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文化對東北經濟的影響與對策

時間:2022-10-21 03:55:36

導語:區域文化對東北經濟的影響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文化對東北經濟的影響與對策

摘要:東北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當地獨特的區域文化的滋養。區域文化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具有當地獨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對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東北地區的區域文化是東北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對當地的經濟、政治、產業結構、文化、社會問題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東北地區有著獨特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對于東北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促進作用。當然也要辯證地看待區域文化,有一些不適應時展的文化也導致了東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因而針對區域文化對東北經濟的影響進行探討,并且提出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區域文化;東北經濟;影響;對策研究;創新精神

東北地區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相對豐富,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具有經營方式粗放、生存壓力相對較少、對于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的特點,并且有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形成了以農業為主體的東北區域經濟體系。普遍缺乏創新的意識和創造的能力。由于地廣人稀以及官本位思想嚴重,在其區域文化中有相應的體現,重視人際關系的社會文化對于東北經濟的影響必然是長久的。因此,要對于東北的經濟問題和經濟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就要首先對于東北的區域文化的特點進行探討,注重運用實踐來改變人們的傳統思想,提升東北的社會文化,從而促進東北經濟的蓬勃發展。

一、區域文化對于東北經濟發展的相關影響

(一)區域文化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和企業家思想的形成。白山黑水孕育了無數的東北兒女,同樣他們也會受到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和區域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在此基礎上投身于經濟活動開辦企業和工廠,實現自身價值以及社會價值的最大化。但是東北獨特的農業文化,似乎有了安逸和保守的因素,一些人認為創業是不安分的表現,對于創業失敗的人沒有太多的包容,這對于東北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同時,東北地區的文化較為保守,缺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部分順應時展的新興產業以及信息技術產業無法在東北生根發芽,并且由于企業性質和其他的一些問題,使得當地的營商環境并沒有得到持續的改善。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思想的形成面臨著阻礙。上個世紀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東北地區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為了有更好的立足之地,這些人往往會重人情、重人際關系,從而某種程度上弱化了契約精神,這會對于企業家思想的形成形成兩種作用截然不同的作用。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私有企業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私有企業自身的發展資源和發展環境得到了很好的優化,整合資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相應的意識也在逐漸的增強,逐漸的形成了團隊意識,構建了強大的經濟體。這都是東北區域文化中關于團結以及進取等因素所帶來的,這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二)區域文化會對市場經濟和人才的發展產生影響。156計劃上馬以后鞍鋼、一汽、沈飛等企業逐步投產,這是計劃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但是也對于后期的停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些人熱衷于吃大鍋飯、過大集體的日子,甚至有的人還沉迷于工廠時代的風光。融合了東北區域文化中的一些消極因素,使得一些錯誤思想根深蒂固。沿用落后的制度、文化和經濟體制,沒有從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尋找自身發展的動力。這一時期的區域文化對于東北經濟的影響產生了更多的消極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到來,缺少競爭意識、思想逐落后、思維趨于保守等問題逐漸展現出來。對外界信息接收的閉塞則容易缺乏創新能力,經濟落后則會使得區域文化的發展面臨不利困境,并且一些人才在逐漸的流失,未能經濟為東北經濟的振興和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反而去外地謀求發展。很多有能力的青年選擇去外地發展以后受到當地區域文化的影響逐漸的轉變了自己的觀念,有意向選擇在外地扎根,在尋求更好的生活條件以及更多的回報,逐漸地和家鄉減小了溝通的頻率。受當地區域文化的影響東北的市場缺乏創新精神,這也導致了當地經濟發展緩慢,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的實力薄弱的現狀。(三)區域文化會對東北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產生影響。讀書無用論在特定的時間段里對于東北地區的人們產生了消極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大學生畢業后能難找到相適應的工作,然而教育成本卻在不斷提高,一些人認為讀書所帶來的回報和收益不足,因而產生了一系列讀書無用論的思想。一些家庭懼怕非議,寧愿讓孩子在大城市里漂泊,也不愿意讓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回鄉發展,以促進家鄉的振興,使得新農村、新農業、新農人活動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農村的發展缺乏人才支撐和新鮮血液,并且由于醫療體系和教育體系的不完善,在某種程度上增大了城市和鄉村之間的距離。黑土地的優質產品得不到合理的推廣和深入的研發,使得經濟結構和產業調整面臨著一些不利影響,產生了資源配置的浪費。“功成名就不返鄉”的思想阻礙了東北農村經濟的轉型和結構升級活動,對于東北經濟整體的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與此同時,在部分地區出現了鐵飯碗的思想。在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均衡狀態,在大集體的象牙塔中端著鐵飯碗,“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使得一些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缺乏發展的動力。年輕人想著到國企中尋求機會,但是卻逐漸的帶有暮色。部分企業缺乏有效資產、缺乏生產經營活動、缺乏償債能力,這也造成了當地的國有企業的困境。東北農村地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同時對國有企業的依賴程度過高,缺少自主創新和發展的意識,缺少對服務業、旅游業等第三產業的拓展。因此,應當重塑東北區域文化,讓區域文化對于東北經濟產生更多的正面影響,而不是消極作用。

