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措施
時間:2022-11-24 04:19:03
導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向公民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文化產品為主要目的,從而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權益。深入研究現在沈陽市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剖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措施,有利于保障沈陽市農民的文化權益,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作為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點,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沈陽市農村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和著力點。本文重點分析沈陽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措施,以促進沈陽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健全。
關鍵詞:沈陽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在整個社會的公共文化體系構建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沈陽市文化體系建設呈現出迅猛的發展趨勢,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比較大的進展,尤其是社區文化的活躍,使得城市基層文化建設登上了一個新臺階。但鄉鎮和村級的文化建設仍然比較滯后,農村的基礎文化設施、活動項目、文化隊伍等,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的文化發展以及農民的需求,加強農村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是我們迫在眉睫的課題。
1沈陽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1.1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不足。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公共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完善,導致沈陽市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都比較高,給人們提供的文化資源比較少。貼近農民和農村生活的產品和服務比較少,農村公共文化活動的形式很單一,參與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有組織的知識型、科普型、高雅的文化活動很少。其實很多農民非常喜歡閱讀一些農業科技書籍和科技類報刊,但這些書農村的圖書室很短缺。絕大部分農村圖書室圖書的數量不多,有的幾百本,有的幾千本,有些鄉村的圖書館的書籍很陳舊,破損也比較嚴重,翻閱的幾率很小。一些鄉村圖書館里的書籍大部分都是社會捐贈的,或者是扶貧捐贈,農民很難看得懂。很多鄉村的農家書屋只重建設不重管理,服務手段單一,農民很少光顧,農家書屋成了擺設。
1.2缺少人才。人才問題是制約沈陽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沈陽農村既缺少管理人才,也缺少經營人才。縣級圖書館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也不合理,有一部分工作人員知識水平不高,對先進的圖書館管理系統不會操作,對電子文獻和網絡設備的管理和使用也不了解,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不適應。沈陽有些鄉村的文化館專業人員少,無法對文藝骨干進行培訓,也很難開展業務。
1.3財政投入不足。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關農村文化工作的文件都要求增加農村文化經費投入,明確提出要確保文化事業經費的增長不低于同級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但現在還有很多鄉村達不到要求,財政對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投入很少,圖書館的辦公經費和活動經費都得自籌。有些農村的公共文化設施存在“陣地變形”情況。一些公益性文化單位由于沒有經費,常常借助經營和出租房屋來交水電費、維修費等,這減少了主營業務的場地,嚴重影響文化業務的開展。
1.4農村公共義化服務基礎設施對群眾缺之吸引力。由于文化工作者缺乏,人才不中,加之一些文化工作者自身的水平和資金限制等原因,一些基礎設施承載的文化活動要么開展的少,要么缺乏對群眾的吸引力,特別是活動過于單一,缺乏創新這一點對吸引群眾進行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卡拉OK能夠吸引年輕人,但絕大多數村文化大院里沒有相應的設備,或者是沒有專門管理人員,使年輕人推動興趣。兩樣表現的信息資源共享,很多村的國家信息資源共享用的電腦只有一臺,根本無法正常滿足需要。另一方面,一些文化活動缺少傳統文化因素,對農村中的老年人缺少根本的吸引力。而過于傳統青少年又不喜歡。群眾參與文化活動少,文化基礎設施很難得到充分利用。
2完善沈陽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措施
2.1激活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內動力。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既要出錢又要出力。基層需要主抓服務,政府需要出錢投資文化產業,這才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完善。如果只注重基礎建設,相關配套的服務跟不上,工作還是不到位。現在沈陽市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推動基層文化的發展,這些問題就需要解決,應該把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內動力充分發揮出來,才能保證基層農民的文化服務水平和質量得以提高。
2.2增加投入。從沈陽市現在的情況來看,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最突出的問題是各級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投入不足。為了適應市場機經濟的發展,政府應該和民間組織共同承擔起建設和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責任,以實現沈陽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市場化和社會化。為了促進農村公共文化體系的完善,可以建立“地產與文化千分之一互動”共建機制。以省委、省政府政府為主導,出臺相關政策性文件,具體內容為:省、市(縣)、鄉鎮,在做政府性建設工程、房地產開發、建設居民小區的投資總額以及居民購買住房所繳納契稅中提取千分之一的資金用于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
2.3擴大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供給。實現圖書館聯盟是現代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圖書館聯盟主要是實現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所以,政府應該在數字資源上增加投入,引進人才,促進數字資源平臺的開發和建設,借助網絡實現數字資源平臺的對接,讓廣大農民讀者受益。當然,這需要鄉村有網絡,有電腦,才能實現數字的共享,才能為農民提供更好地文化服務。這需要一批專業素質比較高的管理人員,建設具有綜合服務性功能的文化站,完善現有的文化管理體制,使沈陽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明顯提高。讓文化站成為各個鄉村娛樂的場所,成為鄉村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陣地,進而成為鄉鎮文化事業發展的平臺。
作者:岳紅梅 單位:沈陽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澤.吉林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策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2
[2]金武剛.農家書屋與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探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1)
- 上一篇:體育在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 下一篇:農村公共文化發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