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體育在職業學校的意義
時間:2022-12-21 08:41:41
導語:陽光體育在職業學校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2006年以來,國家一直在中小學全面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陽光體育在中職校的重視程度與中小學相比,差了許多。本人作為一名中職校體育教師,從在中職校開展陽光體育的意義出發,著眼于中職校的實際情況,闡述了在中職校開展陽光體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在中職校開展陽光體育活動。
【關鍵詞】陽光體育;競爭意識;進取精神;評價體系
2006年12月20日,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發文《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從2007年開始,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是對未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提出的新目標和要求。實施推行“陽光體育運動”,就是要把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放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以及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高度,是對十八大提出的全民體育的具體落實,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陽光體育的概念
2006年12月20日,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發文《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明確提出了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以下7個方面對陽光體育運動進行了有關規定:在提高認識、運動目標、基礎環節、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輿論氛圍、組織領導等方面,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用3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校能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使85%以上的學生能夠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至少掌握兩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可以說,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形成濃厚的校園體育鍛煉氛圍和全員參與的群眾性體育鍛煉風氣,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提高體育健身意識,培養體育鍛煉興趣,形成體育鍛煉習慣,有效地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二、職業學校開展陽光體育的意義
職業學校的體育教育經常被人們所忽視,因為很多人認為,職業學校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學校,應以職業技能教育為主,體育教育可有可無。其實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因為體育教學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巧和技能,而且還能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性、紀律性。體育教育這一教育功能是其他科目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而當今的社會是競爭激烈的社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上了一個新的檔次,不僅要求具備一技之能,同時也要求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以及團體協作精神。所以,作為職業學校,要想為社會培養出不僅具有熟練技能,而且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又紅又專的人才,就不能忽視體育教育的作用。總體上講,在職業技術學校推行開展陽光體育,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在中職校開展陽光體育能起到以下幾方面的主要作用:1.增強中職學生的體質。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快速的社會,對職業工人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學校體育對增強學生體質和心理素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使職業學校的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能適應現代緊張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和社會競爭力。2.培養中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比賽是體育運動的突出特點,作為運動員都有盡快實現追求目標的心理動機,所謂求勝心切,為此,他們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挑戰身體極限,突破自我,這種創造性的心理動機與行為,能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結合體育運動的特點,學校體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為培養職業學校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創造了良好的條件。3.鍛煉中職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由于任何一種體育運動的成效都是人們在長期訓練的過程中獲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人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更是職業學校學生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因為一旦踏入社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在所難免,只有具備頑強的意志品質才能在困難面前不妥協,才能正視困難、克服困難;而在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中,學生必須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個又一個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難或障礙,并且每前進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極大的意志力,勝利也常常取決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通過長期、系統的體育鍛煉,落實終身體育的理念,都能有效地培養職業學校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4.陶冶中職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作為職業學校的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各項專業技能,同時也應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團體協作精神。而在體育教學、課外鍛煉和各種體育競賽中,學生都將獲得各種強烈的情感體驗,而這種情感體驗,具有鮮明、強列、豐富、多樣、易變等特點,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相互觀摩、相互保護、相互幫助的教學方法,學生從事各種身體練習中,能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團結協作與助人為樂的精神,這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尤為重要。5.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與審美能力。由于社會對職業教育普遍存在誤解,導致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一種自卑感,許多學生入學之初學習積極性不高,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缺乏自信,容易受到各種低級思潮的影響,在審美觀上產生偏差。而體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各種項目技術練習,各種體育競賽與表演,以及體育場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學生受到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熏陶,并獲得豐富的、多種多樣的美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從而教育學生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三、職業學校陽光體育教育的構思
1.長期鍛煉,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活動可以增強體質,這一道理人人皆知,但是體育鍛煉又必須長期持之以恒才能達到確實增強體質的目的。所以,學校體育應當引進終身體育教育的思想,運用終身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習慣和能力,讓學生養成長期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有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也使學校體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會延伸。2.強化競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競賽是體育運動的突出特點,為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職業學校在體育教學上應有意識地多安排一些競賽活動,通過競賽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如可定期舉行一些個人項目或集體項目的體育競賽和體育表演等,在同等條件下讓學生進行公平的競爭,利用學生求勝心切的心理,不斷開發和發展他們的最大潛能,同時也鍛煉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逐漸形成準備和樂意接受未來社會的各種新事物的心理傾向,形成勇于參與競爭又敢于接受和正視失敗的良好心理素質。3.增加集體項目,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精神和責任意識。團體協作精神和責任感是作為一名現代職業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為了培養學生具備上述素質,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相應地開展一些如隊列隊形練習、籃球、體育游戲等集體性鍛煉項目,讓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認識集體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如隊列隊形練習,不僅是對學生身體姿勢和空間知覺的基本訓練,同時也是一項嚴格的集體活動,它要求學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統一協調的動作,在規范自身的動作的同時又要求注意與其他同學的配合,從而培養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集體主義精神,發展反應迅速、動作準確和協調一致的應變能力。又如體育游戲“獵人打獵”(用投排球來代替獵槍)游戲,不僅能發展學生投準和躲避能力,更使他們能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做到互相協作、團結一致,為集體爭取多打獵物而努力。還有如“胯下頭上傳球”游戲,能培養學生機智活潑、團結負責、樂觀進取的優良品質等。4.增加難度力度,鍛煉學生意志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是學生走入社會后戰勝各種困難的基礎,為了有目的地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意志和毅力,職業學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針對學生的體能、氣質、運動能力等不同情況,有意識地選擇和設置復雜程度不同的困難條件和障礙,這是培養學生自我鼓勵、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我責難的好方法,以磨煉意志,增強毅力,養成按理性行動的習慣,適應消極刺激情境,迅速轉換心境,保持心理平衡。如可適當安排一些跳高、跳山羊、技巧、單杠動作等難度較大體育教學項目,這些體育鍛煉活動可以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逐步克服畏難情緒,如怕苦、怕摔、膽怯等一些現象,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還有應當安排一些長跑等有助于鍛煉學生耐力和毅力的體育活動,要通過這些活動來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吃苦耐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思想意志品質,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怕用心人”的深刻含義。5.改變考核方式,培養學生自信心目前,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多屬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學生,因此職業學校的學生很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自信心缺乏。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當針對這一點,對體育考核的方式作相應的調整,應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考核標準,如對體育素質好的學生,可設置較高的及格標準,對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可設置較低的及格標準,同時在此基礎上設置不同的優秀標準。如此一來,就可以讓大部分職校學生均有自己明確的奮斗目標,改變過去在文化成績落后的局面,也一嘗成功的滋味,從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及長處,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從而培養他們“我能,我行,我最棒”的自信心。如本人在職校體育教學中就嘗試在中長跑測試中,根據學生的不同體質,規定不同的及格和優秀標準,同時對某些體質確實很差的學生,規定只要堅持跑完全程,就給予及格。如此就形成了成績好的學生想好上加好,成績差的學生也努力向上的良好局面,最后沒有一個學生半途而廢,體質再差的學生也堅持跑完全程,這就達到了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和毅力這一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2]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J].中國學校體育,2007(1).
[3]郭扶康.陽光體育:讓億萬學生沐浴體育陽光[J].光明日報,2007-4.
[4]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王慧.素質教育與教師素質[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98(6).
[6]蔡寶忠.中國學校體育的未來[M].遼海出版社,1999.
作者:方阿斌 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需求探討
- 下一篇:體育舞蹈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