二、重塑區域文化以推動東北經濟向好發展的具體對策

(一)加大對私企的扶持力度以增強內在動力。市場是決定東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促進經濟的發展應當加強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不斷優化東北地區的經濟結構,引入新的市場理念為經濟發展增加活力。同時,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加強對微小企業、私有企業、農村中小企業的扶持。加大中小企業的投資占比,增強社會的經濟活力,并且中小企業貢獻了相當多的工作崗位和GDP,要充分的發揮市場的巨大作用,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充分的發展市場經濟。注重市場自身的調節,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盡量避免由于消極的區域文化所帶來的相應的影響。要強調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讓人們的新思想逐漸的涌現出來,并且將其滲透到經濟發展的各個層次,東北經濟才會充滿活力充滿生機。不要單純的加速增量,而要把高質量發展以及綠色發展放在首要位置。避免傳統思想的過多束縛,要注重產品的定位和優化。與此同時,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第三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旅游業、餐飲業等行業都是東北經濟發展的增長點。要注重宣傳東北正能量的民俗文化,將具區域特色的產品推薦給群眾,吸引更多的人來東北投資發展、創新創業、旅游消費。而這都需要政府加大扶持的力度不斷的,挖掘東北經濟發展的自身潛力。(二)注重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經濟發展是一盤大棋,區域文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成分之一,要想搞活東北經濟就必須要轉變思想,注重從提高市場的活力入手,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引進,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鼓勵外地的人才來東北發展,鼓勵本土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輕人在家門口創業,服務于本地區的人民群眾。企業和政府更應當加大對于具備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人才的扶持力度,在落戶、就業、住房等方面給予扶持。為人才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工資保障,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為年輕人營造更好的創業機會,鼓勵他們從區域文化中尋找創新點,鼓勵年輕人發揮地區優勢進行產業模式的創新以及產業運行方式的創新,為東北的經濟發展增添更多的活力。(三)注重加大基礎設施和文化建設投入以促進經濟的發展。東北三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經濟的占比是很大的,因而在東北的區域文化中有小農意識。這種意識已經逐漸脫離時代的發展,阻礙著東北地區經濟的進步,同時阻礙了積極的民俗文化的發展。要解決精神荒蕪的問題就需要對于東北地區的民俗文化、社會文化進行重鑄和定義,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和文化設施投入。組織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宣傳,以自媒體的形式開展推介和傳播。讓健康的文化形態以及積極健康的娛樂方式逐漸的走入人們的心中,讓新文化傳播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進而改變思想,培養東北地區人民群眾正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從勞動以及勤奮的區域文化中出發尋找更多的文化因素,和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加以融合。與此同時,針對部分農村農閑季節勞動力閑置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基礎設施建設活動以及手工業、中小企業建設活動,為農民增產增收的同時,也為他們帶來其他扎扎實實的好處,從而對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補充作用。

三、結語

區域文化是區域長期發展的產物,同時反作用于該區域。區域文化對于東北經濟的影響以及對策研究活動已經越來越顯著的體現出來。區域文化更是經濟發展的軟實力的集中體現,通過影響人們的思維觀念,從而有效的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研究者們對于區域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內涵進行了更加科學的研究,對于文化和經濟之間的聯系進行了準確的判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區域文化會對于經濟的長期向好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促進東北經濟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陽,牟文強.區域文化對東北經濟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東北亞經濟研究,2018,2(03):84-90.

[2]于濤,鄭世忠.區域文化、企業家精神與東北經濟增長[J].財經理論研究,2017(04):1-8.

作者:馮朝陽 單位:延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