機,在兩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大課間活動,是集校園文化、傳統文化、體育文化為一體的新的大課間活動。因此對于特色課間操文化本身而言,它是一個文化的集合體,是將多種文化糅合使之成為特色的一種文化。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對課間操文化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研究,并對現今特色課間操文化的發展提出新的看法,旨在豐富校園文化,為特色課間操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提供新的思路與見解,同時也為特色課間操在全國中小學中的推廣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特色課間操文化;傳播;發展
一、特色課間操概念
特色課間操是在課間操的基礎上拓展而來的,在當今的學校體育中,將大眾認知和感覺作為基點,對主體的個性、靈魂、氣質及精神進行挖掘,用情感的概念,創作出的一種課間操和大課間活動的體育屬性之和,并配合學校特色及需求,孕育新的大課間的概念。其特色主要體現在內容、形式上的創新,結合學校體育特色或者利用學校體育資源,再者將地方文化或當前的流行元素進行糅合的一種新型課間操。
二、特色課間操的文化內涵
(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特色課間操是在廣播體操編排原理的基礎上創編出來的中小學特色課間操,將傳統與現代進行了有機結合。傳統的廣播體操編排原理主要是根據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具有規律性的健身防病的知識和經驗,具有較高的鍛煉和實用價值。特色課間操則是從現實流行運動元素中提取的,具有鮮明特點和創新的一種運動。它所孕育的文化是一種在原始基礎上的創新,二者的結合不僅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且對于中小學生大課間操體育活動的創新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除此之外課間操的文化內涵也得到了更新和豐富,并逐漸形成特色課間操文化,且廣播體操的形式跟特色運動項目的組合表現,也突出了課間操新穎獨特之處。
(二)體育與文化相結合
課間操的創編同學科文化、道德文化和校園特色文化等相結合,反映的是整個校園風貌和校園精神。因此特色課間操文化必然包含了學校校園文化,利用校園文化作為創編視角的選取點,將體育和校園文化二者結合起來更能彰顯整個校園的綜合實力,同時也是作為宣傳自己的一個窗口。正是各個學科、文化及社會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當今課間操朝著特色創新的方向發展前進,課間操與體育的交融滲透,促進了課間操吸收多學科的內容不斷發展創新,形成了比較有特色的課間操。這種多元文化與體育的有機結合使得課間操更具文化特色,特色課間操文化本身也將變得更加飽滿。
(三)體育與藝術相結合
特色課間操以操為主,以舞為點綴,充分發揮其優勢,力求具有一定觀賞價值,激發中小學生對特色課間操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達到身心愉悅的鍛煉效果。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滿足學生身體本身、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中小學特色課間操將操與舞巧妙融會貫通,恰到好處的結合在了一起,使得人們對介于體育活動與藝術活動中間的娛樂活動越來越關注,借助藝術的平臺將特色課間操進行有效推廣,進而使得特色課間操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與發展,與此同時,體育與舞蹈的融合使得體育的發展更加完善,且體育的注入也使得舞蹈的創造內容更豐富,二者相得益彰,共同進步。
三、特色課間操文化定義基于特色
課間操文化內涵的概括,可以將特色課間操文化定義為特色課間操文化是在傳統課間操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將學科文化、道德文化、校園特色文化和藝術等相結合形成的特色文化,是多種文化的集合體,也是多種文化的綜合表現形式之一。
四、課間操文化發展現狀
課間操的發展形勢固然影響著其文化本身的發展,課間操發展歷史在我國已有近百年,然而近年來,它在各大、中、小學校園的傳承發展過程中卻呈現衰落跡象。就課間操本身來看,主要表現為:學校重視力度不夠,活動質量不高,部分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課間操內容單調,音樂陳舊。所有學生統一做一套操,沒有按年級劃分不同種類的操,且音樂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沒有變化,學生在完成大課間操時沒有激情;對于人數較多,場所條件有限的學校而言,完成形式多樣的大課間操很受影響,特別是在隊列隊形變化時,更是達不到應有的活動效果。這些一系列因素不僅導致學生體育鍛煉效益低下,而且還禁錮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課間操的內容、形式得不到更新,其相對應的文化也得不到更新,文化的內涵也得不到充實,自然而然課間操文化也會隨著時間的流失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位置,并且慢慢失去了開展課間操的真實意義。因此就當前發展形勢來看課間操的開展形式及內容已不能滿足于新的思想教育要求,創新現有課間資源是課間操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的必經之路。
五、課間操文化發展新思考
半個世紀以來,廣播操得以生存和延續,除了具有政策導向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機能的功效價值是無可厚非的。當前的課間操的內容及形式正處在被邊緣化的境地。因此,創新課間操內容、形式,豐富其文化內涵,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是課間操文化得以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特色課間操形成的根源所在。內容上整合現有的體育教育資源,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創編出了一系列中小學特色課間操并配以不同的音樂進行創新;形式上按照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結構甚至季節變化等等創新出一系列種類繁多的課間操進而豐富課間操文化內涵;時間上可以相對延長課間操的練習時間,讓學生在時間中去熟悉動作,體會動作的生理作用,且時間延長不僅能保證學生做操的效率,而且還能促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一定的鍛煉。總之要不斷創新課間操內容及形式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在陽光體育下鍛煉的快樂。
