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免費開放公共文化品牌基本特征

時間:2022-11-14 09:48:00

導語:論免費開放公共文化品牌基本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免費開放公共文化品牌基本特征

摘要: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此意見出臺后,全國各地文化館紛紛響應號召,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免費服務項目。經過近四年的實踐和探索,免費開放這項順民心的文化惠民工程,使得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日益彰顯,各地文化館的服務模式也因此發生了重大改變。以南京市文化館為例,將這些基本特征進行歸納,給研究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免費開放;基本特征

近年來,南京市文化館作為副省級城市的龍頭館,自2009年起就開始了免費開放的實踐,因為沒有先例可循,免費開放的實踐經驗確實有限。在免費開放工作的不斷推進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我館成功創立了多個特色鮮明、影響廣泛的公益品牌活動。我很有幸,自2011年起參與到了這些免費開放活動品牌的工作中來,通過參與工作,不斷學習,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也觸發了一些思考。

一、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公益性

“公益”為后起詞,“五四”運動后方才出現,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縮寫?!拔逅摹边\動前,是沒有或者很少有“公共利益”這個概念的。最早的大家用例見于魯迅的文章。魯迅《準風月談•外國也有》:“只有外國人說我們不問公益,只知自利,愛金錢,卻還是沒法辯解。”西方的教科書里常常提及:公益是一門實踐的學問。公益(Istis1ah)也是伊斯蘭教法專用語。馬立克教法學派輔助立法、司法原則。阿拉伯語“伊斯提斯拉赫”的意譯,原意為“公共利益”或“福利”,亦稱“麥斯萊哈”(Masla-hah),指法學家在創制律例、教法官在審理案件、決定法律適用時,出于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不拘泥于法律詞句,而采取靈活變通的方法、原則,以求得更公正的結論或判決?,F代的公益,是人人參與的公益,不管是個人還是集體,人們通過各種公益活動、公益基金、公益網站等途徑,通過直接參與、捐贈、公益廣告、公益歌曲等方式參與到公益中來。而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公益性主要是指政府提供的免費的公共文化服務,或低于成本、收費很少的服務,具有公益性質,體現對人的關懷,目的是促進人的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我館在2009年推出了第一個免費開放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南京公益交響音樂會》。隨后在2011年又推出了《南京公益合唱音樂會》和《金陵群文大課堂》。2013年7月又創立了第一個高規格的公益文化服務品牌“520音樂廳”。通過一系列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運作,尤其是“520音樂廳”在公益性方面進行了創新的探索。在運行之初,“520音樂廳”就堅持公益性的原則,將免費贈票與低價位的親民票相結合。在“520”音樂廳,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我們既提供由南京本土音樂人、藝術家出演的公益音樂會,同時也有低票價的國外引進的高端音樂會。同時所有在“520音樂廳”實現夢想的音樂人也都可享受政府提供的零場租的優惠政策。我們所堅持的公益性原則讓觀眾與表演者同時受惠,演員演得盡興,觀眾看得滿意。“520音樂廳”的這一舉措將公益性的內涵體現得更為豐富,將公益性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體現得更為具體。

