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體育運動必要性及對策分析

時間:2022-09-19 10:06:57

導語:陽光體育運動必要性及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陽光體育運動必要性及對策分析

1陽光體育運動的概念

陽光體育運動是一場覆蓋全國的學校體育活動,為了讓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加強,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在學校中鼓勵學生以身體鍛煉的方式來實現這些目標。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的學生是陽關體育運動的實施對象。但是現在其外延不僅僅是學校內部,課堂里面的體育鍛煉,還是由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相互配合的體育活動工作。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將學校體育教育不斷拓寬。

2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必要

2.1保障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我國中小學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體育。全面開展陽光體育是新時期提高全面素質的重要舉措。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讓學生能夠對體育運動鍛煉持正確的態度,并最終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從而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結合相關文件,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供具體的指標,為學生身心發展提供有效的保障。2.2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制度。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有一定的前提和基礎,就是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此標準的主要目的在于通測試和評價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可是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等級的學校會有不同的學情,同一標準在不同學校可能適用情況不一。通過本研究,力圖能夠完善健康監測制度,并科學地指導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2.3指導學校的體育教育工作。在國家重視體育的前提下,陽光體育運動的目標雖然是短期的,但是可以大力發展學校體育教育。為全面發展學生的身心,培養學生的終身鍛煉的意識,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關鍵。提高青少年群體質量,實施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強有力措施。

3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受到制約,其主要瓶頸是教育環境。由于受傳統的偏智育的應試教育和地區不均衡的教育資源的影響,學生休息時間和體育鍛煉時間不夠充足,最大原因是學生承受太大的學習壓力。片面追求升學率致使學校領導和老師忽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縮減了體育課堂與鍛煉時間。此外活動項目單調乏味、教學方法落后、學生體質監測工作不足、體育資金投入欠缺、家長錯誤觀念等因素無不嚴重制約著陽光體育運動的推廣實施。就目前而言,國內中小學在開展陽光體育過程中,組織性不強,比較松散,沒有在整體上全面實施。所以,陽光體育運動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管理上的模仿性,較少學校會根據自身情況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陽光體育運動的客觀因素有以下3個方面。(1)學校方面。學校中的校園文化氛圍因素,由于學生的文化課負擔較重,學習的壓力較大,所以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意識不強。學校場地器材制約,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運動場地和健身器材的保障,而通過訪談得知,很多學校由于受場地和器材的限制,學生在想參與的情況下沒法參加體育鍛煉。(2)家庭方面。在家庭里的部分則強調家庭環境的因素,父母對待體育鍛煉的態度及參與鍛煉的積極性會對孩子參加體育鍛煉的產生直接影響。(3)社會方面。主要是指當前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教育方針政策等。

4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具體對策

體育教育要完成增強青少年體質的任務并非朝夕之事,陽光體育運動能全面持久的開展亦非易事。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全面支持,使學校體育工作能夠攜各方之力順利開展。學校方面則需自覺將學生的健康放在首位,為學生營造一個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使學校的體育工作在家庭和社會的監督下高效率完成。本節針對研究中涉及的家庭、學校、社會3個方面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提出建議。4.1學校方面:轉變應對,加強學生工作。首先,學校要做好4個方面的轉變:轉變體育觀念,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從競技類體育轉變到終身體育;轉變教學方法,實現學生被動參與體育鍛煉到自覺主動鍛煉的轉變;轉變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暫時提高身體素質,而是實現全面發展的長久性目標;轉變教學評價從以往的結果性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做好這些轉變的同時,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做。(1)學校體育教育中的指導思想要堅持人本位的基本方向,并將健康第一的理念貫徹到體育課程中,增加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并適當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在體育課堂中傳授學生日常中的衛生保健、營養膳食和預防疾病等知識。(2)學校安排足夠的體育課時,特別是針對六年級和九年級升學班的學生,不能擠占他們的體育課課時。上課時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強度和體育課程的趣味性,使其充分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并形成規律健身的良好習慣。同時,學校要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3)在滿足基本條件的情況下,盡量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需求提供多樣的健身器材,逐步完善學校的體育設施。而且要保證體育器材設備的安全性,讓學生安全鍛煉。(4)在高校中對體育專業教師的培養要與中小學的實際相結合,增設專門的陽光體育研究工作室,這樣可以更加系統地研究其理論和有效發展的途徑,也利于陽光體育運動的理論建設和長遠發展。同時,中小學校在招收體育教師時應當增加研究生的計劃,提高教師的整體學歷水平,使畢業生能夠勝任中小學體育教學并推廣陽光體育運動。而且要定期組織體育老師參與職業培訓,提升體育專業技能。4.2家庭:完善自身,營造良好環境。作為學生的第一老師,家長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陽光體育運動如果能夠走進每個家庭,得到家長的支持,在家庭環境中為孩子樹立終身健身的觀念,才能形成濃厚的體育氛圍和基礎。為此,家長樹立正確觀點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健身理念。在思想意識上,家長摒棄“唯智論”的教育觀念。家庭教育不僅要關注孩子的智育發展,更要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加強體育鍛煉,促進孩子智育、德育、美育、體育及勞動的全面發展。4.3社會:開創制度環境,提高體育認識度。首先,在宏觀政策上,建立并實施全民健身計劃,公民自覺參加體育運動,形成全社會的體育鍛煉氛圍,以此來帶動在學校中廣泛開展體育活動。其次,為了讓學生的節假日也有充分的鍛煉條件,需要在各個生活的社區中配套建設體育公共設施。同時,根據人口投入適量的社會公共體育設施,讓學生在社會中能夠免費從事體育活動,比如健身館、健身廣場和游泳館。最后,在全社會中廣泛宣傳和營造的健身氛圍,逐步加強公民的健身意識。

作者:劉小軍 應依岐 單位:慶元縣體育中心 縉云縣體育事業發展中心

參考文獻

[1]方云偉,運動不足成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主因[N][EB/OL].人民網,2006.

[2]梁立啟,栗霞.“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現狀的思考[EB/OL].體育網刊,2009.

[3]唐智明,閆運運.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長效機制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S4):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