六、特色課間操文化傳播路徑分析
(一)明確特色課間操指導思想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科學合理地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與活動的組織形式,牢固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富有人文氣息的課間活動
從文化、生活和課程的角度將特色課間操不斷推陳出新,豐富特色課間操文化,為特色課間操賦予更多的文化內涵,借助學校平臺、當地特色,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精神結合提煉,極大地豐富大課間的內容和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完成好大課間操的創編工作。特色課間操可以依據學校體育特色,創編出不同群體喜好的成套動作,讓大家都來運動。學生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某項課間操進行鍛煉,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進而對學生體質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形成一種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三)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不斷創編出新品
創編大課間操在內容上要反映出時代要求,要不斷鉆研創造出新品,使大課間操的活動內容、形式得到更新、替換。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又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得特色課間操文化得到及時的補充與更新,更能適應時代的發展步伐,為特色課間操文化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四)實施立體的、協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配套工程
文化的、生活的、課程化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生體育鍛煉、心理發展的大舞臺,它所涉及到的項目應具有創新性、藝術性。特色課間操創作出一系列的融校園文化、體育文化、民族文化為一體的各種課間操和大課間活動項目等。學生通過特色課間操的學習與運動,并根據自身的喜好,以個體或者社團的方式去創作其他項目的成套健身動作,并配上自己喜愛的音樂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給其他人,進而使特色課間操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與發展。
(五)做好課間操文化宣傳工作
學校領導應充分重視課間操的重要性,重視課間操在實施全民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且校領導及體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運動會,體育文化節等活動形式將特色課間操進行一定的宣傳跟展示,除此之外,學校也可以組織不同年級或者不同學校間的特色課間操比賽,引起當地政府及教育部門的重視,借此形式為特色課間操在當地乃至在全國大中小學的傳播提供一個展現的舞臺,讓特色課間操文化得到更廣泛的宣傳與發展。
(六)以學生興趣為基點,加強學生對特色課間操文化的認識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然特色課間操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生,且學生對特色課間操文化的理解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特色課間操的學習態度,進而影響其文化傳播的廣度,因此,首先要加強學生對特色課間操的重視程度;其次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創編出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特色課間操,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對特色課間操文化的理解且動作更容易掌握;最后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加大課間操的推廣內容,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特色課間操的運動當中來。
作者:周靜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智麗.特色課間操[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3-5.
[2]樸明華.對新時期創編中學大課間操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3).
[3]刁亞芳.推動陽光體育———創新校園大課間活動[J].文理導航(上旬),2010.
[4]陳穎悟.我國中小學課間操的產生———現狀及發展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5.
[5]王隆華.陽光體育語境下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的問題與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