二、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效益性

“效益”一詞來源于企業,指一個企業在自己的經營活動中,既要耗費資源,又要取得收入。只有當企業的收入補償耗費以后還有剩余(盈利),實現產出大于投入,企業才能生存和發展,這就是企業的效益性。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的效益性與企業不同,但它也具有效益性。文化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館開展免費開放服務雖然具有公益性,是免費的,但它也需要投入,也產生消耗,它的投入基本來源于政府。政府投入資金建設、保障公共文化場館運營,扶持業余文化團體,培養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人員,旨在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形成有效的社會影響,即社會效益。因此,文化館免費開放的品牌活動應尤其重視其社會效益。免費開放活動在籌劃和醞釀時應考慮到其效益性。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影響力決定著文化館工作的受惠范圍和工作效能,是實現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效益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免費開放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為滿足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服務的,受惠范圍越大,關注度越高,影響力就越大,工作效能自然也就越高。免費開放品牌的影響力關系到免費開放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文化館今后的主要工作就是開展免費開放服務。衡量一個文化館工作的好壞,主要就看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做得如何。免費開放服務要長長久久地搞下去,要成為文化館工作的新常態,關注品牌的影響力,打造品牌的影響力不容忽視?!?20音樂廳”以音樂會的形式向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秉承“文化惠民”的宗旨,以“一年52周、周周有演出、場場零場租、你來演我來補”的520音樂模式,拓展了文化惠民工作的內涵,繁榮了南京的音樂演出市場。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效益性在這里主要體現在其社會影響力和音樂會上座率上?!?20音樂廳”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收效顯著。首先是與媒體互動擴大品牌影響力。與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周刊(雜志)合作宣傳,利用戶外媒體,如LED廣告屏、路牌燈箱以及新媒體手機、電腦等的聯合推送多管齊下加大音樂會的宣傳力度?!?20音樂廳”得到了很多新聞媒體、網絡論壇的支持,如金陵晚報、南京日報、龍虎網、南京合唱協會交流版等。我們與他們合作及時“520音樂廳”的動態信息,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我館于2013年開始運行了自己的門戶網站和南京文化館論壇,將音樂會的演出信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向社會,形成規范的信息反饋,也給市民提供了一個方便、免費的互動平臺,形成自己的宣傳陣地,不斷地擴大著自身的影響力。此外,針對引進的高端音樂會我們嘗試拓寬售票渠道,創新運作模式。在堅持零贈票的前提下,實行惠民票價,每場音樂會50元或80元的惠民票保證占到五成。同時試行全市范圍聯網售票,市民也可以登錄各大票務公司的網站進行網上購票。我們還與龍虎網、南報網、讀南京、現代快報等媒體進行線上線下的微信互動,通過觀眾微信群跟帖,獲得抽獎機會贏取門票。今年我們又與手機APP———我的南京合作,實時音樂會演出信息,開展手機預約票的服務,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我們還推出了宣傳海報幕墻,印制宣傳冊,對購票和觀看音樂會的觀眾免費發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進一步擴大了活動品牌的影響力。在音樂會上座率方面,“520音樂廳”在運行之初就向政府做出了保證上座率不低于70%的承諾。我們依托信息售票系統和免費領票方式建立了科學完善的音樂會上座率數據統計機制,定期了解分析音樂會上座率數據,及時調整音樂會的內容和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我們發現周末的上座率遠高于平時,于是盡量將音樂會的時間都安排在周末。我們文化館與劇場的相關工作人員犧牲了周末的休息時間,堅持工作,保證了“520音樂廳”的正常運轉。經過努力,在2014年“520音樂廳”就擁有了一批固定的觀眾群。我們推出的低票價高端音樂會由2014年的全年10場增加至2015年全年20場,有些熱門的音樂會上座率達到100%,一票難求。據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520音樂廳”的平均上座率已達到80%以上。在2015年,“520音樂廳”的影響力已輻射至整個江浙滬地區,許多外地的優秀音樂人也被邀請來寧,參與音樂會的演出。精彩的音樂會不光吸引了本地的觀眾,還有一些外地觀眾通過我們的網站信息專程趕來觀看。

三、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藝術性

藝術一詞在百度百科中的引證解釋有五層含義,其中的第4、5層含義為比喻富有創造性的語言、方式、方法及事物和形象獨特優美,內容豐富多彩。在藝術性的詞條中,藝術性是指人們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所體現的美好表現程度。由此可見藝術性的呈現方式是多元的,自古以來人們就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追求藝術性,它的目的就是幫助人們實現對美好的追求。公益性文化服務單位創作、生產和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應準確把握和適應社會文化生活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使公共文化產品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一,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中的藝術性是關鍵。我們提供的免費開放產品不只是一頓免費的文化午餐,更應是一場文化的盛宴,應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20音樂廳”力求做到每場音樂會都具有一定的藝術水準,不斷提高市民的欣賞水平。南京作為省會城市,是整個江蘇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時也是高校云集之地,音樂人才資源豐富。“520音樂廳”是江蘇一流頂級音樂場館,坐落于南京市繁華的長江路文化街區,擁有專業建筑聲學設計360度無盲音區、350個雅座、寬敞的候場區、獨立的化妝間、一架世界頂級斯坦威鋼琴和靜音空調,為生活在、工作在南京的本地音樂藝術家和訪問、講學、文化交流來寧的中外音樂藝術家、表演者與音樂愛好者提供了一方高規格的展示舞臺。這對有才華的音樂人來說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匯集國際一流音樂家的高端音樂會更是將“520音樂廳”的藝術性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以上羅列的三點構成了可持續發展的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品牌的基本特征。它們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文化館作為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機構,是人民群眾接受文化藝術教育的殿堂和開展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免費開放工作是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免費開放服務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對文化館建設與服務提出的新要求。如果一個具備文化內涵的免費開放品牌在堅持公益性的同時,能夠不斷擴大社會效益,提高影響力,那么相信它的發展潛力一定是巨大的。

作者:牟曉娟 單位:南京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