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完善路徑

時間:2022-11-02 09:18:08

導語: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完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完善路徑

【內容摘要】作為文學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樣式,網絡文學在中國取得了長足發展,呈現出清晰的發展脈絡,正迎來開展國際傳播的大好機遇。但與此同時,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也面臨很多制約因素:現實題材不足,翻譯仍是薄弱環節,在海外的推廣渠道不暢,商業化運作經驗缺乏,國際支付成本較高,跨國維權特別是打擊盜版難度較大,等等。本文認為,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亟須加強統籌規劃。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網絡文學將成為富有特色的一環。

【關鍵詞】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翻譯;版權;渠道

作為文學和互聯網傳播技術融合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網絡文學在中國的發展已有20多年的歷史;目前,中國共有網絡作家百萬人,作品數量2800多萬部,讀者用戶規模達4.67億人,①已經成為電影、電視劇、動漫、游戲等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內容來源。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產值達372億元,拉動的下游文化產業的總值超過1萬億元。②近年來,網絡文學的海外“溢出”效應明顯,在北美及東南亞國家影響較大。作為網絡文學強國,無論是作者陣容、讀者族群、作品存量,還是整體的文學活力,中國都明顯領跑其他國家。“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層林秀峰般隆起于世界文學之地平線,浩瀚網文領先世界已經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其文化品貌和影響力堪與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劇相提并論?!雹勰壳埃袊W絡文學國際傳播正經歷從內容到模式、從區域到全球、從輸出到本土化的發展過程,呈現出清晰的發展脈絡。

一、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發展脈絡

網絡文學作為一種互聯網文學樣態,其國際傳播也經歷了自身特有的發展邏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最初在華文圈國家以實體書形式出版發行,繼而由北美網絡文學愛好者自發翻譯并在線,隨后線上互動閱讀平臺、移動閱讀APP紛紛出現并對中國網絡文學進行規?;g輸出。目前,中國網絡文學平臺已經開始向海外輸出成長和運營模式,培育更多海外本土原創作品??梢哉f,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已經從自發走向自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仡欉@20多年,中國網絡文學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其間形成了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發展的脈絡,即從實體出版、線上翻譯再到建立海外本土化平臺的過程。第一階段:1998—2010年的實體書出版階段。1998年,中國臺灣作家“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一經發表,就立刻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傳播開來,風靡整個華語世界,成為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早期代表。①最初的十幾年,傳播方式以中外文實體圖書出版授權為主,傳播區域以韓國、泰國、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為主。第二階段:2011—2017年的線上翻譯階段。2011年,隨著“南派三叔”的網絡小說《盜墓筆記》英文版等多個版本在亞馬遜上線,中國網絡文學就此走入英語世界。這一時期,不少國外讀者出于自身的喜愛,開始自發翻譯中國網絡文學,繼而傳播到更多的國外受眾群體中,逐漸形成了新傳播模式。2014年年底,北美中國網絡文學翻譯平臺“Wuxiaworld”(武俠世界)的建站,使得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渠道逐漸轉變為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由此也引發了國內對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現象的關注?!耙驗閃uxiaworld的巨大成功,2015—2016年,相繼有數百個中國網絡文學翻譯網站出現,規模較大的有數十家,美籍華人孔雪松(網名Goodguyperson)創立的GravityTales和中國臺灣人艾飛爾(網名Etvolare)創立的VolareNovels是其中的佼佼者。”②其他從事中國網絡文學翻譯和傳播的海外平臺還有俄語平臺Rulate,法語平臺Fyctia、Wattpad、L’Empiredesnovels等。2011—2017年,隨著國外翻譯網站的紛紛建立,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方式從以外文實體出版為主轉變為以在翻譯網站線上閱讀為主,傳播區域從東南亞擴展到歐美數十個國家。第三階段:2018年以來的建立海外本土平臺階段。2017年5月,閱文集團“起點國際”(Webnovel)正式上線,以其2018年4月開放海外創作平臺為標志,開啟了海外網絡文學原創元年。國內其他知名網絡文學平臺也把投資目光轉向海外,紛紛以資本為紐帶,開始布局海外網絡文學市場。中國網絡文學界的三家上市公司——閱文集團、掌閱科技、中文在線均開設了海外平臺,為國外受眾規模化提供外文網絡文學作品閱讀服務。與此同時,各個平臺進一步升級,將海外閱讀門戶升級為國際創作平臺,讓國外受眾不僅可以在線閱讀來自中國的正版網絡小說,還可以用自己的母語進行網絡小說創作,由此海外網絡文學平臺具備了閱讀和創作的雙重屬性。掌閱國際版iReaderAPP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線,已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品有英語、法語、日語、韓語、俄語、印尼語、阿拉伯語等十幾個語種版本,海外原創作品超過5萬部,翻譯作品超過500部,海外用戶累計已超3000萬,海外用戶日均閱讀時長超過60分鐘。截至2020年年底,已布局完成8款海外產品,4款主要付費產品在英語市場占據Top15榜單。①中文在線自2009年開啟網絡文學出海業務,2015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數字出版第一股”;2016年成立美國公司,走向國際化。自2017年開始,中文在線自主研發了“視覺小說平臺”Chapters、Spotlight、Kiss等新媒體產品,通過網文創新,將文字作品轉化成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實現“代入式”互動閱讀,以創新的模式、先進的技術、豐富的場景,實現中國文學的有效輸出和傳播。其中,Chapters作為互動式視覺閱讀平臺,注冊用戶超2000萬,月活躍度用戶500萬。據不完全統計,中文在線出海作品總數達到603種,其中2020年新增231部,涵蓋英語、越南語、韓語、泰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語種;海外作者達到1175位,其中2020年新增216位;海外用戶累計達3000萬,2020年新增1200萬。②在中文在線的海外受眾中,歐洲受眾偏好武俠和仙俠等類型,東南亞受眾偏好都市言情類,東北亞受眾偏好女性創業類。目前,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作品共計1萬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過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擁有1億多網站訂閱和APP閱讀用戶,覆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③

