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策略

時間:2022-06-04 10:17:53

導語: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策略

為了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要求,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校企融合的專業文化建設,通過管理文化、環境文化、職業文化、制度文化,多方面、多層次地將先進的企業文化融入到專業文化建設中,建設集“教室文化、實訓基地文化、企業文化”三位一體的特色專業文化。依據“用文化的精神去熏陶人、用文化的氛圍去感召人、用文化的品位去提升人、用文化的制度去約束人”的育人目標,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

1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策略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已經將企業文化多方面、多層次地融入到專業文化中。根據北京昌平職業學校“學校辦專業、專業辦基地、基地產業化、專業基地一體化”的建設理念,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已經形成校企一體化管理和運行模式,同時遵循校企一體化建設的“設備生產化、環境真實化、教師技師化、學生員工化、管理企業化、運作市場化”原則,形成可操作、可監控、可評價的精細化管理體系。以信息化建設為前提,構建社會服務體系,變單純的學生課堂學習為學習、生產、經營相結合的實踐性學習,努力建設集“教室文化、實訓基地文化、企業文化”三位一體的專業文化,并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目標中都有突出體現。

1.1管理文化的融入策略

校企管理文化有著密切的同構性,校企管理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激活專業內涵提升的核心力量和專業文化的特色體現。1.1.1校企融合管理的有效途徑(1)主任廠長一體。汽車修理廠的廠長由專業主任兼任,實現了資源共享、人員互動。(2)教師技師一體。教師和技師進行校企雙聘,教師、技師互促進步,使專業素質得到有效提高。(3)教學與生產一體。“校企一體化”實訓基地的建設,使企業的生產環境成為專業的教學環境。(4)學生與員工一體。按照“招生”即“招工”的工學結合培養思路,學生入校進入專業教學班級,同時也由汽車修理廠分配到相應的實習班組,指定固定的班組長作為實習指導教師參與學生的培養,按照企業員工的成長規律對學生進行指導。1.1.2校企融合的人才培養目標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根據學校專業總體發展規劃,結合地方經濟和行業企業發展需求,參考行業企業的用人標準,確定了“校企一體、多點對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即“致力于培養面向汽車后市場,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汽車維修專業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獨立處理事物的方法能力,具有與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的社會能力,了解汽車維修企業生產過程和組織狀況,具有一定創新性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1.1.3校企融合的管理思想將企業的7S(整理、整頓、清理、清潔、素養、安全、節約)管理思想融入到學生管理中,改掉學生做事馬虎、行為渙散、責任意識不強、衛生意識差的不良習慣,養成文明禮貌、行為規范、認真負責、遵規守紀的習慣,使其走上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適應企業的要求。

1.2環境文化的融入策略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對專業環境進行了文化高度的定位,形成了校企融合的環境文化。實訓基地是融教學、實訓、企業為一體的現代化產教融合的場所。實訓大樓分為兩層,一層為對外營業的一類汽車維修企業,二層為實訓和教學區。一層的汽車維修企業有34個生產性工位,不但能夠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同時還可實現教師輪崗、學生輪訓、資源共享、專業與企業一體化發展。在這里,走進教室,教師講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教學相長;走進企業,教師就技師,學生成為技工,師帶徒,共同鉆研技能。在二層的教學區,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分別與上汽大眾集團、華晨寶馬集團深度合作,雙方共建成立SCEP北京培訓基地和寶馬BEST培訓基地共計15個實訓室,每個實訓室都有多媒體終端,可以與一樓的汽車維修企業進行實時對接,學生坐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企業維修的全部過程,真正實現了教產對接。

1.3職業文化的融入策略

信勇融合是企業奉行的職業文化。信,即誠信和威信;勇,即魄力、執行力、承擔風險的膽識。信勇融合形成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職業文化,這種文化已經融入每個汽車人的血液中,形成一種務實創新、知難而上的行為習慣。(1)打造雙師型教師。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專業課教師定期進行企業實踐,實現校企雙聘,所有教師均取得汽車維修高級工資格證書,專業課教師將企業的案例和企業的標準融入到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按照企業的標準和要求培養學生。(2)培養準職業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根據專業特點,突出以人為本的特點,從學生進校到畢業,實施全員全過程的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規范自我、建立健康規范的職業形象,將學生培養成為專業知識嚴謹、技能操作規范的準職業人。(3)建設職業課堂。在課程設計和實施中,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充分利用汽車修理廠的豐富案例資源,設計體現完整工作過程的教學案例,利用真實的工作崗位,模擬真實的工作過程,做實產教融合教學。專業教學以故障診斷和排除為任務,以故障再現為載體,讓學生經歷客戶接待→故障診斷→維修計劃制定→工具準備→故障排除→費用核算→交車的完整過程,為學生建立職業思維模式、成為行業人才奠定基礎。

1.4制度文化的融入策略

制度建設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為了實現專業的科學發展,保障教育教學秩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依據企業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專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制定各部門崗位職責,完善各級管理制度,做到分工具體、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在制度文化方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已經完全將企業的制度文化融入到專業文化建設中,學生進入實訓樓,看到的制度都是在校企融合前提下制定的各項制度,隨著校企一體化機制的完善,已經分不出哪些是校園制度,哪些是企業制度,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只有一種制度,那就是企業和專業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管理制度,體現了企業制度和校園制度的高度融合。1.4.1將企業管理制度融入專業管理制度(1)建立紀律常規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集會制度、儀容儀表制度、早晚自習管理制度、宿舍紀律管理制度等。(2)建立專業衛生管理制度。包括宿舍衛生管理制度、教室衛生管理制度和實訓基地衛生管理制度。(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專業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外安全管理制度、集會安全管理制度、外出活動安全管理制度、突發災害安全防護工作制度、教學方面安全管理制度及生產安全管理制度等。1.4.2將企業評價制度融入學生評價制度評價制度作為一種激勵與促進機制必須具有科學性、準確性、合理性、公平性。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開展了任務引領式的評價,實現了從學科考核標準向行業考核標準的轉變,體現了評價內容情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手段及方法多樣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評價、企業技師評價,企業技師和教師借助信息化平臺可以進行實時評價。

2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反思與展望

基于目前的校園文化建設情況及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把企業的管理及經營文化融入校園的同時,更要積極地將企業優秀的安全文化甚至是安全管理系統引入到校園安全管理中,加強校園安全文化的建設,創建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學生作為企業的“準員工”,在學校接受校企融合的專業文化教育,有利于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養成,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將繼續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將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深入實踐。

作者:王飛飛 龔艷麗 朱翠艷 單位: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