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下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10 09:15:53

導語:“企業文化”下班級文化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下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摘要】當前很多中職學校出現了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進入社會后適應能力差等情況,針對這種情況,為了使學生在畢業后適應企業工作的相關條件,培養出社會所需求的綜合性人才,學校將企業文化與中職班級文化相融合,對中職學生畢業后盡快適應社會要求、企業需求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根據當前中職班級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班級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根據企業的需求,展開校企的對接,通過具有中職特色的文化建設來引導學生的行為和思想。

【關鍵詞】企業文化;中職;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從“企業文化”視域下對中職的班級文化進行研究,形成企業文化與班級文化的融合,對高職學生未來畢業后走入社會、適應社會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通過借鑒優秀的企業文化,來塑造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培養“職業化”學生,可以通過企業的有關需求,開展校企合作等各種方式,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今后中職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中職學校辦學宗旨是為社會培養一批具有專業技術且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人,但是由于中職生處于生理迅速發展且心理開始獨立的轉型期,紀律觀念不強、學習興趣不高,還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事物的影響,所以,當前中職班級管理工作遇到了嚴峻的挑戰。

一、企業文化和中職班級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能夠被所有員工認可并自覺遵守的文化,能夠體現出企業經營的特點、理念、規范及價值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的公共形象。其目的是通過文化、精神等方式來滿足員工在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需求,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綜合業務能力,激發員工的工作創造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更長遠的發展。班級文化是指一個班級內學生共同形成的價值觀、學習觀、行為習慣的總的體現,班級文化能體現一個班級的學習精神和總體面貌,是一個班級的班魂,對學生具有引導、約束能力,無形的教育著學生。

二、“企業文化”視域下中職班級文化建設必要性

1.職教改革發展的需要。以前校企合作到現在的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與企業之間關系密切,都離不開對方,并且,中職學校的班級是通過專業設置分設的,專業性較強。在中職學校班級建設中,必須順應職教改革的潮流,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合理的融入企業文化,并且體現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及實踐中,對中職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職業素養培養的需要。相對來說,中職學生在學習方面欠缺較大,如學習習慣不好、不愛學習、意志力不夠堅強等,常常出現心理上的自卑感,進而讓他們失去學習的信心。所以,必須將企業文化融入到中職生班級建設中來,使其成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3.職業能力提升的需要。中職學校是連接在校生與社會的一座橋,而班級就是這座橋的橋身,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熟練掌握文化知識及專業技能,但是在由一個在校生轉變為職業人的過程中,班級的組織與引導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企業文化”視域下中職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

1.利用企業的管理機制,培養優秀班級干部。在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過程中,積極的競爭和相關的激勵制度始終貫穿其中,所以在中職班級中,一個良好的競爭激勵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這能體現一個班級的良好形象。每個班級需要制定自己班級的班訓,讓每位同學都經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培養和發展,在選擇班干部的過程中,不是通過“能者上,庸者讓”的方式選拔,而是能者庸者共同培養,實行班干部輪換上崗的機制,在輪換過后,可以讓同學通過工作的能力和態度、人際關系等來進行綜合的評定,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得到多方位的發展,為以后工作競爭做好準備。2.加強校企合作,將企業文化融入班級。中職學校通過加強相應的校企合作,建議良好的溝通平臺,將企業文化帶入班級的建設中,形成良好的職業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習慣,可以開展多種社團活動及學?;顒?,安排企業人員進行講座,通過講述創業、從業的真實事跡來感染學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傳播途徑,如校園廣播,校園周報,宣傳欄等進行企業文化的宣傳,是學生對企業文化有逐步的認識。3.建設實訓基地,創造真實地工作環境。在中職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可以采用仿真的方法,從仿真教學、組建仿真工作的社團、設定職業規劃等來設定一個相對逼真的就業環境。建立校內的實訓基地。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教育意識的逐漸加強,創造了很多校外實習的工作機會,但是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學生到企業工作受到了很多不同條件的制約。所以中職學??梢試L試在校內模擬企業的環境,將企業的相關工作流程結合教學,讓學生通過模擬的培訓,能盡快融入畢業后的工作環境。第二,建立模擬社團,在社團中,學生可以交流自己的工作經驗,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對綜合能力等都會有較大的提升。4.課堂教學滲透。課堂學習是在在校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地方,所以,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時要重視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可以通過班會、團隊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多角度了解及認識本專業,對自己職業發展加以明確。

四、“企業文化”視域下中職班級文化建設研究

1.培養了職業意識和團隊集體意識。在班級文化實踐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看作是企業的員工,用員工的要求來管理約束自己,將下達的作業看作是上級的工作任務,增強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通過學校多種多樣的活動,發揮了各自的特長,樹立了班級團隊合作的意識。2.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減輕班主任壓力。通過對相關企業制度文化的借鑒,班級管理工作不僅有序,而且有效。班級采用制度化的管理,班主任成為班級管理的引路人,很多班級的管理工作都交給了班級干部去完成,學生之間互幫互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化的引領及制度的越約束,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管理組織能力,讓學生具有競爭意識,有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班主任的管理班級的負擔,減少學生上課睡覺、不交作業等現象,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減少不良現象的發生,實現雙贏。3.提高了學生職業素養及職業能力。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將企業文化元素有計劃、有系統的融入進去,能使學會說呢過處于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活動、從物質到精神的專業、職業的氛圍中,不僅提高了學生職業道德,還鍛煉了學生意志品格,增強責任意識,有利于畢業后與企業順利對接,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管是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技能比賽還是企業實踐,有較好的職業文化氛圍和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更好融入活動中,并不斷的得到鍛煉與發展。

為了實現學校和企業的對接,將企業文化引入班級的文化建設中,深化中職教育教學改革需要,使學生在行為和意識上更能滿足企業工作的需要,將企業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等充分融入班級,形成企業和班級精神的有機結合,提高班級管理時效性,培養學生團隊意識、競爭意識、責任意識,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及職業能力的發展,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娟.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職班級文化建設路徑探析——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243-244

[2]蒙家星.企業文化視角下的中職班級文化建設探討[J].中國高新區,2018(05):115

[3]屈彩云.在“校企共育”環境下,班級企業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8(05):198-199

[4]王彩霞,謝蘭清,吳珊云.企業文化融合高職學生班級管理之實踐探討[J].河北農機,2018(02):63

[5]廖善光,陸涓,戴天嬌.新常態下高職院校班級文化建設及其路徑[J].職教論壇,2016(32):33-36

[6]衛巖偉.校企聯合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慕課化對鑄造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印染助劑,2017(s1)

作者:蘇宇欣 單位: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