二、網絡文學國際傳播進入發展的關鍵階段

無論是網絡文學自身的特點,還是行業自身發展的現實需求,抑或是全球肺炎疫情的國際傳播趨勢,都為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帶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首先,網絡文學獨特的敘事能力使其適宜國際傳播。從網絡文學自身的特點看,網絡文學產生初期的主要題材是玄幻、仙俠、時空穿越等,敘事能力較強,文化消費門檻較低,特別是玄幻題材作品最受國外受眾歡迎。相對而言,網絡文學比以抒情見長的中國傳統文學實現國際傳播的心理門檻更低。根據調研,海外讀者閱讀中國網絡文學的原因首先是被新奇的情節所吸引,持這一觀點的受訪者占56.0%。在海外,奇幻文學廣為流行,而中國網絡文學不同的故事背景、跌宕起伏的情節內容為海外讀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此外,緩解自身壓力、作為打發時間的娛樂方式之一,是海外讀者閱讀中國網絡文學的另外兩個主要原因,分別占比54.3%和33.4%。①《詭秘之主》自連載之初就是中英文同步,其間創造了全球網絡文學訂閱記錄,總閱讀量高達2500萬次。不少讀者評論說,《詭秘之主》是一部國際化的小說,既蘊含東方人文思想,又不乏世界風情,因此成為跨越國界的現象級作品。新加坡譯者溫宏文(筆名CKtalon)認為,這部小說通過一個好故事架起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他期待將更多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推向世界。正如閱文集團CEO程武所言,文化的魅力就蘊藏在一個個極具感染力的故事里,故事為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情感共鳴和文化交流構建起堅實的橋梁。②當下,借助互聯網的便利性,網絡文學因其用戶基數龐大、題材豐富廣泛、互動共創的特點,賦予了文化交流更大的舞臺和更豐富的內涵。其次,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具備了強大的外溢能力。無論是從網絡文學本身發展的內在邏輯,還是從產業自身的發展需求看,網絡文學都必然走向國際市場?;诨ヂ摼W技術的內容生產與分發的商業模式日漸成熟,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市場每年的增速達15%以上;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億美元,年增幅超過30%。③閱文集團、掌閱科技、中文在線等頭部企業均為上市公司,近年來,騰訊、百度、字節等互聯網平臺公司也加大對網絡文學行業的投資。此外,除了靠國內用戶增長保持發展,海外收入也成為網絡文學新的增長點。就閱文集團、中文在線、掌閱科技等幾家主要文學網站來看,單日營收可達數十萬美元。此外,從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國際傳播趨勢看,網絡文學契合線上傳播需求。2020年在全球暴發的肺炎疫情,“意外”地給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極大的空間。由于各國之間的線下人際交流大大降低,甚至中斷,舞臺藝術等國際交流難以進行;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以閱讀為主要形式的網絡文學,契合疫情之下的國際傳播需求??梢灶A見的是,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業務將會迎來發展的新高潮。2021年5月31日,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要求,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①這為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已經成為網絡文學的時代責任,加強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三、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面臨的問題

中國網絡文學在國際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如“走出去”的作品中反映當代中國發展的作品還不多,成熟的商業模式還沒形成,翻譯滯后,盜版嚴重,維權困難,等等。第一,從題材上看,反映當代中國發展新成就的現實題材作品偏少。以往中國國內受歡迎的網絡小說題材多是玄幻、歷史、穿越、都市言情等,這也是長期以來“走出去”的主要網絡文學類型。近幾年,國內的網絡小說加大了現實題材創作力度,但走出國門的還不多見。第二,作品數量龐大,翻譯是一大薄弱環節。各網站進行網絡文學國際傳播,主要運營成本是翻譯和廣告推廣,其中翻譯成本占2/3,廣告成本占1/3,而翻譯正是制約“網文出海”的重要因素。網絡文學篇幅較長,進行人工翻譯成本過高,且優質翻譯人才特別是小語種翻譯人才缺乏;海外粉絲的自發翻譯不利于版權保護;機器翻譯成本相對較低,但質量不能令人滿意。此外,由于對所在國受眾閱讀趣味和特點研究不夠,各平臺間尚未建立有效的翻譯協調機制,也無標準化、權威性翻譯語料庫,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網文力作的國際傳播受限,尚未實現文化產品傳播的集群效應。第三,市場推廣和傳播渠道拓展不足,缺乏線下推廣和營銷渠道,本土化運營嚴重滯后。目前,線上推廣渠道主要是在推特、臉書等海外社交媒體上購買廣告,置入APP下載鏈接等。這些推廣渠道市場均被國外平臺壟斷,相關規則完全由對方單方面制定。近幾年,閱文集團、掌閱科技、中文在線每年在海外的資金投入大都在千萬美元以上,但從整個市場規模上而言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第四,盜版嚴重,維權困難。隨著中國網絡文學在國際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海外的盜版侵權行為也愈演愈烈。與盜版的成本相比,維權的成本高昂,特別是跨境維權,在司法體系不同、舉證過程繁瑣、維權成本高且周期漫長、經驗不足等情況下,則更是難上加難。目前,中國網絡平臺在應對海外盜版侵權時,往往處于被動局面,維權鮮有成功。第五,在線支付的具體操作問題。受制于當前國際市場上在線支付渠道還不健全,網民的在線支付意愿尚處于培育期,網絡平臺只能采取長期補貼用戶的形式來獲得用戶的增長、培養用戶的閱讀習慣,以期在市場成熟以后逐步商業化。因此,目前各網絡文學平臺的海外業務自主發展能力不足,需尋求騰訊、百度等資本的支持。另外,跨境結算手續費高且容易出現信用卡惡意消費,易對企業造成阻礙和損失。在國內,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的費率一般不超過1%;但在國際上,渠道費用較高。以Paypal為例,費率在4.4%以上。而且,有關國際渠道普遍支持國際信用卡透支,在消費者發生拒付行為時,平臺不但要承擔本金損失,往往還要被Paypal額外收取手續費。

四、推進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路徑建議

目前,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主要是企業行為,各自為戰,缺乏溝通,還沒有配套的支持政策。作為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一部分,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尚須加強統籌規劃,形成合力。首先,加大選題引導和項目扶持力度。國家相關部門每年可定期網絡文學國際傳播重點選題指南,建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作品庫,從作品創作角度,強化扶持引導,為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提供堅實的內容支撐,表彰在對外傳播方面表現突出的優秀作家、作品。從2020年起,中國作協在“網絡文學排行榜”中第一次推出了“網絡文學海外影響力排行榜”,體現了對網絡文學“走出去”的強烈導向,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其次,聚合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資源,加強海外推介。建立網絡文學大數據中心,匯聚海量的網絡文學資源,有針對性地整理、分類、挖掘,向海外推廣。協調各平臺加強協作,在海外建立分公司、推廣站、工作站、讀者俱樂部等站點,加快海外網站建設和互聯網產品投放,線上、線下相結合,傳播網絡文學,提供公共服務。疫情之下,可以舉辦中國網絡作家與海外青年作家的網絡視頻對話會,向海外推介中國網絡文學,包括寫作手法、章節布局、人物設置等,引領國外網絡文學的發展。疫情好轉后,可以組織溝通能力強的網絡作家到海外進行實地推介。針對網絡文學IP影響力大的特點,宜加大以IP為核心的綜合性、多元化衍生文化產品的傳播,后者也會帶動網絡文學文本的傳播。加大對優質作品IP衍生的鼓勵和扶持,持續進行市場化運作,同時借助社交媒體等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碎片化傳播。再次,加強翻譯扶持力度。推動建立網絡文學翻譯語料庫和開放平臺,聯結版權方和翻譯人才。一方面,為翻譯者提供高效的翻譯工具包,包括網文語料庫、字典、糾錯等,提升翻譯效率和準確性,同時實現翻譯流程和翻譯質量標準化;另一方面,為版權方解決翻譯招募難、翻譯成本難以控制、翻譯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讓更多的版權方有機會找到好的翻譯人才,正版輸出更多的中國優秀作品。通過集合全國、全行業的版權資源、語料資源,聚合翻譯人才,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和服務模式,實現翻譯的質量提升和規模化。最后,加強海外版權保護工作。通過組織海外維權方面的座談會、建設網絡文學知識產權保護平臺等方式,整合相關法律資源,擴大企業海外維權渠道,幫助企業積極應對跨境知識產權糾紛,解決網絡文學盜版嚴重的問題。

結語

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只要遵循國際傳播的基本規律,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有針對性地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不足,加大整合扶持力度,相信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步伐必將加快,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富有特色的一環。

作者:張富麗